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自成於汝州城中艱難抉擇,並開始為伏牛山之行做準備的同時,雲茹並未枯坐靜待。她心念通明,早已料定李自成縱有萬般不甘,在絕對的實力差距和那最後通牒般的“邀請”下,最終前來伏牛山的可能性遠超負隅頑抗。既然如此,她便無需將時間浪費在等待上,另一股亟待清理的濁流——張獻忠,正好趁此間隙處理。
心念一動,她騰空而起,再次出現時,已是在雲層之上,青衣拂動,朝著荊襄之地的方向疾速掠去。下方山河飛速後退,她的感知卻如同精準的羅盤,牢牢鎖定著那片由令使孫鐵柱耕耘已久的、“豐饒”印記愈發清晰的區域。
荊襄之地,曆經戰火反複蹂躪,本是十室九空,餓殍遍野。然而,當雲茹降低高度,俯瞰孫鐵柱經營的核心河穀時,看到的卻是一幅與周邊死寂截然不同的、蓬勃向上的景象。
這裡已然超越了一個簡單的難民聚居地,更像是一個初具規模的繁華鎮甸,甚至帶有一絲超越時代的奇異活力。
隻見河穀兩岸,層層梯田如綠色的波浪般鋪展,不僅種滿了高產的紅薯、土豆和粟米,更開辟出了大片的藥圃和棉麻田,作物長勢旺盛得驚人,顯然是經過了“豐饒之力”的深度優化。灌溉渠係縱橫交錯,水流清澈,甚至能看到利用水流驅動的簡易水車在自動提水灌溉。
河穀中央,不再是簡陋的棚屋,而是大片整齊的土木結構房屋,間雜著一些利用活化藤蔓和石材構建的、更具特色的堅固居所。街道雖然談不上寬闊,卻乾淨整潔,劃分出了明確的居住區、工坊區、集市甚至一個小小的校場。
工坊區內叮當聲不絕於耳。不僅有打造農具、兵器的鐵匠鋪,更有利用本地材料和她最初賜予的技術種子發展起來的特色工坊:有的在編織異常堅韌的“韌麻”布匹和索甲;有的在利用催生出的特殊木材和樹脂加工輕便卻堅固的弓弩箭杆;甚至還有一個醫館,由孫鐵柱培訓出的幾名學徒坐鎮,利用本地采摘和種植的草藥,處理常見傷病。
集市上雖談不上貨物琳琅滿目,但已有零星的交易活動,人們用自己生產的糧食、手工製品或采集的山貨進行以物易物,臉上雖然仍帶風霜,卻少了些絕望,多了些忙碌的生氣。
校場上,約莫數百名青壯正在接受訓練。他們裝備著統一的藤木盾牌和長矛,紀律嚴明,動作整齊,眼神銳利,顯然已非烏合之眾,而是一支初具戰力的民兵隊伍。更遠處,河穀的各個出入口以及製高點上,都設立了了望塔和簡易寨牆,有專人值守,防禦體係井然有序。
雲茹的降臨無聲無息,卻依然引起了轟動。許多正在勞作的人們感受到那股令人心安又敬畏的氣息,紛紛抬頭,看到空中那青衣赤足的身影,頓時激動地跪伏下來,口中高呼“藥師娘娘萬歲!”聲音彙聚成一股虔誠的聲浪,在整個河穀中回蕩。
孫鐵柱正在校場親自督導訓練,心有所感,猛地回頭,看到雲茹,立刻快步奔跑過來,單膝跪地,聲音因激動而帶著顫抖:“屬下孫鐵柱,恭迎藥師!不知藥師親臨,未能遠迎,請藥師恕罪!”
雲茹緩緩落地,目光掃過孫鐵柱。比起剛離開伏牛山時,他變化巨大。皮膚黝黑粗糙,臉上多了幾道風霜的刻痕,但身體更加精壯,眼神如同經過淬煉的寒鐵,堅定、沉穩,又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他額間的青色印記明亮而穩定,與腳下這片土地的氣息幾乎融為一體,顯然他已將“豐饒”之力深刻理解並運用到了極致。
“起來吧,鐵柱。”雲茹語氣中帶著一絲難得的溫和,“你將此地經營得極好,遠超我預期。於此死地,不僅開辟出生機,更孕育出了希望,你之功績,甚大。”
孫鐵柱站起身來,聽到雲茹的讚賞,這個在戰場上麵對刀劍眼都不眨的漢子,竟有些手足無措,憨厚的笑容爬上臉龐:“全是倚仗藥師賜下的神力與指引,屬下隻是依循‘豐饒’之道,儘力而為罷了!若非藥師,屬下和這些百姓早已是路邊枯骨,焉有今日?”
