“為何?”
“舅父如今大權在握,袁氏兄弟雖然依附舅父,但其家族勢力龐大,豈會甘願久居人下?”劉辯小心翼翼地引導著,
“召外兵入京,看似增強了舅父的實力,實則不然。外兵入京,首先會削弱的是舅父對洛陽軍隊的絕對控製力。
屆時,各方勢力混雜,袁氏兄弟便可左右逢源,甚至趁機壯大自身。此乃驅虎吞狼,亦或是……借刀殺人之計啊!”
他將袁紹的潛在威脅點了出來。何太後對何進這個哥哥是信任的,但對袁紹這些士族,可沒什麼好感,尤其是袁紹之前還表現出對宦官的極端仇視,讓何太後覺得有些過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何太後的眉頭緊緊鎖了起來,手指無意識地絞著帕子:“袁本初……他竟有如此心思?”
“兒臣不敢妄加揣測。”劉辯適時地低下頭,“隻是不得不防。舅父為人……耿直,或許一時不察,被他人利用。
母後,外戚與士族,看似合作,實則如同水火,利益並非完全一致。
如今宦官之勢暫挫,若引入外兵,打破眼下平衡,最終得益的,恐怕並非舅父,也非我母子啊。”
他這番話,半真半假,既有真實的擔憂,也巧妙地利用了何太後對外人、對可能威脅其權勢者的天然不信任感。
何太後徹底坐不住了,她站起身,在殿內踱了幾步,越想越覺得兒子說得有道理。
“不行!絕不能召外兵入京!”她斬釘截鐵地說道,鳳目中帶著決斷,
“我這就派人去告訴你舅父,此事絕不可行!洛陽有他的兵馬足夠了!那些邊將,讓他們老老實實在自己的地盤待著!”
劉辯心中稍安,但知道這還不夠。何進未必會完全聽妹妹的,尤其是袁紹等人肯定會極力勸說。
“母後,舅父或許有他的考量,且袁校尉等人必定極力鼓吹。直接反對,恐舅父麵子上過不去,反而可能堅持己見。”
“那該如何?”何太後現在覺得兒子思慮周全,不由得詢問道。
“母後可以這般與舅父說……”劉辯湊近何太後,低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您就說,召外兵入京,動靜太大,恐驚擾先帝亡靈,亦讓天下諸侯以為朝廷虛弱,心生輕視。
不若暫緩此事,先行整頓洛陽禁軍,提拔可靠將領,如此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豈不勝過依賴那些心思難測的外將?”
“同時,可讓舅父對袁校尉他們說,陛下年幼,受不得驚嚇,大軍入京,恐驚聖駕,待陛下身體康複,朝局徹底穩定後,再議不遲。如此,既暫時拖延了此事,又全了舅父和朝臣的顏麵。”
何太後聽得連連點頭:“好!就這麼說!還是我兒想得周到!”
她看著劉辯,眼中滿是欣慰和讚賞,“辯兒,你真是長大了,懂得為母後和舅父分憂了。”
劉辯謙遜地低下頭:“兒臣隻是不希望舅父被小人蒙蔽,壞了大事。”
“哼,袁本初那些人,仗著家世,心思是多!”何太後冷哼一聲,已然接受了劉辯對袁紹的定性,“我這就讓人去請大將軍過來!”
何太後雷厲風行,立刻派人去請何進。
劉辯沒有留下聽何進兄妹的談話,他知道何太後會把自己的意思轉達過去,而且以何太後的語氣說出來,效果可能比他這個皇帝直接說更好。
離開長樂宮時,劉辯的心情並沒有輕鬆多少。這隻是一個拖延之計,能拖多久,他不知道。何進和袁紹召外兵的心思不會輕易熄滅。
必須儘快找到更根本的解決方法,並且……儘快積累一點點屬於自己的力量。
喜歡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請大家收藏:()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