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闕山那死亡直播尚未平息,網絡世界依舊為小醜組織的雷霆手段而沸騰。
但在濱海市,陳媛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她蜷在沙發角落裡,與係統的上一次對話,關於監視全人類的宏大構想和其背後恐怖的倫理深淵,讓她覺得無比沉重。
“係統,我還是無法接受那種神的視角。”陳媛在腦海中低語。
“八十億人,哪怕隻是表層意識,也意味著我們將接管整個文明的判斷權,我真的能替人類文明做出決斷麼?”
“我真的可以決定所有人的生死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太過沉重。
陳媛的指尖無意識地在平板電腦冰涼的邊緣劃過,但是被動響應求助的模式,像是一直在亡羊補牢,總有些絕望等不到天亮。
“我們能不能更主動一些?八十億人,不可能都是待審判的罪人,至少大部分不是。
我們能不能先建立一套篩選機製,找出那些最可能滋生黑暗或者正在滑向深淵的靈魂,再進行重點監控?”
係統思考了偏科,聲音是少有的嚴肅,“宿主,理論上可行。這需要啟動高階的命運線追溯協議。”
一道複雜的全息星圖在陳媛的意念中展開,無數光點代表個體,纖細的光絲將他們彼此連接,構成一張無比浩瀚繁複的網。
係統解釋道,“這並非預知未來,而是一次極其深度的數字考古。”
星圖上,一個光點被點亮,隨即有無數信息流如同樹根般從它內部生長出來,向四麵八方延伸。
“我們會從這個個體當下的信息原點,比如一個強烈的惡念、一個求救信號,或者其行為在網絡上引發的異常數據擾動出發,逆向解析其生命軌跡。”
陳媛看到那些信息流中開始浮現出清晰的脈絡。
重構這個人所處的微觀社會環境,他的家庭是否充滿暴力或冷漠?社區是否腐敗橫行?職場是否奉行弱肉強食的法則?
這些外部壓力如同模具,深刻塑造著一個人的選擇。
一個人的共情能力閾值、抗壓能力、道德觀念的彈性,甚至是對權力和財富的渴望程度。
這能判斷出人類在麵對誘惑或壓力時,更可能堅守底線,還是輕易崩潰。
追溯這個人的人生中各種關鍵抉擇點。
在那些可以走向光明或黑暗的岔路口,他當時為何選擇了某條路?
是迫不得已,還是本性使然?這能評估其內在的向惡慣性有多大。
係統總結道,“我們可以計算出一個潛在風險估值。
風險極高的個體將成為我們的優先監控對象,這能極大提高效率,將能量集中在最危險的刀刃上。”
陳媛緩緩點頭,這思路清晰而強大。但係統接下來的話,給她剛剛燃起的希望潑了一盆冷水。
“但是,宿主,我必須強調,這絕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準確。”
係統頓了頓,聲調變得低沉,“人類的的情感思想,尤其是在極端情境下瞬間的良知閃現或惡念陡生,是宇宙中最複雜的變量之一,無法被任何算法完全精準預測。
我們構建的模型再精妙,也始終是推演。我們可能會誤判一個被環境逼到牆角的好人,也可能低估一個善於偽裝的惡棍。”
陳媛沉默了片刻,穿透虛擬的星圖,她仿佛看到了無數悲歡離合善惡交織的人間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