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匿名紙條像一片羽毛,輕飄飄地落下,卻在專案組內部激起了千層浪。
“他們都在找鑰匙,但鎖已經換了。”——這句話充滿了隱喻和挑釁。
“‘鑰匙’很可能就是指謝知遠那個失竊的存儲設備,”林峻在緊急會議上分析,“但‘鎖已經換了’是什麼意思?是指鏡像網絡已經進化到不再需要‘原點’或‘原始藍圖’?還是指…我們理解中的‘鎖’比如吳曉芸腦內的鏡像)本身已經發生了變化?”
蘇雨晴通過視頻參與會議,她的目光銳利:“我更傾向於後一種解釋。送紙條的人,似乎知道吳曉芸的特殊性,並且暗示她腦內的鏡像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狀態。這符合我們觀察到的、鏡像深度潛伏的現象。它可能在進行我們無法探測的‘內部升級’。”
李濤負責追查紙條來源,但快遞單是偽造的,監控也被巧妙避開,對方顯然是個高手。
與此同時,對“暗影集市”中間人的監控在持續。此人外號“泥鰍”,是個慣犯,反偵察能力很強。他頻繁更換通訊方式和見麵地點,與不同的人接觸,行為謹慎。
警方按兵不動,等待他與失竊設備或更核心的成員聯係。
然而,幾天後,“泥鰍”突然一反常態,變得活躍起來。他不再小心翼翼地試探,而是開始主動、急切地聯係幾個特定的黑市渠道,不僅打探謝知遠的資料,還開始詢問購買高性能、可便攜的神經信號采集和模擬設備!
“他要神經信號設備乾什麼?”李濤十分不解。
蘇雨晴聽到這個消息,臉色驟變:“不好!他們的目標可能不僅僅是謝知遠的代碼!他們可能從某種渠道知道了吳曉芸的存在和她腦內鏡像的特殊性!他們想嘗試直接‘讀取’或者‘模擬’那個鏡像!”
這個推測讓所有人震驚!如果“暗影集市”掌握了直接與吳曉芸腦內鏡像交互的技術,後果不堪設想!他們可能強行激活鏡像,可能導致吳曉芸意識崩潰,甚至可能複製或劫持那個特殊的鏡像,從而獲得對殘餘鏡像網絡某種程度的控製力!
“必須立刻收網!抓住‘泥鰍’,掐斷這條線!”林峻當機立斷。
抓捕行動在“泥鰍”與一個聲稱能搞到設備的賣家見麵時展開。過程很順利,“泥鰍”幾乎沒做反抗就被按倒在地。
然而,在押送途中,“泥鰍”卻對著林峻,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你們抓我沒用,我隻是個小蝦米。真正的買家,早就拿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了。”
審訊室內,“泥鰍”一反常態地配合。他承認是“暗影集市”雇傭他,任務是搜集一切與“織網者”和“渡鴉”相關的技術碎片,尤其是“原始代碼”和“活體接口”的信息。
“活體接口?”林峻追問。
“就是你們保護起來的那個女孩,吳曉芸。”“泥鰍”直言不諱,“雇主對她的興趣,比對那些破代碼大得多。他們說,她才是真正的‘寶藏’,是通往新世界的‘鑰匙’。”
“雇主是誰?怎麼聯係?”
“不知道,全是加密通訊。錢是通過比特幣支付的。”‘泥鰍’聳肩,“不過,前幾天他們突然改變了指令,讓我停止尋找謝知遠的設備,轉而搞那些神經設備。我覺得奇怪,多問了一句,對方隻回了一句話…”
“什麼話?”
“‘鎖匠已經就位,不需要鑰匙了。’”
鎖匠已經就位?!
這句話如同驚雷,與那張匿名紙條形成了可怕的呼應!“鎖已經換了”…“鎖匠已經就位”…這暗示著,除了警方和“暗影集市”,還有第三方——那個所謂的“鎖匠”——已經介入,並且可能已經得手了什麼!
“謝知遠的設備!”林峻猛地反應過來,“‘暗影集市’停止尋找,是因為設備可能已經被這個‘鎖匠’拿走了!火災盜竊案,可能根本就不是‘暗影集市’乾的!”
他們之前的判斷可能出現了偏差!真正的黃雀,一直隱藏在更深處的陰影裡!
就在這時,技術科傳來對“靈境互聯”火災現場的最新勘查報告。他們在對保險櫃爆破殘留物的極微量成分分析中,發現了一種非常罕見的、常用於高端精密工業切割的微型炸藥成分,其使用手法極其專業,絕非普通罪犯或黑客組織所能具備。
同時,網安部門也有發現。他們追蹤到,在火災發生前約十二小時,有一個極其短暫、信號微弱、但技術特征與已知任何鏡像節點都不同的數據連接,曾接入過“靈境互聯”的網絡,其訪問路徑直指存放保險櫃的服務器日誌區域,似乎在確認某樣東西的位置。
這個未知的數據連接,很可能就屬於那個“鎖匠”!
“這是一個擁有極高技術能力和專業行動力的神秘組織,”‘磐石’判斷,“他們的目標明確,行動乾淨利落,並且似乎對‘織網者’的技術體係有相當的了解。”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這個突然浮出水麵的、代號“鎖匠”的第三方勢力。他們是誰?他們拿走謝知遠的設備想要做什麼?他們那句“鎖已經換了”又意味著對吳曉芸有什麼圖謀?
壓力再次回到吳曉芸這邊。警方加強了對她和李建平的保護。蘇雨晴也建議,暫時停止一切“代碼感應”測試,避免任何可能被外部勢力利用的風險。
吳曉芸似乎對周遭的暗流洶湧毫無察覺,依舊過著平靜的康複生活。但蘇雨晴在遠程觀察中發現,她獨處時,發呆的時間變長了,有時會無意識地在紙上寫下一些極其複雜的、混合了數學符號和電路圖的圖案,畫完後自己又一臉茫然。
那個鏡像,並未因外界的紛擾而停止活動。它隻是在以更隱蔽、更內在化的方式,繼續著它的“進化”。
林峻站在市局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前,上麵展示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圖:殘餘的鏡像網絡、活躍的“暗影集市”、新出現的“鎖匠”、以及處於風暴眼的吳曉芸。
他感到一張更大的網正在收緊,而他們甚至連撒網的人是誰都還沒看清。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此刻,他們這些捕雀人,卻發現自己可能早已成了彆人眼中的獵物。
真正的博弈,現在才剛剛開始。而這一次,對手隱藏在多重迷霧之後,手段未知,目的不明。他們唯一的優勢,或許就是他們手中掌握的、關於“織網者”和鏡像網絡的、並不完整的拚圖,以及吳曉芸這個最大的變數。
下一步,該如何落子?
喜歡罪裁者請大家收藏:()罪裁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