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會的“好日子”,來得比誰都快。
1998年末,魯迪接掌財務後不到半年,沙西市的工廠就擴大了三倍——以前隻能造鋤頭、鐮刀,現在能造馬車、犁,甚至能修傑克帶來的舊卡車;沙東市的麥田旁邊種上了棉花,娜姆帶著婦女們紡線織布,陳默市的布店擺上了五顏六色的棉布,比以前的麻布好看多了;連沙漠邊緣的貿易都熱鬨起來,附近的部落都來金沙會換糧食、換工具,駱駝商隊絡繹不絕。
最讓人驚訝的是糧食。以前金沙會總擔心“不夠吃”,現在糧倉堆得滿當當,魯迪還讓人在陳默市建了個“糧站”,誰家裡缺糧,隨時能去領,不用等每月分配。
“魯迪這小子,真有本事!”巴老站在糧站門口,看著百姓們領糧,笑得合不攏嘴,“以前卡魯搞建設,總說‘以後會好’,現在魯迪來了,才真叫‘好’了!”
傑克也來了。他帶著幾個士兵,拉著一車舊零件,說是“跟金沙會換糧食”。魯迪親自去接他,把他領到工廠:“傑克先生,您看,這是我們新造的馬車,能拉五袋麥子,比以前的牛車快一倍。”
傑克看著馬車,眼睛亮了:“不錯啊!你們這工廠,比我上次來像樣多了。”
“都是會長支持。”魯迪笑著說,又把他領到糧站,“傑克先生,您要多少糧食?隨便拉,不夠還有。”
傑克看著滿倉的麥子,驚訝地說:“你們現在這麼富了?我記得去年還得靠難民署送糧呢。”
“托會長的福,今年收成好,工廠也賺了點錢。”魯迪說,“對了,傑克先生,您部隊的弟兄們要是缺糧,隨時跟我說,金沙會給你們供!不用換,就當是支援友軍。”
傑克更驚訝了。以前金沙會自己都緊巴巴的,現在居然能給部隊供糧?他看著魯迪,這小子穿著乾淨的麻布褂子,說話溫和,做事卻大氣,比阿木靈活,比卡魯務實。
“陳默真沒看錯人。”傑克拍了拍魯迪的肩膀,“有你在,金沙會肯定能越來越好。”
“都是會長的功勞。”魯迪趕緊謙虛,“我就是跑腿的。”
傑克在陳默市待了兩天,走的時候拉了十袋麥子,還有兩匹新棉布。他跟陳默告彆時,特意說:“陳默,魯迪是個好苗子,你可得好好用他。我看他比你會搞建設,以後金沙會說不定能成沙漠裡的大城市。”
陳默笑了笑,沒說話。他知道金沙會“繁榮”了,街上的人多了,鋪子多了,糧倉滿了,但他總覺得這繁榮像泡沫——魯迪從沒說過錢從哪來,隻說是“收成好”“工廠賺得多”,可哪有這麼快就富起來的?
有次他去沙西市的工廠,問保羅:“最近生意這麼好?”
保羅撓了撓頭:“還行吧。就是魯迪市長讓我們把鋤頭賣得貴了點,附近部落嫌貴,來買的少了。他說‘貴也有人買’,還真有人買——好像是魯迪市長讓人去部落裡說了啥,部落首領不敢不買。”
陳默心裡一沉。他又去沙東市問巴老:“今年麥子收成比去年多多少?”
巴老算著賬:“多了一成吧。倒是魯迪市長讓我們多報了兩成,說是‘給大家留個念想’,我也不懂啥意思。”
多報收成、抬高物價、強迫交易……陳默終於明白“繁榮”的由來。魯迪不是在“搞建設”,是在“刮錢”——從部落刮,從百姓刮,從賬本的漏洞裡刮,刮來的錢堆成糧倉,鋪成街道,看起來熱熱鬨鬨,底下卻空著。
可他沒法說。傑克在誇魯迪,元老們在誇魯迪,百姓們也在誇魯迪。誰會信他這個“隻懂打仗”的會長?說不定大家還會說他“嫉妒年輕人”。
這天晚上,魯迪又來送賬本:“會長,這是給傑克部隊供糧的賬,您過目。”
陳默翻開,上麵寫著“支援友軍,十袋麥子,兩匹布,記‘公益支出’”。
“‘公益支出’?”陳默皺眉。
“是啊。”魯迪點頭,“傑克先生是咱們的朋友,幫過咱們不少忙,給點糧食算啥?記‘公益支出’,顯得咱們大方。”
陳默看著他,突然問:“魯迪,你有沒有想過,要是哪天刮不到錢了,這繁榮咋辦?”
魯迪愣了愣,隨即笑了:“會長,您放心。我心裡有數。再說,有您在,金沙會不會垮的。”
他又提“有您在”。陳默閉上眼,揮了揮手:“你走吧。”
魯迪退了出去。陳默坐在屋裡,看著滿桌的賬本,突然覺得累。這繁榮像件華麗的衣服,穿在金沙會身上,好看,卻不結實。而魯迪,正拿著針線,把這件衣服縫得越來越緊,也越來越脆。
喜歡沙海龍蛇請大家收藏:()沙海龍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