他頓了頓,彙報般說道:“如今河穀內已有民眾一萬兩千餘人,開墾良田近五千畝,糧食不僅自足,尚有大量盈餘可儲備或接濟周邊零散流民。組建民兵一千二百人,裝備雖簡陋,但守護家園足矣。隻是……”他眉頭微皺,“周邊張獻忠部愈發猖獗,屢屢試圖侵犯,雖都被擊退,但其勢大,終是心腹大患。”
雲茹微微頷首,她能清晰地感知到這片土地蘊含的旺盛生機和凝聚力,也能感知到西南方向那股如同毒瘡般擴散的暴虐混亂之氣。
“隱患即將清除。”雲茹平靜地說道,“我此次前來,正是為了徹底解決張獻忠。”
孫鐵柱精神一振:“藥師要親自出手?”他深知張獻忠部的殘暴,若藥師肯出手,荊襄百姓才能真正安寧。
雲茹輕輕點頭,目光投向西南方,仿佛穿透了空間:“張獻忠非尋常流寇,其性已入魔道,以虐殺破壞為樂,常規征討,縱能勝之,亦必傷亡慘重,殃及更多無辜。須得雷霆手段,從其核心一舉斬絕,方能以最小代價,根除此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頓了頓,看向孫鐵柱,決定告訴他更多:“況且,如今局勢已有大變。不久之前,洪承疇、孫傳庭率二十萬大軍進犯伏牛山。”
“什麼?!”孫鐵柱大驚失色,二十萬大軍!這幾乎是朝廷最後的力量!“不必驚慌。”雲茹語氣依舊平淡,“彼等已全軍覆沒。”
“……”孫鐵柱瞪大了眼睛,張著嘴,一時無法消化這個消息。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這是何等概念?
雲茹繼續投下更重磅的消息:“其後,我去了北京紫禁城,於承天門外,“請”皇帝頒布了《新政三詔》。”
她將廢除賤籍、均田限賦、削藩奪爵三條內容簡要說出。
每說一條,孫鐵柱的身體就震動一下。作為底層軍戶出身,他太明白這三條詔書對天下意味著什麼!那是翻天覆地!是真正將天捅破了!
“……陛下…陛下真的應允了?”他聲音乾澀,難以置信。
“天意如此,由不得他不應。”雲茹道,“然,詔書易下,執行卻難。天下士紳豪強、宗室勳貴必拚死反抗,各地動蕩已在所難免。值此新舊交替之際,張獻忠這等純粹之惡,必須率先解決,否則其趁亂而起,危害更巨,將嚴重阻礙新政推行。故此,我須親自前往,速戰速決。”
孫鐵柱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勉強從這接連不斷的驚天消息中緩過神來。他看向雲茹的目光,充滿了無儘的敬畏以及更深的理解。原來藥師所做的,遠不止拯救一城一地,而是在布局整個天下!掃平二十萬大軍,威逼皇帝推行新政…這是何等的氣魄與力量!
“屬下…屬下明白了!”孫鐵柱重重抱拳,眼神變得無比堅定,“藥師深謀遠慮,非屬下所能及!鏟除此獠,正當時宜!請藥師吩咐!”
“你於此地深耕日久,熟悉地理民情。此行,你隨我同去。”雲茹道,“無需你出手,但需你於事後,儘快安撫地方,接管秩序,將新政於此地迅速推行開來。”
“屬下遵命!”孫鐵柱毫不猶豫。能跟隨藥師親自參與鏟除巨惡,並後續推行他深深認同的新政,這讓他感到無比振奮。
“走吧。”雲茹不再多言,一股柔和而浩瀚的力量包裹住孫鐵柱。
孫鐵柱隻覺身體一輕,已被雲茹帶著騰空而起,化作一道青虹,朝著張獻忠盤踞的核心區域飛而去。
地麵上,河穀中的萬千民眾仰望著那道消失在天際的神跡,歡呼叩拜之聲久久不息。
空中,孫鐵柱強忍著初次飛行的不適,努力適應著。他看向前方那淡然自若、仿佛攜帶著整個天地偉力的青衣身影,心中充滿了無比的信念與豪情。
雲茹目視前方,神識早已精準鎖定了遠方那股衝天而起、混合著血腥、暴虐、瘋狂與絕望氣息的所在——八大王張獻忠的王旗所在之處。
喜歡重生豐饒行者,開局明末救世請大家收藏:()重生豐饒行者,開局明末救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