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船逆江而上,駛過九江。
顧橫波一行人,也進入了漢家人民軍地盤。
隻是!
與在南京所聽聞不同。
進入漢家人民軍地盤,長江上各個碼頭上,都尋不著了乞丐身影。
更彆說長江北岸安慶府、瀘州府隨處可見的流民。
在長江南北兩岸的武昌城與黃州府。
有的隻是成群結隊的百姓,冒著初冬寒風,依舊在田地裡揮灑鋤頭。
或挖溝渠,或開墾荒地。
這!
真的是一群山匪治下嗎?
冒襄拿出兩件毛皮大衣,遞給顧橫波與董小宛。
顧橫波披上毛皮大衣。
向冒襄說道:“冒公子,你看那碼頭停靠的商船,比南京定淮門外碼頭商船多得多。”
冒襄說道道:“這應該就是富池口碼頭,西鄉山匪的商貨,都從富池口碼頭出發,運往大明各地。”
“大明不是在圍剿山匪嗎?怎麼還允許西鄉山匪將貨物運出去。”
“哈哈!眉生這話可把我問住了,你還記得夢張兄的恩師嗎?”
“張溥張先生,當代大儒,複社領袖。”
“沒錯!蘇州府荷花戀、利群等貨物,都是張溥家商隊在代理售賣。”
“複社不是為朝廷募捐了百萬兩軍餉嗎?怎麼還和西鄉山匪做起了生意?”
“因為掙銀子。”
“奴家愚昧,確實看不懂他們的行為。”
“不止你看不懂,我也看不懂,所以夢張多次邀請我加入複社,都被我給拒絕了。”
“冒公子此次麵見晏匪,會留在武昌城為晏匪效力嗎?”
“不知道!來武昌之前,我誓死不願從匪,可過了九江城後,看到黃州府與武昌府,一片生機勃勃,我心動了。”
“心動了?”
“嗯!眉生你也知道,我六次到南京城鄉試,都名落孫山,若是晏匪真願給我施展才華的機會,我不知道自己會怎麼選。”
“那就留在武昌唄!閒來也可尋奴家聊聊詩詞歌賦。”
“不說我了,眉生你為何賣掉眉樓,隨我一同來武昌?”
“我雖比董小宛年長幾歲,但我與小宛情同姐妹,不忍她一人在武昌沒伴。”
要不是冒襄與顧橫波相識好幾年,知道顧橫波城府極深。
沒準冒襄就信了這娘們的鬼話了。
見顧橫波不肯說實話。
冒襄也不再追問。
剛走下跳板,踏上武昌城漢江門外碼頭。
地麵那平整且光滑的碼頭,就吸引了顧橫波一眾人的目光。
這是什麼路麵,整個碼頭像一塊灰白色的大石頭。
如此巨大的石塊地麵。
彆說如何搬運來放在碼頭之上,就算是打磨平滑,也不知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冒襄與其他第一次他武昌城的路人一樣。
時而趴下身來,用拳頭敲擊碼頭地麵。
時而用腳在地上蹦噠幾下,試試大石塊的回響聲。
“沒見過世麵的城巴佬,你們沒看過報紙嗎?這是水泥路麵,是我漢家人民的鎮族神器。”
水泥路麵?
聽到路人的嘲諷。
冒襄眼神都明亮起來。
這就是水泥?
報紙上可是說他父親就是水泥廠工人。
原來晏匪並非在報紙上胡說八道,水泥修路是真實存在的。
這可比肩大石塊鋪路的硬度,確實可讓道路與日月長存。
那麼!
晏匪所說的煤球,能讓百姓不再僅依靠柴火煮飯取暖。
晏匪所說的機械紡織機床,能快速提高織布效率。
還有格物院在研製的電力、蒸汽機等,都是真的嗎?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