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朕旨意:”崇禎沉聲道,
“第一,將今日仙師臨朝、點化瑞獸、賜福聖河之事,明發天下,使萬民皆知天恩浩蕩!”
“第二,著欽天監擇吉日,朕將親率百官,於承天門祭祀天地,叩謝仙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命工部即刻於金水河畔合適之地,設立甘露亭,鑿井引渠,派專人看守,日後每日定時開放,允百姓取用聖水,祛病強身,同沐天恩!”
“第四,宮內一應用度,再減三成!省下銀錢,悉數用於推行新政、撫恤孤寡、興修水利!”
一道道旨意發出,清晰而果斷。群臣聽得心潮澎湃,尤其是開放聖水與民同享的旨意,更是讓他們看到了皇帝普惠眾生的決心。
“陛下仁德!仙師慈悲!”群臣再次高呼。
旨意傳下,自然有宦官飛快跑去辦理。
崇禎看著依舊激動不已的群臣,又看了看天色,深吸一口氣道:“今日之事,震動寰宇。眾卿想必也心緒難平。且隨朕……步行出宮,看看宮外景象,也讓我大明子民,一睹天顏,同沾喜氣。”
皇帝要步行出宮!這在平日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此刻,卻顯得如此自然。
沒有禦輦,沒有繁複的儀仗,崇禎皇帝率先邁開腳步,向著紫禁城外走去。文武百官連忙整理衣冠,懷著激動而又有些忐忑的心情,緊隨其後。
當他們穿過一道道宮門,走過金水橋橋下的蚣蝮石雕似乎更加活靈活現),逐漸靠近承天門時,震耳欲聾的聲浪如同海嘯般撲麵而來!
承天門外,以及更遠處的長安街、千步廊,早已被人潮淹沒!無數京城百姓聞訊而來,黑壓壓地跪伏了一片,一直蔓延到視線儘頭!人們臉上洋溢著極度狂熱、激動與虔誠的表情,眼中含著熱淚,奮力地向前張望。
“皇上萬歲!仙師娘娘萬歲!”
“神龍顯靈!鳳凰降世!大明萬萬年!”“天佑吾皇!天佑大明!”
歡呼聲、叩拜聲、祈禱聲彙成一股巨大的、沸騰的聲浪,直衝雲霄!許多百姓手裡還捧著香爐、瓜果,如同朝聖一般。
當他們看到皇帝竟然沒有乘坐禦輦,而是身著龍袍,親自率領著文武百官步行而出時,人群的激動達到了頂點!
“皇上!皇上出來了!”
“皇上萬歲!”
人們哭喊著,磕著頭,仿佛看到了活著的神明。仙師點化神獸,皇帝步行出宮與民同樂,這簡直是千古未有的盛世奇景!
崇禎看著眼前這萬民跪拜、狂熱歡呼的場麵,心中也是激蕩不已。他努力維持著帝王的威儀,緩緩抬起手,向著百姓們揮手致意。
這一舉動,再次引來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官員們跟在皇帝身後,感受著這前所未有的熱烈氣氛,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他們從未見過百姓對皇帝如此發自內心的擁戴。仙師帶來的,不僅僅是力量,更是無與倫比的民心所向!
在承天門前短暫停留,接受萬民朝拜後,崇禎並未久留。他知道此刻宮外需要的是安撫和引導,而非混亂。
他對順天府尹吩咐道:“妥善引導百姓,維持秩序,不得發生踩踏。宣告朕的旨意,三日後,金水河畔甘露亭開放,百姓可有序取用聖水。”
“臣遵旨!”順天府尹激動地領命。
隨後,崇禎便在百官簇擁和侍衛護衛下,沿著清理出的通道,緩緩向皇宮返回。沿途,百姓的歡呼聲依舊不絕於耳。
回到紫禁城內,關閉宮門,那震天的聲浪仿佛被隔絕在了另一個世界。但每個人心中那沸騰的熱血和激蕩的情緒,卻久久無法平息。
崇禎站在金水橋上,看著河中流淌的、仿佛蘊含著星光的河水,對身邊的周延儒、陳新甲等心腹重臣沉聲道:
“仙師已為我等掃清迷霧,鋪平道路,更賜下如此護國神力與萬民福祉。若我等再不能將這新政推行到底,將這江山治理得海晏河清,朕,無顏麵對仙師,爾等,亦無顏立於這朝堂之上!”
“臣等明白!”幾位重臣齊聲應道,神色無比肅然。
喜歡重生豐饒行者,開局明末救世請大家收藏:()重生豐饒行者,開局明末救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