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國上空的硝煙尚未散儘,四架f35被擊落殘骸燃燒的畫麵,已通過衛星信號傳遍全球每一個角落。
當卡隆國六代機“銀隼”以“未被發現、一擊即中”的絕對優勢,將燈塔國引以為傲的五代機編隊送入地獄時,世界軍事格局的地基,正在無聲地龜裂。
最先打破平靜的是各國情報機構。燈塔國的情報部門緊急加密會議在空戰結束後半小時內召開,局長將f35的墜毀報告狠狠拍在會議桌上,紙張邊緣因用力過猛而褶皺:“立刻啟動‘獵隼計劃’,動用所有潛伏在卡隆國的線人,哪怕挖地三尺,也要弄清楚‘銀隼’的雷達參數、隱身塗層技術和武器係統等!”與此同時,日落國軍情六處的特工緊急聯絡潛伏在卡隆國的特工,試圖得到卡隆國六代機的技術;高盧國情報局則調動了駐非洲的全部監聽站,企圖在繁雜的信息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恐慌情緒在傳統軍事強國中蔓延。此前,當卡隆國宣布研製出六代機時,多數國家的軍方都將其視為“新興國家的宣傳噱頭”——畢竟在全球軍工體係中,六代機的核心技術如量子雷達,全域感知係統等)一直未被攻破,哪怕此前卡隆國在軍演中亮相六代機,他們覺得卡隆國已經掌握一定的技術,但畢竟沒有實戰過,卡隆國一個常年被西方定義為“發展中國家”的存在,怎麼可能跨越技術鴻溝?甚至有軍事專家在電視節目中公開調侃:“卡隆國的六代機,或許隻是造一個誇張的外形,機身上刷了層油漆的玩具。”
但現在,所有質疑的聲音都消失了。燈塔國國防部在盟友內部公布f35的數據——“直到被導彈命中前,雷達係統未探測到任何敵方目標”時,各國軍方終於清醒:卡隆國不僅造出了六代機,還掌握了足以碾壓五代機的核心技術。日落國高盧國國防部緊急追加了60億歐元的六代機研發預算,要求本國軍工企業將研發周期從8年壓縮至5年;倭國更是打破“和平憲法”限製,秘密與燈塔國達成協議,以提供研發費用,換取六代機技術合作的入場券。在俄國的軍事會議上,俄軍總參謀長看著“銀隼”的飛行軌跡圖,對身邊的副官感歎:“我們的六代機還在研發階段,卡隆國已經用實戰證明了六代機的強悍,這場技術競賽,我們不能再落後了。”
與情報機構的隱秘行動不同,普通民眾的反應直接而激烈,社交媒體成了這場“軍事震撼”的發酵場。
燈塔國的社交平台上,f35被擊落的話題在兩小時內衝上熱搜榜首,相關討論量突破5000萬條。網友“鐵血雄鷹”的評論獲得了200萬次點讚:“我爺爺參加過海灣戰爭,那時我們的戰機把小伊國軍隊按在地上摩擦;我爸爸見證了科索沃戰爭,我們的隱身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到了我這一代,我們的f35竟然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被擊落?這不是噩夢,這是恥辱!”還有網友曬出自己在軍火商店購買的f35模型,配文:“昨天還覺得它是空中霸主,今天看來,它隻是個昂貴的玩具。”
日落國網友的震驚中夾雜著難以置信。“一個非洲國家?真的是那個以農產品和礦產出口為主的卡隆國?”網友“倫敦霧”在論壇上連發三個問號,“我上周還在跟朋友打賭,卡隆國這次絕對不敢介入利國戰爭,現在看來,我輸得一敗塗地。”也有網友開始反思本國的軍事政策:“我們每年花這麼多的軍費,卻還在依賴燈塔國的技術,卡隆國的崛起,是不是該給我們敲個警鐘?”
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的網友更多的是興奮與自豪。巴國網友“雨林之鷹”評論:“終於有國家能打破西方的軍事壟斷了!卡隆國證明,隻要肯投入研發,新興國家也能掌握核心技術。”阿三網友則在討論中帶上了“攀比”心態:“我們的ca戰機已經服役,接下來也該加快六代機研發了,不能讓卡隆國搶了風頭。”
而在卡隆國本土,民眾的驕傲情緒達到了頂峰。首都卡隆市的街頭,無數人舉著“銀隼無敵”“卡隆力量”的標語牌遊行,孩子們拿著用紙板做的“銀隼”模型奔跑,電視台循環播放著“銀隼”擊落f35的模擬動畫,總統在電視講話中動情地說:“今天,卡隆國的戰機在天空寫下了我們的名字,這不是結束,而是卡隆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開始!”
空戰的勝利不僅重塑了全球軍事格局,更直接推動了利國戰局的逆轉。在卡隆國的空中掩護下和導彈支援下,卡馬喬的政府軍如同被注入了強心劑,原本停滯不前的進攻態勢瞬間爆發——坦克集群沿著高速公路一路推進,步兵部隊掃清了阿爾及爾外圍的所有叛軍據點。
站在阿爾及爾郊外的高地,卡馬喬政府軍指揮官哈桑用望遠鏡眺望城市:密集的樓房如同迷宮,街道上散落著廢棄的汽車和工事殘骸,偶爾傳來的槍聲提醒著人們,這裡仍是戰場。“命令部隊,分三路進城,務必在一周內控製市中心!”哈桑對著對講機下達命令,語氣中帶著必勝的決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哈德文的“自由陣線”並未束手就擒。這支由叛軍殘餘和西方雇傭兵組成的武裝,早已做好了巷戰準備。他們將重型機槍架在高樓的窗戶後,在街道上設置了密密麻麻的路障和地雷,甚至把平民的房屋改造成臨時碉堡——每當政府軍推進到一條街道,迎接他們的都是來自四麵八方的子彈。
在阿爾及爾老城區,一場慘烈的拉鋸戰正在上演。政府軍士兵阿裡嘎多貼著牆壁前進,手中的步槍微微顫抖,他的戰友剛剛被樓頂的狙擊手擊中,鮮血染紅了腳下的石板路。“注意樓頂!有狙擊手!”班長嘶吼著,舉起火箭筒對準樓頂的窗口,一聲巨響後,狙擊手的屍體從樓上墜落,但緊接著,又有子彈從另一個方向射來。
這些西方雇傭兵的戰鬥力遠超普通叛軍。他們大多是退役的特種部隊士兵,熟悉巷戰戰術,擅長利用地形隱蔽自己,甚至能在黑暗中憑借聽覺判斷政府軍的位置。夜幕降臨時,他們會分成小隊潛入政府軍陣地,用消音武器襲擊哨兵,破壞通訊設備,讓政府軍陷入無休止的緊張和疲憊中。
“他們就像幽靈,我們看不到他們,卻總能被他們擊中。”阿裡嘎多在休息時對戰友說,他的臉上沾滿了灰塵和汗水,“我們有坦克和裝甲車,但在狹窄的街道裡根本施展不開,隻能靠步兵一點點推進,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代價。”
戰局很快陷入膠著。政府軍雖然占據了兵力優勢,但在巷戰中卻處處被動,每天都有不少士兵傷亡,而“自由陣線”憑借著靈活的戰術和西方的武器支援,仍在頑強抵抗。哈桑看著傷亡報告,眉頭緊鎖:“再這樣下去,我們就算拿下阿爾及爾,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必須想辦法打破僵局。”
喜歡紅警係統在都市的稱霸之路請大家收藏:()紅警係統在都市的稱霸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