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步!”
一聲低喝,自李煜口中發出。
大部人馬應聲停在官驛外的官道上,揚起一陣細微的塵土。
隨行的十幾輛板車在屯卒們的操控下,迅速移動,車轅相抵,很快便圍成一個簡陋卻不失章法的圓形掩體。
擺車陣這種事兒,在塞外也沒什麼新鮮的。
人馬都暫且收攏在圈內,疲累的屯卒們得以片刻喘息。
至於處置官驛裡的屍鬼,還有排查官驛建築內潛在的威脅。
李煜還沒心大到派這些屯卒去做。
讓他們和悍不畏死的屍鬼去進行貼身巷戰,多半是單純的送死。
不光幫不上什麼忙,反而還容易添亂。
依舊還是要讓善戰的精銳們披甲出馬,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
這座官驛,李煜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熟悉。
官驛並非尋常人臆想中那種鄉野路邊孤零零的小客棧。
恰恰相反,官驛的規模向來不小,算得上是一片頗具章法的建築群落。
最外圍是一圈厚實的夯土院牆,足有丈許高,單人難以翻越。
院牆之內,至少有一座寬敞的馬廄,足以容納十數匹健馬,草料飲水設施一應俱全。
此外,還會有至少一處專供過路官員歇腳休憩的彆院,青磚黛瓦,比起尋常民居都要講究許多。
另有數量不一的排房,錯落有致。
這些排房既能滿足官驛內部人員,如驛丞、驛卒的日常起居,也能容納一定數量的外來官差、士子借宿,功能齊全。
李煜的目光沉靜,掃過那熟悉的院牆輪廓。
他以往順著這條官道去往高石堡千戶所按例點卯,這裡都是必經之路。
或歇腳飲馬,或借宿一夜,都曾是尋常事。
按照大順朝的規製,官驛中通常會設有一名驛丞。
此人總管迎來送往、車馬儀仗、文書傳遞等一應雜事,可謂是一座官驛中的靈魂人物。
這驛丞的職能,頗有些後世郵政局長的意味,連帶著投遞家書、轉運公文的差事也一並包攬了,是地方信息傳遞的重要節點。
驛丞手下,通常會有幾名驛卒聽用。
這些驛卒雖無甲胄在身,卻也持有官府配發的兵刃,勉強能算是官府體係內的衙役小吏。
他們負責在驛站裡看門護院,震懾宵小。
偶爾還要在官道上巡邏,維持基本的通行治安,確保附近這段官道的暢通。
官驛裡往往還會有幾個廚娘丫鬟,操持眾人每日的飲食起居,清掃打理。
再往下,便是一些幫閒雜役,數量不定,多寡隨官驛規模而異。
這些人多是驛丞、驛卒的親朋故舊,通過這層關係在官驛中謀個差事,平日裡打理一些瑣碎雜務,緊要關頭也能充當人手,協助驛卒護衛官驛的安全。
畢竟,官驛也算是吃皇糧的去處,裡麵的位置,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值得一提的是,大順朝的驛丞之中,並非全是些不入流的吏員。
有些驛丞,因為一些緣故,成為了正經入品階的官員。
儘管他們止步於從九品,與巡檢、典史這類基層雜職官品級相仿,在官場中仍處於最底層。
然而,尋常的平民小吏見了這些從九品的驛丞,也得恭恭敬敬地改口,尊稱一聲“大人”。
這其中的奧妙,主要看官驛的規模與所處地理位置。
李煜記得,此地的驛丞姓王,是個年過半百的老頭。
為人還算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