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複蘇的生機與數萬人的歡騰交織。雲茹靜立其間,感受著澎湃的信仰之力湧入體內,第六道枷鎖徹底粉碎,第七道枷鎖的輪廓隱隱浮現。
隨著力量的提升,她的感知和思維也變得更加清晰和深遠。
然而,目光所及,數萬人雖因神跡而激動,卻也因未來的不確定性而開始產生細微的混亂和迷茫。
孩童的哭鬨、對糧食分配的些許爭執、對去留的茫然討論……這些凡俗的瑣碎聲響,如同細微的雜音,傳入她的感知。
就在這時,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雲茹的腦海:
“我一路行來,賜福的地方不下十處,催生糧食,治愈疾病,引來源泉……但是,然後呢?”
雲茹想到了崩壞星穹鐵道裡仙舟劇情裡的豐饒民戰爭,因為建木神跡導致豐饒民多次搶奪建木神跡。
“我隻管賜下生機,卻沒曾理會賜福之後的事。那些地方,如今是什麼光景?糧食是否被強盜流寇劫掠?
病愈之人是否再陷饑荒?無人維護秩序,初生的希望是否很快又被亂世吞噬?
雖然崩鐵裡的豐饒星神就是這樣做的,但是在這亂世之中好像太不負責,並且豐饒之地或許會吸引流寇來掠奪,反而可能會導致原住民更大的危機。”
“還有眼前這數萬人……如果任其混亂無組織無紀律、盲目跟隨,不僅對傳播豐饒無益,反而可能釀成禍亂,內耗力量,最終反而會適得其反。”
“要想豐饒之道傳播的更廣,絕不是僅憑施加神跡就行了,需要有秩序和管理,需要有傳承,需要有守護之力,需要使恩澤之地自身能可持續發展、能壯大。”
這個明悟既有源於她對“豐饒”更深層的理解,還有更深遠的考量:
在這末世之中不能隻單一仿照遊戲裡的豐饒星神來,更需要擴寬概念,需要秩序來維係和繁衍,需要對隊伍和已賜福之地進行控製方能更好的傳播和可持續發展。
她不再沉默,緩步走到人群前方。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她身上。
她開口,聲音空靈卻帶著前所未有的、關乎現實安排的意味:
“豐饒賜予生機,然生機需秩序方能綿長。”
眾人安靜下來,仔細聆聽。
“我且問爾等,”她的目光掃過人群,
“是願留在此地,以此沃土為根,建房墾殖,安居樂業,將此地建成豐饒信仰之鄉?還是願繼續隨我前行,播撒恩澤,救助更多苦難?”
她主動提出了選擇,這是此前從未有過的。
不等眾人回答,她便繼續說明,仿佛在闡述一條自然的法則:
“選擇留下者,需自行推舉賢能,訂立規矩,分配田畝,共建家園。
可於此地建立豐饒祠,虔心供奉,我所賜豐饒之種需精心培育,其種代代相傳,可保產出遠勝尋常。
彼此互助,七分歸己,三分納公,以養孤弱,以備荒年。”
“選擇追隨者,途中需嚴守秩序,不得擾民,互助互愛。可為先行之眼,探明苦難之地;可為豐饒之手足,協助救助之事。”
這番清晰的政策說明,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心中的迷茫頓時找到了方向。
原來留下並非被拋棄,而是建設家園;追隨也並非盲目流浪,而有其責任。
人群經過短暫的交流和思考,很快做出了自願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