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茹目光平靜地掃過下方。崇禎皇帝激動得難以自持,臉上混合著狂喜、敬畏與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仿佛肩上沉重的江山社稷,此刻終於有了最堅實的倚仗。
“此間事已了。”雲茹空靈的聲音再次響起,將眾人從震撼中喚醒,“薊州之事,不容再延。”
話音落下,她不再多言。周身那溫潤的青輝微微一亮,身影便如同輕若無物般,緩緩升空。向著東北方向——正是薊州衛所在的方向,飄然而去。
“恭送仙師法駕!”崇禎皇帝率先反應過來,連忙再次深深躬身行禮,聲音充滿了無比的恭敬與感激。
“恭送仙師法駕!!”在他身後,官員、侍衛、宦官如同潮水般再次跪伏下去,齊聲高呼,聲浪彙聚成一股洪流,直上雲霄,表達著最崇高的敬意與送彆之情。
無數道目光追隨著空中那漸行漸遠的青色身影,充滿了無儘的崇拜、敬畏與依依不舍。他們看著她飛越過紫禁城的重重殿宇,飛越過朱紅色的宮牆,身影在蔚藍的天幕下變得越來越小,卻依舊清晰。
城內的百姓們也看到了仙師離去的方向,紛紛朝著東北方跪拜祈禱:“恭送仙師娘娘!”
“仙師娘娘保佑!”
“仙師娘娘一路平安!”
他們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彙聚成另一股來自民間的聲浪,與皇宮內的送彆聲遙相呼應。
直到那青色的光點徹底消失在東北方的天際,眾人仍不願起身,久久無法從方才那改天換地、點化萬靈的神跡中回過神來。
空氣中,還殘留著龍吟鳳鳴的清越回響,鼻尖還能嗅到仙鶴帶來的清靈之氣與金水河飄來的、蘊含著奇異生機的濕潤水汽。
目光所及,那些已然恢複平靜的瑞獸雕塑——承天門前目光灼灼的白玉麒麟獅、丹陛兩側優雅靜立的青銅仙鶴、太和殿頂微微閃光似乎下一刻就要騰空而起的吻獸、以及金水河旁昂首擺尾的蚣蝮——
無一不在無聲卻尤裡地宣告著:一切都不一樣了。這座古老的皇城,已然被賦予了神性。
最終,是崇禎皇帝率先從極致的震撼中緩緩清醒過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空氣似乎都格外清冽,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活力,滋潤著他的肺腑,也稍稍平複了他那如擂鼓般狂跳的心臟。
他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體內那股豐饒之力,與這座皇城、與那些沉默的瑞獸之間,產生了一種奇妙的聯係。一種前所未有的底氣與責任感,油然而生。
他緩緩轉過身,麵向依舊處於失神狀態的文武百官。他的目光掃過眾人臉上那殘留的驚駭、迷茫、狂喜、以及一絲不知所措,緩緩開口,聲音因激動而略顯沙啞,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沉穩與力量:
“眾卿……平身。”
這兩個字仿佛帶著某種魔力,瞬間打破了現場的凝滯。
群臣們如夢初醒,身體有些僵硬地、相互攙扶著站起身來。
他們的官袍大多被汗水浸濕,有些人腿腳發軟,幾乎站立不穩,需要依靠同僚的支撐。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再次敬畏地掃過那些瑞獸,最後聚焦在皇帝身上。
“今日……仙師降臨,點化瑞獸,賜福聖河,乃曠古未有之祥瑞,亦是我大明國運昌隆、得蒙天眷之鐵證!”
崇禎的聲音逐漸拔高,充滿了帝王的威嚴與激動。
“此非朕一人之福,乃天下萬民之福,更是列祖列宗護佑之果!”
他向前邁出一步,目光銳利地掃過每一位大臣:“仙師恩澤,天高地厚。吾等君臣,更當兢兢業業,勤勉政事,推行新政,安撫百姓,方不負仙師所托,不負這皇天厚土!”
“陛下聖明!”首輔周延儒率先反應過來,撲通一聲再次跪倒,聲音哽咽,“臣等必肝腦塗地,竭忠儘智,輔佐陛下,開創盛世,以報仙師天恩!”他這話語,幾乎是吼出來的,充滿了誓死效忠的決心。
“臣等必肝腦塗地,輔佐陛下!”所有大臣再次齊刷刷跪倒,這一次的呼喊,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與真誠。
仙師的手段他們見識了,仙師的恩澤他們也感受到了,更重要的是,仙師認可了皇帝!這意味著,緊跟皇帝的步伐,推行新政,就是順應天意!任何遲疑和搖擺,都可能招致無法想象的後果,同時也可能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遇。
崇禎看著下方跪倒的臣子,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他知道,經此一事,他在朝堂上的權威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仙師的認可與加持,比任何兵權、權謀都更有力量。
“眾卿請起。”他再次抬手,語氣緩和了些,“王承恩。”
“奴才在!”王承恩連忙上前,他的臉上同樣激動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