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察覺到,有一股隱藏在幕後的力量,正在以一種他未曾預料到的、精巧而致命的方式,攪動西涼局勢,破壞董卓的圖謀……以他之智,會作何想?”
陳宮聞言,眼中一亮:“奉孝的意思是……讓賈詡通過局勢的變化,間接體會到陛下麾下的謀略水平,從而對朝廷產生好奇,乃至……重視?”
“不錯!”郭嘉笑道,“對於賈文和這類人,空口白話的許諾毫無意義,他看重的是實際的能力,是掌控局勢的本事。
若他能看出西涼亂局背後,有洛陽高人布局,算無遺策,那麼,即便他此刻不來投效,在其心中,也會將陛下與董卓、韓遂、馬騰之流區分開來,會認為陛下是更值得關注的‘勢’。
將來,若朝廷大軍西進,或涼州局勢徹底明朗,他在做選擇時,天平自然會向陛下傾斜幾分。”
荀彧也微微頷首:“奉孝此議,老成謀國。不急於一時之得失,而重在長遠之影響。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方是上策。”
劉辯聽完,豁然開朗。
郭嘉這是把對賈詡的招攬,從一次性的“交易”,變成了一場長期的、“看不見的”展示和吸引。
這需要耐心,需要持續的、高水平的謀略輸出,但一旦成功,收獲的將可能是一個真正歸心的頂級謀士,而不是一個迫於形勢暫時投靠的騎牆派。
“奉孝此計,深得朕心!”劉辯讚道,“那就如此辦!王韌,對賈詡的監視和了解繼續,但暫不主動接觸。
重點,放在執行離間韓遂、馬騰與董卓的計劃上,務求精準、巧妙!”
“是!”王韌領命。
郭嘉又補充了一句,語氣帶著一絲玩味:“此外,陛下或可讓盧尚書或蔡中郎,以私人名義,修書一兩封給賈詡。
不必提及招攬之事,隻論學問,問候故人。信中可稍稍流露對如今涼州局勢的惋惜,對陛下勵精圖治的讚賞,點到即止。
如此,既示以關懷,又不顯刻意,或許能在他心中再添一分重量。”
劉辯眼睛更亮了,這簡直就是心理戰的極致!
通過盧植、蔡邕這種清流領袖、學問大家的名義去傳遞友善信號,分量十足,又自然無比。
“好!就依奉孝之言!文若,此事由你私下與盧公、蔡公溝通,務必自然,絕不強求。”劉辯吩咐道。
“臣明白。”荀彧應下。
戰略既定,劉辯心中因賈詡而起的波瀾稍稍平複。
他知道,對於這類頂尖人才,急是急不來的。他必須展現出足夠的實力、格局和耐心,才能讓其真心歸附。
……
與此同時,遠在數千裡之外的涼州,武威郡姑臧縣。
相較於中原的紛亂,姑臧城顯得有幾分異樣的寧靜。
這裡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胡漢雜居,風物與中原大不相同。
城池不算特彆宏偉,但自有一股邊塞的雄渾與蒼涼。
城西一處不算起眼的宅院內,一個年約四旬,麵容清臒,留著三縷長須,眼神平靜中帶著一絲看透世情的睿智與淡漠的文士,正坐在書房中,手持一卷《孫子兵法》,就著窗外透進的天光,靜靜閱讀。
他便是賈詡,賈文和。
書房布置簡單,除了滿架的竹簡書卷,並無太多裝飾,顯得十分素淨。
他的生活也確實如王韌密探所報,頗為簡樸,似乎對外界的功名利祿並無太大興趣。
然而,若有人能讀懂他此刻平靜麵容下飛速運轉的思緒,便會知道,他絕非甘於平庸之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隻是比常人更懂得等待,更善於觀察。
一名老仆輕手輕腳地走進來,為他換上一杯酪漿,低聲道:“先生,近日城中有些傳聞。”
“哦?什麼傳聞?”賈詡放下書卷,語氣平淡。
“是關於金城韓將軍和隴西馬將軍的。”老仆說道,“聽說,董仲穎將軍從澠池派了使者來,帶著重禮,似乎想聯合兩位將軍,共同對付洛陽的朝廷。”
賈詡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並無太多意外,隻是淡淡地“嗯”了一聲。
老仆繼續道:“還有……坊間不知從何處流傳起一些閒話,說得有鼻子有眼,說是董將軍給馬將軍的密信裡,其實更看重韓將軍,覺得馬將軍終究是伏波將軍之後,未必真心與他這等邊地武夫合作……
又說,韓將軍那邊也聽說,董將軍其實忌憚韓將軍勢大,暗地裡更想扶持馬將軍來製衡……”
賈詡靜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書案上輕輕敲擊。
這些流言,看似荒誕不經,但出現的時機,以及其內容的針對性,卻讓他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還有嗎?”他問道。
“暫時就是這些了。”老仆答道,“先生,您說這些流言是真是假?董將軍真的會這麼做嗎?”
賈詡微微搖了搖頭,嘴角泛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真真假假,誰又說得清呢?或許是真有其事,或許……是有人希望它是‘真’的。”
老仆似懂非懂。
賈詡沒有再解釋,他重新拿起書卷,目光卻並未落在文字上,而是投向了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暗道:“董仲穎困守澠池,尋求外援是必然。
韓文約、馬壽成各有算盤,聯合豈是易事?這些流言……來得巧啊。
看似挑撥韓、馬與董卓的關係,實則更深一層,是在韓、馬之間也埋下了釘子。
手段倒是頗為老辣,不似董卓麾下李儒的風格,李儒之計,更顯狠毒直接,而非此等陰柔綿密……洛陽那位少年天子身邊,看來確有能人。”
他並未將這些流言與遠在洛陽的皇帝直接聯係起來,但已經敏銳地察覺到,有一股新的、高超的力量,正在介入西涼的棋局。
“也罷,靜觀其變吧。”賈詡收回目光,重新變得古井無波。
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他自有一套安身立命的哲學。
在局勢徹底明朗之前,他絕不會輕易踏出一步。貿然投靠任何一方,都可能萬劫不複。
唯有等待,在最恰當的時機,做出最有利於自身的選擇,才是亂世生存之道。
喜歡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請大家收藏:()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