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上官楊奉,殘暴不仁,刻薄寡恩,豈是值得效死之人?看看你們身邊的袍澤!他們是誰的兒子、丈夫、父親?難道要讓他們為楊奉這等小人陪葬嗎?!”
“陛下在潼關親口所言,‘朕之子民,不止洛陽公卿,軍營每一個士卒,亦是朕之子民’!陛下愛惜將士性命,不願我等漢家兒郎自相殘殺!放下兵器,歸順朝廷,才是正途!”
這些喊話聲,穿透戰場的喧囂,清晰地傳入了楊奉軍每一個士卒的耳中。
尤其是那句“朕之子民,不止洛陽公卿,軍營每一個士卒,亦是朕之子民”,如同重錘般敲在許多人的心上。
他們當兵吃糧,何曾聽過帝王將他們這些丘八與公卿百姓並稱為“子民”?
一時間,楊奉軍陣地上一片寂靜,許多士卒麵麵相覷,手中的兵器似乎都沉重了幾分。
就連徐晃,在聽到這句話時,身軀也是微微一震,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混賬東西!敢亂我軍心!弓箭手!給老子射死他們!”楊奉氣急敗壞地吼道。
稀稀拉拉的幾支箭矢射了出去,卻沒什麼準頭,顯然弓箭手們也心不在焉。
就在這時,對麵陣中突然衝出一員小將,白馬銀槍,甚是驍勇,直撲楊奉軍陣前,朗聲道:“我乃溫侯麾下騎都尉張遼!對麵可是徐晃徐公明?
久聞公明勇毅忠厚,乃難得之將才!何故明珠暗投,屈身於國賊麾下,受此小人驅使?!
陛下求賢若渴,若公明願棄暗投明,張文遠願以性命擔保,必得陛下重用,一展平生抱負!”
張遼!徐晃心中再次一震。
他聽說過張遼的名聲,知道這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良將,連他都親自出麵招攬…
楊奉見張遼指名道姓招攬徐晃,更是妒火中燒,破口大罵:“徐晃!你這廝莫非想造反不成?!老子就知道你靠不住!來人!給我把徐晃拿下!”
他身邊的幾個親兵麵麵相覷,卻不敢上前。
徐晃在軍中的威望和勇武,他們豈能不知?
徐晃看著氣急敗壞、麵目猙獰的楊奉,又看了看對麵氣度沉穩、真誠招攬的張遼,再環顧四周那些眼巴巴望著自己、充滿求生欲望的士卒,心中瞬間做出了決斷。
他猛地舉起手中大斧,聲如洪鐘,響徹整個戰場:“楊奉無道,刻薄將士,不恤士卒性命!我等漢家兒郎,豈能再為此等小人賣命,與王師為敵?!
我徐晃,今日願棄暗投明,歸順朝廷,效忠陛下!願隨我者,站到左邊!不願者,徐某絕不強求,可自行離去!”
話音落下,整個戰場仿佛凝固了一瞬。
下一刻,如同堤壩崩潰,徐晃身邊的士卒,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嘩啦啦全站到了他的左側,甚至包括許多原本屬於楊奉直轄的部隊!
他們早已受夠了楊奉的欺壓,對前途充滿絕望,徐晃的威望和眼前的生路,讓他們做出了最直接的選擇。
隻有楊奉和他身邊寥寥數十名死忠,還孤零零地站在原地,顯得格外刺眼。
“你…你們…反了!都反了!”楊奉指著徐晃,氣得渾身發抖,臉色煞白。
徐晃不再看他,對張遼方向抱拳道:“張將軍!徐晃願降!請將軍接納!”
張遼在對麵看得分明,心中大喜,立刻回應:“公明深明大義,棄暗投明,乃國家之幸!遼,代表陛下與溫侯,歡迎公明及諸位將士!”
說罷,張遼下令本部兵馬向前接應,防止楊奉狗急跳牆。
楊奉見大勢已去,哪裡還敢停留?發一聲喊,帶著那幾十個親兵,如同喪家之犬般,倉皇向隴西深處逃去。
徐晃則命令麾下士卒放下兵器,解除武裝,有序地向張遼軍方向靠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場原本可能更加慘烈的攻防戰,就以這樣一場陣前倒戈的方式,戲劇性地結束了。
張遼親自迎上徐晃,見他雖然投降,但神色坦然,舉止不卑不亢,心中更是欣賞,執手讚道:“公明此舉,不僅保全了數千將士性命,更為朝廷增添一員良將,功莫大焉!我當立刻稟明陛下與溫侯!”
徐晃拱手道:“晃,愧不敢當。隻是不忍麾下兒郎枉死,亦不願再為虎作倀。日後,還望張將軍多多指點。”
……
潼關行營內,劉辯看完了呂布軍報中關於徐晃陣前倒戈的詳細過程,臉上笑容更盛。
“好!好啊!徐公明,朕記得這個名字!”劉辯對陳宮和典韋說道,“此人不僅勇武過人,能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更難得的是明辨是非,體恤士卒,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抉擇!
楊奉無能,致使良將蒙塵,如今徐晃來投,正合其時!”
陳宮也笑道:“恭喜陛下!前有關雲長揚威,後有徐公明來歸,此乃陛下威德感召,大勢所趨!董卓眾叛親離,覆滅之期不遠矣!”
典韋雖然對徐晃不太了解,但見陛下和陳宮都如此高興,也咧開大嘴笑道:“又來一個能打的?好事!到時候俺老典可以跟他切磋切磋!”
劉辯心情大好,當即下令:“擬旨!嘉獎張遼臨機決斷,招攬有功!
擢升徐晃為騎都尉,賞金五十斤,錦帛百匹,其麾下歸降將士,一律妥善安置,願留軍者打散編入各營,願歸鄉者發給路費!
並將徐晃棄暗投明之事,明發各軍,以彰陛下仁德,瓦解敵軍鬥誌!”
“陛下聖明!”陳宮躬身領命。
隨著旨意發出,徐晃陣前倒戈,率部歸順朝廷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潼關大營,也向著隴西董卓軍以及並州、南陽等方向擴散開去。
這個消息,對於士氣本就日漸低落的董卓軍而言,無疑是一記沉重的心理打擊。
連楊奉部下的徐晃都投降了,而且一投降就被封為騎都尉,這讓許多中下層軍官和士卒更加動搖。
而對於坐鎮上黨的曹操,以及剛剛抵達雁門郡布防的劉備而言,這個消息則讓他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皇帝劉辯那邊,如今是何等的眾望所歸,大勢已成。
潼關行營內,劉辯看著地圖上代表董卓的紅色區域,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
徐晃的歸順,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標誌著董卓集團內部的分崩離析已經開始加速。
“董卓老賊,你的日子,真的不多了。”劉辯輕聲自語,目光銳利如刀。他知道,最後的決戰,正在一步步逼近。
喜歡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請大家收藏:()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