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三人合成諸葛亮......這句話完整的詮釋了此刻的議事過程。
“諸位,我等東有高石堡,西有西鄉堡,南有沙嶺堡......”李煜一一點名了順義堡周邊的衛所屯堡。
“高石、西鄉二堡,業已探明,皆為死地!”
“如今,唯有南麵的沙嶺堡,尚能與我等互為犄角。”
他再次掃視眾人,最後定格在輿圖的最北端,“然而......北部邊牆,至今還杳無音訊。”
說是邊牆,其實就是前朝遺留的長城。
遼東邊牆,是前朝為了抵禦北虜所修築的長城防線,它橫跨整個幽州遼東,西起山海關,東至鴨綠江邊。
後被大順沿用至今。
當初派出探查的夜不收精銳,五人出,卻僅三人歸。
那兩個至今未歸的,正是去往北邊的人。
他們是生是死?在北麵遭遇了什麼?
無人知曉。
......
講到半途,李煜總覺此刻手邊少了些什麼物件。
終於,他目光一掃,發現竟是忘了把輿圖取來,“取圖來!”
“是,家主!”
守在門外的李忠應聲而去,腳步飛快,很快便將一張粗糙的獸皮輿圖架搬到眾人麵前。
李煜虛指著輿圖北側的上林堡,及更北端的遼東邊牆防線,“下一步,我意探明北部情況,起碼也要了解一下這些地方當今的狀況如何。”
當地駐軍到底是生是死?
當初的兩名夜不收,到底為何一去不回?
沒有這些情報,他李煜寢食難安!
若北麵真有無法抗衡的屍潮,那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苟延殘喘。
還不如早日收拾行囊,逃亡山野。
“少爺。”,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細細捋著自己的胡子,思慮過後,緩緩開口。
這位老者正是那位看管武庫的老家丁。
他名為李如顯,曾是李煜身邊跟隨的這批家丁中很多人的噩夢。
幼時曾教他們這代李氏家丁們舞刀弄槍的,就有這位老者。
李忠、李順等人,哪個沒被他打過、罵過?
李勝更是由他一手帶大的。
“此前我們與沙嶺堡約定,狼煙為號,互為示警。”
“依老朽看,東麵官驛也當如此,一旦有變,狼煙升起,我等也好早做準備。”
李煜點頭撫掌,言辭之間很是認可,“不錯,顯叔此言,乃老成之謀!”
他看向門外,“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