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劉協封陳留_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1章 劉協封陳留(1 / 2)

盧植與蔡邕的歸來,如同兩座巍峨的山峰,驟然矗立在洛陽原本暗流洶湧的朝堂之上,格局為之一變。

光祿勳盧植,以其剛正不阿的聲威和曾平定黃巾的功績,甫一上任,便如同一柄重錘,砸向了某些歪風邪氣。

他不需要刻意拉幫結派,隻需每日身著洗得發舊的官袍,腰板挺直地往德陽殿朝班中一站,那雙銳利如鷹隼的眼睛掃過,便自有一股凜然正氣彌漫開來,讓許多心懷鬼胎之輩不敢與之對視。

他過問政務,條理清晰,直指要害,連陳宮在某些細節上都要虛心請教。

有他坐鎮,那些關於“皇帝年幼,宜選賢能輔政”的議論,雖然並未完全消失,但聲音明顯低了下去,至少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宣揚。

而議郎蔡邕,雖不直接參與核心機要,但其執掌修史、定正禮樂,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文化象征。

他的府邸門前,很快便聚集了一批慕名而來的年輕士子,其中不乏寒門才俊。

他與盧植一剛一柔,一政一文,相得益彰,極大地穩固了劉辯在士林和清流中的聲望。

袁紹感受到的壓力最大。他發現自己串聯的難度陡然增加,許多原本態度曖昧的官員,如今見到他,要麼避而不談朝局,要麼就大讚盧子乾回朝乃社稷之福,皇帝聖明。

這讓他如同蓄力一拳打在了空處,胸中憋悶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在絕對的人望和正統麵前,他四世三公的招牌,似乎也顯得有些黯淡了。

這一日朝會,氣氛明顯與往日不同。少了些劍拔弩張的暗諷,多了幾分務實的氣息。

議題主要集中在如何安撫因戰事波及的司隸地區百姓,以及進一步整飭北軍、鞏固城防等具體事務上。

有盧植在場,許多事情的議定效率高了不少,一些原本可能被袁紹黨羽借題發揮、拖延扯皮的建議,也在盧植簡潔有力的支持下得以順利通過。

劉辯端坐龍椅,看著下方在盧植、陳宮主導下,逐漸走向正軌的朝議,心中稍感寬慰。

不過他知道,外部的威脅並未解除,內部的隱患也遠未根除。董卓依舊盤踞澠池,如同餓狼般窺伺著洛陽。

而朝堂之上,袁紹的暫時蟄伏,絕不意味著放棄。

就在朝會即將結束時,一名黃門侍郎手持一份奏章,快步上殿,神色略顯凝重。

“陛下,弘農郡八百裡加急奏報!”

弘農郡?那是董卓目前實際控製的區域!殿中頓時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奏章上。

劉辯心中也是一緊,示意身旁內侍將奏章接過,呈遞上來。他展開一看,眉頭微微蹙起。

奏章並非來自朝廷委派的弘農太守,而是董卓以“前太師、郿侯”的名義所上!內容並非軍事挑釁,反而顯得有些……“委屈”。

董卓在奏章中,首先為自己之前“率義兵入京勤王”的舉動辯解,稱乃是受大將軍何進密令,以及袁紹等公卿催促,絕非有意冒犯天威。

接著,他話鋒一轉,提到了一個人——董太後,即漢靈帝的母親,劉辯的祖母,劉協的撫養人。

董卓聲稱,董太後因憂心國事,思念孫兒陳留王劉協,加之此前在洛陽宮中受驚,鳳體欠安,希望能離開洛陽這是非之地,前往其侄兒、驃騎將軍董重所在的陳留國靜養。

同時,董卓以“臣子”的身份,“懇請”皇帝念及骨肉親情,體恤祖母年老,允準董太後之請,並“酌情”給予陳留王劉協更高的封爵和待遇,以安祖母之心,彰陛下孝道。

奏章的措辭算不上十分恭敬,但也沒有明顯的悖逆之處,反而打著“孝道”和“親情”的旗號,將了劉辯一軍。

劉辯看完,將奏章遞給身旁內侍,示意其傳給盧植、陳宮等重臣閱覽。

殿內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董卓此舉,意欲何為?

珠簾之後,何太後的聲音率先響起,帶著明顯的不悅和警惕:“董卓狼子野心,此舉定然包藏禍心!董後昔日便有廢長立幼之心,與董卓同氣連枝。

若允其前往陳留,豈非縱虎歸山,讓董卓更易操控董後與協兒?皇帝,此事斷不可準!”

何太後對董太後的敵意根深蒂固。當年靈帝在位時,董太後就支持皇子劉協,多次試圖勸說靈帝廢長立幼,與何皇後如今的何太後)勢同水火。

何進死後,何太後勢力大損,對同樣失去依靠的董太後更是嚴防死守,豈肯輕易放她離開洛陽,去與手握重兵的董卓彙合?

袁紹此時出列,他目光閃爍,似乎看到了一個可以攪動局勢的機會。

他拱手道:“太後所言,不無道理。然,董卓奏章中以‘孝道’為名,天下人皆看在眼中。

若陛下斷然拒絕,恐授董卓以口實,其必大肆宣揚陛下不孝,苛待祖母與幼弟,於陛下聲望有損。臣以為,此事需慎重。”

他這話看似公允,實則暗藏機鋒。既點了拒絕的弊端,又絕口不提同意的後果,將難題拋回給了劉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些依附袁紹的官員也紛紛附和,強調“孝道”的重要性。

盧植看完奏章,花白的眉毛擰在一起,沉聲道:“董卓此議,絕非真心為董後與陳留王著想。

其用意,無非有三:

其一,試探朝廷態度,看陛下是否會對其妥協;

其二,若能成功,則可將董後與陳留王置於其勢力範圍之內,日後或可借董後之名,行廢立之事,此乃其慣用伎倆;

其三,即便不成,亦可離間陛下與董後、陳留王之情,並在天下人麵前汙損陛下聲譽。”

老臣一眼就看穿了董卓的算計。

陳宮微微頷首,接口道:“盧公所言極是。董卓此乃陽謀。直接拒絕,確有不孝之嫌,正中其下懷。然若應允,則後患無窮。”

劉辯聽著臣子們的議論,心中飛速權衡。

他來自後世,對“孝道”這把軟刀子的威力認識更深。

在這個時代,一個“不孝”的罪名,足以讓一個皇帝聲望掃地,失去大量民心士氣的支持。

董卓這一手,確實毒辣。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陳宮臉上,兩人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劉辯緩緩開口,聲音清晰而沉穩:“母後與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董卓居心叵測,朕深知之。

然,皇祖母年事已高,協弟年幼,朕作為孫兒、作為兄長,若因顧忌董卓而令皇祖母心願難遂,令協弟受委屈,於心何忍?亦有違聖人之教。”

他這話一出,殿內眾臣皆是一愣。聽皇帝這意思,難道是……要同意?

何太後在簾後急道:“皇帝!切不可感情用事!”


最新小说: 天亮後不遇見 胡說!娘娘嬌弱多胎不是惡鬼 死後第八年,三個瘋批竹馬跪裙邊求訓 陰陽穩婆手劄 天子傳奇之我為紂王屠戮封神 蠱道無常 八零:易孕嬌女換親後,冷麵首長跪地哄 防火防盜防閨蜜,姐妹風雨荊棘路 重生七零軍嫂逆襲從醃醬開始 涅盤之焰:國風主播的榮耀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