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封賞劉姓宗室_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3章 封賞劉姓宗室(1 / 2)

袁紹離京赴任渤海太守的消息,如同最後一記重錘,敲打在那些仍在觀望、甚至心懷異誌的洛陽官員心頭。

昔日門生故吏遍布朝野、隱隱與皇權分庭抗禮的汝南袁氏代表,最終以這樣一種近乎“禮送出境”的方式離開了帝國中樞,這其中蘊含的政治信號,再遲鈍的人也能感受到。

德陽殿似乎因此空曠了些許,也肅靜了許多。

朝會上,再也聽不到那種隱含機鋒、代表著袁氏利益的“不同聲音”,剩下的,多是唯唯諾諾的應和,或是就事論事的奏報。

權力的天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著禦座之上的少年天子傾斜。

劉辯並沒有被這暫時的平靜所迷惑。洛陽的穩定隻是表象,真正決定漢室命運的,是廣袤帝國疆域內那些手握實權的州牧郡守,尤其是那些身為宗室、卻未必與中央一條心的劉姓州牧。

內部整頓初見成效,下一步,必須穩住這些遍布四方的“自己人”,至少,不能讓他們在關鍵時刻倒向敵人,或者自立門戶。

這一日,嘉德殿內炭火溫暖,劉辯與尚書令盧植、心腹謀臣陳宮,正對著一幅巨大的大漢疆域圖低聲商議。圖上,代表各方勢力的標記犬牙交錯。

“陛下,袁本初已至渤海,據聞其到任後,廣招門客,結交豪強,雖無明麵逾矩,但其心難測。”盧植指著冀州東南的渤海郡位置,語氣帶著憂慮,

“冀州牧韓馥,性格怯懦,恐非袁本初之對手。若袁紹在渤海坐大,兼並冀州,則其北可聯公孫瓚,南可窺青州,將成為朝廷心腹大患。”

劉辯點了點頭,目光卻並未在渤海停留太久,而是掃向了幽州和荊州。

“袁紹之事,朕心中有數。他若安分,朕可容他暫居渤海以觀後效;他若不安分……自有收拾他之時。眼下,朕更憂心的是幽州劉虞,與荊州劉表。”

陳宮接口道:“陛下所慮極是。幽州牧劉虞,宗室重臣,素有清名,在幽州威望極高,深得漢胡民心。

然其與北平太守公孫瓚,因治理胡人策略不同,積怨已深。

公孫瓚驕悍,若其不顧大局,與劉虞衝突,則幽州必亂,北疆不寧,恐為外族所乘。”

“至於荊州牧劉表……”陳宮的手指移到地圖南方的荊州,“單騎入宜城,平定宗賊,安撫荊州,確有大才。

然其坐擁荊襄八郡,帶甲十餘萬,地處長江中遊,連接南北,位置至關重要。

去歲陛下登基,董卓亂政,劉表雖上表稱臣,卻並未有實質舉動,態度曖昧。

若其心生異誌,或隔岸觀火,則朝廷南方屏障儘失,後果不堪設想。”

盧植歎道:“此二人,皆乃宗室翹楚,若能使其真心歸附,共扶漢室,則天下可定三分。

然……如何使其歸心,卻非易事。僅靠一紙詔書,恐難奏效。”

劉辯負手而立,凝視著地圖上幽州和荊州那兩個醒目的標記,腦海中飛速運轉著來自現代的政治智慧和曆史經驗。

單純的威懾或拉攏,效果都有限。必須給予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同時又能將他們的利益與中央捆綁在一起。

“盧師,公台,”劉辯緩緩開口,聲音沉穩,“你們覺得,劉虞與劉表,此刻最需要什麼?最擔心什麼?”

盧植沉吟道:“劉虞性仁,重教化,其所慮者,無非北疆安寧,百姓生計,以及……公孫瓚之威脅。其所需要者,或是朝廷對其治理方略的明確支持。”

陳宮則道:“劉表名士風流,好虛譽,重士族。其初定荊州,根基未穩,所慮者,內部士族是否真心歸附,外部強鄰如南陽袁術)是否覬覦。

其所需要者,是朝廷承認其治理荊州的合法性,賦予其更大的名分和權力,以壓服內部,震懾外敵。”

“不錯!”劉辯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投其所好,予其所需,同時,也將他們更緊地綁在朝廷的戰車上。

朕意已決,對劉虞、劉表二人,不吝封賞,極儘榮寵!”

他走到禦案前,提筆蘸墨,略一思忖,便開始親自草擬詔書。

“擢升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襄賁侯!仍領幽州牧,總督幽、並、冀北方軍事,特許其便宜行事,安撫烏桓、鮮卑等部。另,賜其旌節、鼓吹,增其儀仗,彰其威望!”

