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順義堡與高石堡之間的文書往來,還有一些軍情傳遞,偶爾也需要經過此地中轉,所以王驛丞對他這個百戶官,向來客氣有加。
或者說,他對於附近有品階的正經武官都很客氣,輕易不會得罪。
一方麵,百戶是正六品武官,品秩遠在最高不過從九品的驛丞之上。
另一方麵,一旦北虜南下,衝破了屯堡防線,戰火蔓延。
自保力量較差的官驛想要亂中求活,就隻能趕緊帶著鋪蓋細軟,去附近的軍事屯堡緊急避險,尋求庇護。
而李煜這樣的百戶武官治下的臨近屯堡,無疑都是他們躲避戰禍時所需的避難所。
所以在李煜麵前,他當然就好說話了,甚至有些刻意的討好。
官驛的馬廄裡,常年都豢養著幾匹官馬,以備不時之需。
例如緊急軍情的傳遞。
不過大多時候這些官馬都用不上,隻是在馬廄裡悠閒度日。
畢竟,八百裡加急那種等級的緊急軍情,若是月月都有,甚至日日都有,大順朝恐怕早就被無窮無儘的兵事拖垮了,早就土崩瓦解,不複存在。
平日裡,單純的養馬,其草料的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因此,驛丞們往往會鑽些空子,將一時用不上的駑馬暫時借給左近相熟的武官使用,言明用過一段時間再還回來。
如此一來,既節省了這段時間的草料開支,又做了順水人情。
李煜身為順義堡百戶,手底下百十來戶軍戶,平日裡東拚西湊,也就能勉強維持十幾匹戰馬的規模,這在百戶武官中已算不錯。
這還要多虧大順朝尚未完全崩壞的馬政體係仍在勉力支撐。
以及順義堡地處邊塞,偶爾能從遊牧部落手中換取或“獲取”一些馬匹的地理優勢。
可是很多時候,一名合格的騎卒隻有一匹戰馬是遠遠不夠用的,尤其是在長途奔襲或作戰時。
光是趕路,就需要有駑馬馱上一些其它物什,比如沉重的甲胄、兵器、額外的糧草,以此為精銳的戰馬減少長途奔波的體力消耗,保持其戰鬥力。
現在那些拉車的駑馬,十有八九都是他在幾個月前,仗著將門李家的名頭,從附近各處官驛東挪西借,“薅”來的。
大部分驛丞,看在他幽州李家的麵子上,都還算好說話,樂得賣個人情。
所以往常他對於這些駑馬的損失向來也比較不放在心上,畢竟不是自己的私產。
大不了就再去想辦法‘借’幾匹還上就是,反正總有辦法。
實在不行,擄掠那些落單牧民的馬匹,也是邊塞武人獨有的、心照不宣的發財方法之一。
有借有還,下次再借自然不難,這是他過往一貫的行事準則。
隻是如今嘛……
李煜嘴角不禁勾起一抹難言的弧度。
天下大亂,鬨起了屍鬼這種聞所未聞的怪物,那些散布各地的驛丞們,還有沒有命活下去,都是個未知數。
既然債主都沒了......或者說,很可能都沒了。
這些從各處官驛“借”來的駑馬,自然而然也就順理成章地轉變成了他的私產。
他可沒打算再辛辛苦苦找原主還回去了,也沒那個必要了。
這在當下這等艱難時局,勉強也算得上是個不大不小的好消息。
......
李煜收回目光,視線掃過身邊下馬候命的幾名披甲精銳。
他們神情肅穆,靜待指令。
“準備一下,我們進去清除屍鬼,今晚就在這裡落腳。”
“是!”
幾名家丁轟然應諾,聲音整齊劃一。
很快,其餘騎馬的精銳甲士也下馬集結完畢。
一旁的屯卒們見狀,趕忙從馬車上取下甲胄,幫助甲士們披雙層甲,也就是在之前穿戴的皮甲之外,再套上一層紮甲或是魚鱗甲。
隻有這些人才是李煜手中真正值得依靠的力量,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一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