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月餘,順義堡已經先後抽調了三十餘名壯丁。
李煜麾下這個小小的百戶所,能戰之兵銳減至七八十人,另有家丁精騎十餘人。
“家主,弟兄們把今旬的朝廷邸報買來了。”
隨著聲音傳來,親衛快步向堂內走來,他手上還拿著一份朝廷官報。
這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
每旬都會自東都洛陽傳達至各地驛站,且非大順官身者不可購閱。
對困於邊陲一隅的李煜而言,這便是他窺探天下風雲變幻的唯一窗口。
其實,倒是還有幽州李氏南方族人傳來的消息渠道。
不過他一個小小的旁係百戶,那些家族裡的重要消息他也接觸不到。
“嗯,去給跑腿的兵丁說,晚上他們的餐食各加一枚雞卵。”
所謂的雞卵,其實就是雞蛋。
順義堡中養了不少的雞鴨,主要是用來下蛋,偶爾也可以打打牙祭。
這些稀少的家禽,主要是給李煜的家丁精銳補身練骨用的。
精銳們平日裡,如果不吃些高能量的肉食或是雞卵。
根本無法支撐他們內著棉襯、外披鐵甲,上陣鏖戰的劇烈消耗。
“喏。”
親兵拱手,便快步離去。
不多時,侍女夏清、池蘭便端著兩碟點心走了進來。
“老爺,芸香在後廚做了些點心,您看報的時候嘗嘗。”
夏清放下手中瓷碟,柔聲向李煜說道。
隨後她便站到了李煜身後,習以為常的開始為他揉捏肩頸。
而侍女池蘭則為李煜沏茶,並端到了他的身前。
“老爺,請用茶。”
“嗯,先放下吧,我看完再喝。”
李煜專心看著朝廷的邸報,試圖解讀出一些當下的天下形勢。
邸報上......
除了那些老生常談的歌頌新皇聖明之詞,餘下的還有些經過美化的隱晦消息。
就比如說川陝一帶。
自上年的乾裕二年以來,發生了連續多次的地龍翻身,幸得某某知縣拜祈上蒼,遂停歇。
李煜心知,這位知縣肯定是使了不少銀子,才買來這麼個脫身的由頭。
地龍翻身,本是地方官失德、救災不力之兆,就算處置得當,最多不過功過相抵。
這家夥如今居然還扯上了祈天救災的虎皮,僥幸得功升遷彆處,脫離了救災的苦海。
......
再往下看,一條軍情讓他眉頭緊鎖。
江浙平寇都督劉世理,督軍五萬,已然兵發江南救急。
這位劉都督募的兵都是關中良家子,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江南的衛所屯卒根本不堪用。
塞外的百戶、千戶們就算是吃軍戶空餉,也不敢缺額壓榨的太過分,因為他們年年都要提防北虜南下劫掠。
有外敵壓力的情況下,武官們必須善待部下,起碼也要維持自家屯堡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手裡有兵直接事關自家生死,大家不得不用心操持。
而中原腹地久無戰事,衛所早已成了武官們撈錢的錢袋子。
他們平日裡瘋狂壓榨軍戶,攢下銀錢賄賂上官以求升遷。
麾下兵丁宛如奴仆,哪還有半分戰力?
倭寇流竄江南,竟如入無人之境,多地衛所一觸即潰。
平寇都督劉世理隻好南下救急......
活像是個大順朝廷委派的救火隊長。
至於他這五萬大軍,李煜更是懷疑其中摻了多少水分。
營兵主官們吃空餉的程度,其實比起衛所武官們也是不遑多讓。
大順朝立國兩百年,這都是積病日深,吃空餉甚至成了官場慣例。
武官畢竟不像文官那樣,能夠每年經手朝廷的賦稅紋銀。
可武官們想上進,又同樣需要銀子交給上官開道,想撈錢......就隻能把主意打到吃朝廷空餉的法子上。
......
關於幽州邊軍東征的事情,邸報上倒是濃墨重彩,極儘吹捧之能事,字裡行間滿是對周邊邦國的炫耀與警告。
一份邸報,售價已高達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