對其與公孫瓚之爭端,明確表態,支持劉虞之懷柔教化之策,申飭公孫瓚擅啟邊釁之舉。

盧植和陳宮聞言,都是精神一振。太尉,三公之一,名義上的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位極人臣!

封侯更是莫大榮寵。仍領幽州牧並賦予總督北方軍事之權,這是極大的信任和授權。

支持其懷柔政策,更是直接給劉虞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旌節、鼓吹,則是極高的榮譽象征,足以讓劉虞在幽州地位更加穩固,也能有效震懾公孫瓚。

“陛下此策甚妙!”盧植撫掌道,“劉伯安劉虞字)得此恩遇,必感念陛下知遇之恩,竭儘全力穩定北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孫瓚雖悍,亦不敢輕易違逆朝廷明確支持的劉虞。”

劉辯點點頭,繼續寫道:“擢升荊州牧劉表,為鎮南將軍,假節,封成武侯!仍領荊州牧。

另,賜其宮廷典籍副本若乾,許其在荊州設立官學,聘名士講經,以彰文教。”

明確其有督荊、揚部分)、交三州軍事之權,負責討伐不臣,安定南方。對其在荊州之政績,予以褒獎,肯定其‘單騎定荊’之功。

鎮南將軍,四方將軍之一,位高權重,尤其“假節”,賦予了劉表在特定情況下先斬後奏的權力,這對穩定荊州內部、應對袁術威脅至關重要。

封侯同樣顯示尊崇。肯定其功績,賜典籍,許立官學,更是投中了劉表好名重士的脾性,能極大滿足其虛榮心,並幫助他吸引更多士人歸附。

陳宮眼中露出欽佩之色:“陛下洞悉人心!劉景升劉表字)得此封賞,名實兼收,既可鞏固其在荊州地位,又可借朝廷大義壓製袁術。其為保此榮華,必不敢輕易背棄朝廷。”

“不僅如此,”劉辯放下筆,語氣深沉,“朕還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榮辱,已與朝廷一體。

朕會明發詔書,公告天下,使四海皆知,劉虞、劉表,乃朕之股肱,漢室之棟梁!若有誰敢侵犯他們,便是與整個大漢朝廷為敵!

同時,也要讓他們清楚,他們今日之地位、權力,皆源於朝廷,源於朕!

若朝廷傾覆,朕若不在,他們這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他人豈能容他們安享富貴?”

這便是捆綁,也是警告。給予極高榮譽和權力的同時,也明確了權力來源和共同利益。

盧植與陳宮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振奮。

陛下這一手,將政治手腕運用得爐火純青,遠超其年齡應有的老練。

詔書很快擬定,用璽,派出使者,分彆前往幽州和荊州。

為使儀式更加隆重,劉辯特意選擇了在次日的常朝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正式宣布這兩項重大任命。

翌日,德陽殿。

百官肅立,經過連日來的整頓和袁紹離京的衝擊,氣氛顯得格外莊重甚至有些壓抑。

在處理了幾項日常政務後,劉辯環視群臣,朗聲開口:“眾卿家,如今天下不寧,逆賊董卓盤踞西涼,關東諸州心思各異。

然,我大漢立國四百載,根基深厚,忠臣良將遍布天下。

今日,朕要擢升兩位宗室重臣,委以重任,望其能替朕鎮守四方,安撫黎庶,共扶漢室!”

百官皆屏息凝神,不知皇帝又要有什麼大動作。

謁者郎官上前,展開第一份詔書,高聲宣讀:

“製詔:幽州牧劉虞,宗室遺賢,德行高潔,牧民有方,威服北疆……特擢升為太尉,封襄賁侯,仍領幽州牧,總督幽、並、冀北方諸軍事,綏靖邊陲,懷柔遠人……賜旌節、鼓吹,增儀仗,欽此!”

“製詔:荊州牧劉表,宗室俊傑,才略優贍,單騎定荊,功在社稷……特擢升為鎮南將軍,假節,封成武侯,仍領荊州牧,督荊、揚、交三州軍事,討逆安民……賜宮廷典籍,許立官學,彰明教化,欽此!”


最新小说: 無敵大帝:從贅婿開始橫推諸天 乾元天命 年代:邪本是道,我有仇必報 快穿炮灰:苟住!彆浪!活著萬歲 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 星際戰艦赤壁號劉關張天團曆險記 穹界強製入職:我在廢土撿隊友 共餐者 洪武:醫聖朱橚 為了賣皮膚,我成了文娛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