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晏羽手握寶劍,坐於船頭。
念著偶像的詩句。
第四旅與親衛團上萬大軍,大小船隻數百艘。
從富池口延續到廣濟縣城外江麵之上,似乎要長江截斷。
聽到晏羽作詩。
大門說道:“校長!好詩!”
晏羽回頭,翹起腦袋看向大門。
笑道:“大門你啥時候也學會說奉承話了?”
“不是奉承,隻是我漢家人民軍上萬戰友同時渡江,這氣勢用百萬雄師形容,太貼切了。”
“這才哪到哪,我漢家人民軍這次橫渡長江,用不了幾個月,兵力還能再翻一番。”
“可惜武器有些跟不上,還有好幾千戰友裝備著長槍了。”
“武器的事不用操心,等滅了盧象升部,軍工坊就移到漢陽府去,工坊規模可以再翻幾番。”
聽到要滅了盧象升。
晏水生湊近問道:“校長!聽說盧象升現在帶著四萬明廷邊軍、京營等精銳,在河南南陽府剿寇,要不我第四旅直接逆流而上進漢江,到襄陽登岸直撲南陽府。”
晏羽白了晏水生一眼。
說道:“都是統帥六千多大軍的將軍了,擱明廷也是正二品總兵大人,說話前能不能過過腦子嗎?”
“反正李森林的第三旅在陽新待命,可讓第三旅保障我第四旅糧草彈藥補給。”
“我漢家人民是為了解救漢家底層人民,我軍占據黃州府全境,收攏安置流民,坐等盧象升精銳來攻打,不是更好嘛?乾嘛要給自己增加糧道分險?”
“攻打黃州府州縣沒啥意思,就拿廣濟縣來說,我軍先遣連剛到城下,那個狗官就開城投降了。”
“開城投降了不好嗎?免得徒增戰友傷亡。”
“可惜了城裡的官僚權貴、地主士紳全家,我漢家人民軍沒理由殺光他們。”
“有行政部組織的鬥地主,地主士紳、官僚權貴都跑不掉,不過是為他們家人謀了一條活路罷了。”
自從漢家人民軍往富池口,大肆托運糧食。
黃州知府祝萬齡,就不斷向盧象升遞呈文求援。
隻可惜都石沉大海。
直到廣濟縣城破,整個黃州府都岌岌可危。
祝萬齡實在沒轍,便親自前往南陽府內鄉縣尋找盧象升。
哪怕求不來盧象升大軍南下回援。
能把黃州衛主力帶回去,固守黃州府與蘄州城也好。
內鄉縣破敗縣衙內。
剛剛趴在岸桌上小憩一會的盧象升,就被家丁喚醒。
盧象升揉了揉眼睛,向那家丁點了一下頭。
祝萬齡跪拜哭泣道:“總理大人,求您發兵救救黃州府吧!晏匪大軍已渡江了,廣濟縣縣令不戰而降,若是沒有援軍,我黃州府各州縣,危在旦夕。”
盧象升此時是右副都禦使,總理南直隸、河南、山東、湖廣、四川五省軍務,兼湖廣巡撫。)
盧象升伸直了腰板。
歎息道:“真是多事之秋,眼見流寇高迎祥部將被剿滅,山匪這時渡江搗什麼亂。”
“還請總理大人分些兵馬,回援黃州府,特彆是黃州城與蘄州城不能有事。”
“蘄州城城高兩丈,又有蘄州衛與荊王衛隊,蘄州城暫時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