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行營內,炭火盆燒得劈啪作響,驅散著關中的寒意。
劉辯居中而坐,呂布、張遼、高順、孫堅派來的使者朱治,以及剛剛從東郡快馬加鞭趕至的曹操,分坐兩側。
典韋按戟立於劉辯身後,如同一尊鐵塔,警惕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尤其在曹操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大戰將至的凝重,以及幾分不易察覺的微妙張力。
劉辯的目光首先落在風塵仆仆的曹操身上。
此時的曹操,年富力強,眼神銳利,雖因連日趕路麵帶倦容,但腰背挺直,自有一股精乾之氣。
他不再是曆史上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而是奉詔前來的東郡太守,一個急於在朝廷、在新帝麵前證明自己的地方實力派。
“孟德一路辛苦。”劉辯開口,語氣平和,“東郡事務繁雜,你能迅速應召而來,朕心甚慰。”
曹操連忙起身,躬身行禮,姿態放得極低:“陛下有召,臣豈敢怠慢。剿除國賊,乃人臣本分。臣在東郡,日夜翹首西望,隻恨不能親提一旅之師,為陛下前驅,誅殺董卓老賊!”
他的聲音洪亮,帶著恰到好處的激動與忠誠。
劉辯微微頷首,虛扶一下:“孟德有心了,坐。”
他心中清楚,曹操此刻的恭順有幾分是真,幾分是表演,但他並不點破。
眼下,需要的是合力剿滅董卓,平衡各方勢力。
待曹操坐下,劉辯看向呂布:“奉先,將目前敵我態勢,與諸卿分說一番。”
“是,陛下!”
呂布早就憋著勁,聞言立刻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大地圖前,拿起一根馬鞭,指向隴西方向,聲音鏗鏘:“陛下,諸位!董卓老賊自隴山漏網之後,竄入隴西郡,憑借羌道、臨洮等幾個據點,收攏潰兵,又脅迫當地羌人部落,如今麾下兵力,據斥候估算,已複脹至兩三萬之眾!”
他頓了頓,馬鞭重重在地圖上點了幾下:“其以李傕守羌道,郭汜守臨洮,張濟等人分守狄道、安故,互為犄角。
董卓本人則坐鎮枹罕,試圖倚仗隴西複雜地形和與部分羌人的關係,負隅頑抗!這老賊,倒是命硬,又讓他喘過氣來了!”
帳內眾人神色各異。
張遼和高順麵色沉靜,似乎早有預料。
朱治眉頭微皺,顯然對董卓勢力複脹感到擔憂。
曹操則目光閃爍,手指無意識地在膝蓋上輕輕敲擊,不知在盤算什麼。
劉辯麵色不變,問道:“隴西民生、糧草情況如何?羌人態度究竟怎樣?”
呂布答道:“回陛下,隴西地瘠民貧,經此戰亂,更是凋敝。董卓雖劫掠地方,強征糧草,但以其現有兵力,支撐不了多久,最多三四月,必再生亂象。至於羌人,”
他哼了一聲,“多是牆頭草,見董卓勢大時便依附,如今見其勢衰,態度已然曖昧。真正死心塌地跟著他的,不會太多。”
劉辯點了點頭,看向曹操:“孟德,你如何看?”
曹操略一沉吟,拱手道:“陛下,溫侯所言極是。董卓已是強弩之末,困獸猶鬥。
其雖暫得喘息,然根基已毀,人心離散。其所恃者,無非隴西地利與羌胡之援。
然地利不如人和,羌胡更重實利,豈會真心與一敗軍之將共生死?
我軍攜大勝之威,陛下又親臨督戰,士氣正盛,破之必矣!”
他先肯定了呂布的分析,隨即話鋒一轉:“然,用兵之道,在於以強擊弱,以逸待勞。
董卓據險而守,我軍若強攻,縱然能下,難免傷亡。
且其若見事不可為,再次棄城遠遁,深入羌地,或北竄並州,則後患無窮。
故,臣以為,當以正合,以奇勝,三麵合圍,斷其退路,迫其決戰,方可竟全功!”
“哦?三麵合圍?”劉辯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孟德詳細說說。”
曹操走到地圖前,手指劃過:“陛下請看,董卓盤踞隴西,其東麵,有溫侯大軍及陛下天威震懾,此為正兵,牽製其主力,使其不敢妄動。
其南麵,可由孫文台將軍自漢中北上,出祁山道,威脅其側翼,壓縮其空間。而其北麵……”
他手指向隴西以北的廣闊區域:“河套、並州一帶,匈奴、鮮卑時有寇邊,亦可為董卓潛在退路。
需派一員大將,率一支精兵,北上駐紮並州,一來可監視、震懾北胡,防止其與董卓勾結或被董卓利用;二來,可徹底堵死董卓北逃之路!
如此,東、南、北三路齊進,如同一個口袋,將董卓牢牢鎖死在隴西這片絕地!待其糧儘兵疲,內部生變,則一戰可定!”
曹操的策略清晰明了,既考慮了正麵進攻,也兼顧了戰略包圍和斷敵退路,顯示出了不凡的戰略眼光。
呂布聽完,卻有些不以為然。
他覺得曹操這辦法雖然穩妥,但太慢,不夠痛快。
他更傾向於集中兵力,從正麵猛攻,憑借並州狼騎和陷陣營的銳氣,直接碾碎董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他剛被劉辯“愛惜士卒”的理論教育過,此刻也不好直接反駁,隻是抱著胳膊,鼻孔裡微不可聞地哼了一聲。
張遼則若有所思,覺得曹操此策確實更為周全,能最大限度減少傷亡,避免意外。
高順依舊沉默,但目光在地圖北麵停留了片刻。
劉辯心中暗暗點頭,曹操不愧是曹操,眼光毒辣。
這個“三路伐董”的戰略,與他和郭嘉、荀彧等在洛陽時商議的初步構想不謀而合,甚至更具體。
利用孫堅在南線的牽製,呂布在東線的正麵壓力,再派一支力量守住北麵門戶,確實是最佳方案。
“孟德此議,甚合朕心。”劉辯肯定了曹操的建議,隨即目光掃過眾人,“既然如此,朕意已決,即行三路伐董之策!”
他站起身,聲音沉穩而有力:“呂布、張遼、高順!”
“臣在!”三人齊聲應道。
“命你三人,統率潼關主力,是為東路!奉先為主將,文遠、伯平為副。
你部任務,並非即刻強攻,而是陳兵邊境,保持高壓,不斷派遣精銳小股部隊,襲擾其邊境據點,消耗其兵力精力,使其不得安寧,無力他顧!
同時,嚴密監視董卓主力動向,若其有異動,或時機成熟,則給予致命一擊!此為‘正麵’壓製之師!”
“臣,領旨!”呂布雖然對不能立刻進攻略有微詞,但擔任最重要的東路軍主將,還是讓他精神一振,轟然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