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部擴張後,卡魯徹底迷上了“製度建設”。他從傑克帶的軍事教材裡翻出了幾本講“國家機構”的書,又把以前讀的《明史》《新唐書》翻出來,對著看了幾天,又拿著小本子去找陳默了。
“大酋長,我覺得咱們部落的官製不行。”卡魯把小本子攤開,上麵畫著一堆框框,寫著“吏部”“戶部”“兵部”,“你看,以前人少,你當大酋長,我當大祭司,阿木當隊長就行。現在人多了,得設‘三省六部’!”
陳默:“……你說啥?”
“三省六部啊!”卡魯指著本子,“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核,尚書省管執行。尚書省下麵設六部:吏部管人事,戶部管糧食和水,禮部管祭祀和調解,兵部管打仗,刑部管規矩,工部管種地和修東西。這樣分工明確,效率高!”
陳默看著他畫的框框,哭笑不得:“卡魯,咱們是部落,不是大明朝。五百多人的部落,設六部?你給誰當尚書?”
“我當啊!”卡魯立刻說,“我當尚書令,總管六部!阿木當兵部尚書,保羅當工部尚書,娜姆當戶部尚書……正好!”
“不行。”陳默乾脆地拒絕,“太複雜了。咱們現在就設個‘管事’就行:阿木管護衛,保羅管物資,娜姆管後勤,老陶工管手藝,簡單明了,不用搞那麼多名堂。”
“那怎麼行!”卡魯急了,“《新唐書》裡說‘六部製效率高’!你看人家唐朝,那麼多人都管得過來,咱們為啥不行?”
“因為唐朝有幾百萬人口,咱們隻有五百人。”陳默耐著性子解釋,“就像你不能用駱駝拉卡車一樣,製度得跟人匹配。”
卡魯被噎了一下,不甘心地合上本子:“那……那設個‘軍機處’總行吧?《清史稿》裡說軍機處最管用,就幾個人,幫你出主意,不用跟六部那麼麻煩。”
“軍機處?”陳默樂了,“你是不是還想讓我稱‘皇上’?”
“不是皇上!是‘大酋長’!”卡魯趕緊說,“軍機處就我、阿木、保羅、娜姆,四個人,每天跟你彙報事,幫你拿主意,多方便!”
“現在不就天天彙報嗎?”陳默攤手,“你每天早上來我這兒念叨半天,比首席軍機還勤。”
卡魯沒話說了,蹲在地上,抱著小本子生悶氣。陳默看著他委屈的樣子,又有點不忍心,遞給他一塊沙棗糕:“彆氣了。你想搞製度是好事,但得慢慢來。等以後部落有幾千人了,再設六部也不晚。”
卡魯接過沙棗糕,啃了一口,還是不甘心:“那……那至少得有個‘元老會’吧?讓各部落的老人和頭領都進來,一起商量事,像《羅馬史》裡的元老院一樣!”
這個提議倒是有點道理。現在部落有好幾個小部落歸順,各有各的習慣,讓他們的頭領參與商量事,能減少矛盾。
“行,元老會可以設。”陳默點頭,“就由各部落選一個代表,加上咱們的幾個管事,一共十個人,每個月開一次會,商量部落的大事。”
卡魯眼睛一亮:“那你得有個正式的稱呼!不能再叫‘大酋長’了,得叫‘執政官’!羅馬的執政官就管元老院,多威風!”
陳默被他逗笑了:“卡魯,你是不是讀書讀串了?一會兒唐朝六部,一會兒羅馬執政官,你到底想讓咱們部落成啥樣?”
卡魯撓撓頭:“我就是覺得……得有個像樣的名字。”
“名字不重要,能管好部落才重要。”陳默說,“就叫大酋長挺好,親切。”
卡魯撇撇嘴,沒再爭。但陳默知道,這小子肯定沒放棄。
果然,第二天,卡魯就把各部落的頭領叫到一起,宣布成立“元老會”,還自作主張給陳默印了個漢語的“磐石部執政官”的章——是老陶工刻的,歪歪扭扭的,上麵刻著幾個錯彆字。
陳默拿著木章,哭笑不得。他沒轍,隻好任由卡魯折騰,反正元老會確實有用,至於“執政官”的稱呼,大家還是習慣叫他大酋長,沒人理卡魯那套。
這天晚上,傑克偷偷來了,帶來了新的物資。陳默把卡魯搞“官製改革”的事跟他說了,傑克笑得直不起腰。
“這卡魯,真是個人才。”傑克擦了擦笑出來的眼淚,“要不我下次給你帶點現代管理的書?比如《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讓他學學正經的製度,彆總抱著史書瞎琢磨。”
“太行了!”陳默趕緊說,“拜托你了,趕緊帶點現代書來,再讓他讀下去,說不定要給我搞‘禪讓製’了。”
傑克答應了,說明天回基地就找書。
送走傑克,陳默回到石屋,看到卡魯還在燈下看《羅馬史》,嘴裡念叨著“元老院議事流程”。陳默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這小子,怕是要把磐石部當成“試驗田”了。
喜歡沙海龍蛇請大家收藏:()沙海龍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