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在澠池大肆招攬流寇,勢力如同滾雪球般膨脹,雖然內部隱患重重,但那黑雲壓城般的兵勢,依舊給洛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西涼軍活動範圍的擴大,尤其是小股部隊開始嘗試繞過函穀關正麵,滲透襲擾,使得洛陽西麵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告急的文書和逃難而來的百姓,不斷將恐慌的情緒帶入這座帝國都城。
對於董卓而言,僅僅依靠這些新附的烏合之眾和零星的襲擾,並不能真正打破僵局,撼動洛陽的根本。
他內心深處最渴望的,依舊是那柄他曾寄予厚望、卻最終被劉辯牢牢握在手中的利刃——呂布,以及呂布麾下那支日漸精銳的翊軍。
若能得呂布倒戈,洛陽門戶洞開,則大事可定!這個念頭,如同毒蛇般啃噬著董卓的心,讓他寢食難安。
離間之計雖一度受挫,但董卓和李儒並未完全死心。
尤其是在呂布與丁原矛盾日益表麵化的當下,他們認為機會依然存在,隻是需要更巧妙、更隱蔽的手段,以及……更誘人的籌碼。
這一日,澠池大營側後方一處相對僻靜、由新附流寇駐紮的營區內,來了一個不起眼的商販打扮的中年人。
他自稱是來自河東的皮貨商,姓張,因戰亂滯留在此,想用手中剩餘的皮貨換些糧食。
守衛的流寇見其衣著普通,貨物也確是一些尋常皮子,並未過多盤查,便放他入了營區。
這“張姓商人”在營區內看似漫無目的地轉悠,與幾個小頭目搭訕,用皮子換了些粗糧,眼神卻不時瞟向營區中央那頂稍大一些的帳篷。
那裡住著的是這夥流寇名義上的首領,一個名叫胡才的原黃巾小帥,如今帶著幾百號人投在了李傕麾下。
傍晚時分,“張商人”瞅準一個機會,湊近了胡才的帳篷,對守衛低聲道:“勞煩通報胡頭領,故人李肅,特來拜訪。”
守衛進去通報,不多時,便出來將李肅引了進去。
帳篷內頗為簡陋,胡才正就著豆大的油燈光亮,擦拭著一把環首刀。
他年約三旬,麵色黝黑,眼角有一道刀疤,顯得頗為凶悍。
見李肅進來,他抬起眼皮,打量了一下,並未起身,隻是淡淡道:“李肅?俺可不記得有你這麼個故人。”
李肅笑了笑,自顧自地在胡才對麵的一個木箱上坐下,壓低聲音道:“胡頭領自然不認得在下。但在下卻認得頭領,更知道頭領如今在這西涼軍中,日子似乎並不好過。”
胡才眼神一厲,手中動作停下,盯著李肅:“你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李肅好整以暇地道,“隻是替頭領覺得不值。
想當初頭領在黑山時,也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如今卻要受那些西涼老卒的鳥氣,糧餉被克扣,弟兄們動輒被打罵,稍有反抗便是人頭落地……這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吧?”
這話顯然戳到了胡才的痛處。他投靠西涼軍本就是權宜之計,來了之後確實處處受排擠,前幾日他手下幾個弟兄因口角被李傕砍了頭,更是讓他憋了一肚子火。
他冷哼一聲:“哼,俺老胡的事,不勞你操心!你到底是何人?來此有何目的?”
李肅見火候已到,不再繞圈子,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得更低:“在下李肅,乃董將軍麾下參軍。今日冒險前來,是奉董將軍之命,給胡頭領指一條明路,也是給頭領一個……報仇雪恨、榮華富貴的機會!”
“董將軍?”胡才瞳孔微縮,握著刀柄的手緊了緊,“你想讓俺做什麼?”他雖然對西涼軍不滿,但董卓的凶名他還是忌憚的。
“此事不難,且於頭領有百利而無一害。”李肅眼中閃過狡黠的光,“隻需頭領借這營盤之便,替董將軍與洛陽城中一人,暗中傳遞幾次消息即可。”
“傳遞消息?給誰?”
“溫侯,呂布。”
“呂布?!”胡才吃了一驚,“他不是皇帝跟前的大紅人嗎?董將軍還想招攬他?”
呂布受封溫侯、與皇帝“兄弟”相稱的消息,早已傳開,胡才也有所耳聞。
李肅陰惻惻地一笑:“此一時彼一時。呂布與那丁原勢同水火,心中豈無怨氣?董將軍願再給他一次機會,許下的條件,遠超那小皇帝所能給予!
隻要胡頭領能設法將董將軍的親筆信和安全聯絡的渠道,送到呂布手中,便是大功一件!
事成之後,董將軍保舉頭領為校尉,獨立領軍,錢糧女子,享用不儘!總好過在此受那李傕的醃臢氣!”
胡才心動了。校尉之職,獨立領軍,這對他這種草寇出身的人來說,誘惑太大了。而且隻是傳遞消息,風險看似不大。
他沉吟片刻,問道:“如何傳遞?那呂布深居簡出,戒備森嚴,俺如何能接觸到他?”
李肅從懷中取出一個蠟丸,遞給胡才:“具體方法,皆在信中。
頭領隻需找個可靠的心腹,扮作尋常百姓,混入洛陽,按照信中指示,於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留下暗號,自會有人接應,將信物轉呈呂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事需絕對保密,若泄露半分,你我都死無葬身之地!”
胡才接過蠟丸,感覺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是他未來的前程。
他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狠色:“好!這事,俺乾了!不過,董將軍答應俺的……”
“放心!”李肅拍胸脯保證,“董將軍一言九鼎!隻要消息送到,讓呂布知曉董將軍的誠意和條件,無論他最終是否應允,頭領的功勞,董將軍都記下了!”
兩人又密議了一些細節,李肅便趁著夜色,悄然離開了流寇營區,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
數日後,洛陽城南市。
一個穿著破舊葛衣、看起來像是鄉下老農的人,蹲在一個賣陶器的攤位前,磨磨蹭蹭地挑選著,眼神卻不時瞟向街對麵的一棵大槐樹。
按照李肅的指示,他需要在今日午時,將一塊特定的半片玉佩,塞進槐樹底部的一個樹洞裡。
這老農便是胡才的心腹,名叫王三,為人機警,對胡才忠心耿耿。
眼看午時將至,集市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鬨。王三深吸一口氣,正準備起身行動,忽然,旁邊傳來一陣嗬斥聲。
“站住!偷東西的小賊!往哪裡跑!”
隻見一個半大孩子手裡抓著個胡餅,拚命往前跑,身後一個胖乎乎的店主氣喘籲籲地追著,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那孩子慌不擇路,竟直直地朝著王三撞了過來。
王三下意識地一躲,那孩子收勢不及,一下子撞在了旁邊的陶器攤上,嘩啦一聲,攤子上好幾個陶罐被撞倒在地,摔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