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南望之誌(上)_重生豐饒行者,開局明末救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6章 南望之誌(上)(2 / 2)

“哦?”雲茹語氣平淡,卻帶著引導的意味,“那所見為何?”

李定國的目光再次投向遠山,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仿佛能穿透那層層迷霧:

“末將所見,是瘴癘橫行、百越雜處的險惡山川,是道路閉塞、生計艱難的化外之民,是土司林立、彼此攻伐的無序之地。”

他頓了頓,語氣中多了一絲凝重,“或許,還有自海上而來、船堅炮利的西洋夷人,在其間窺探牟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的回答,沒有絲毫文人墨客的誇張抒情,完全是從一個軍事家和潛在治理者的角度進行的冷靜分析。務實,精準,甚至帶著一絲憂患。

鄭成功在一旁聽得心中一動。李定國對“西洋夷人”的提及,讓他這個來自海疆的人倍感熟悉,也意識到這位將軍的視野並未局限於內陸。

雲茹似乎對他的回答頗為滿意,繼續深入,拋出了一個更具衝擊力的問題:“若予你精兵數千,糧械充足,出此荊襄,南下開拓,你當如何處之?”

這個問題,顯然直擊李定國內心思考的核心。他身軀幾不可察地微微一震,猛地轉頭看向雲茹,眼中瞬間爆發出灼熱的光彩,但那光芒一閃即逝,迅速被更深的審慎所取代。他沒有立刻慷慨陳詞,而是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顯然在急速思考。

片刻後,他抬起頭,目光恢複了清明與堅定,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方略,語速不快,卻字字鏗鏘:

“末將以為,若行南下之事,當分三步,穩紮穩打,不可急於求成。”

“其一,撫近安內,立穩根基。湘西、桂北之地,苗、瑤、侗等族聚居。

當先遣精乾使者,示之以誠,曉以利害,助其開墾梯田,醫治瘴毒,打通商路。

對其首領,可許以自治,漸行王化。以荊襄為後盾,將這一片區域切實消化,化為南進之堅實跳板與後勤屏障。此步,關鍵在於‘信’與‘利’,而非單純武力。”

“其二,觀勢而動,恩威並濟。待根基穩固,便可相機向緬甸、暹羅、安南、印度等地滲透。

對此等略成邦國體製之地,不可貿然興兵。當以商隊為先導,展示我絲綢、瓷器、鐵器之利,更關鍵者,展示仙師豐饒之術所能帶來之豐收、健康與秩序。

若其主賢明,願效仿新政,則可助其變革,納為藩屬;若其昏聵暴虐,民不聊生,則可扶持其國內反對勢力,或施以精準打擊,鏟除首惡,收服民心。

此步,關鍵在於‘勢’與‘導’,力求以最小代價,行最大善政。”

“其三,備患於未然,放眼長遠。”說到此處,李定國的語氣愈發凝重。

“末將雖未親至海濱,然亦聽聞西洋諸夷,火器異常犀利,戰艦龐大,其性貪婪,且於南洋各地已有據點。

我朝如今海禁雖開,然水師之力,恐難與之爭鋒於遠洋。南下若至濱海之地,或與之相遇。屆時,當以謹慎為上。若能通商互利,自是最好;

若其懷有敵意,侵我土地,害我百姓,則必集結全力,憑借仙師偉力與地利之便,予以迎頭痛擊!並需設法習其造船、鑄炮之術,師夷長技以製夷。此步,關乎國運長久,不可不察。”

一番論述,層次分明,思慮周詳,不僅考慮了軍事征服,更注重政治安撫、經濟融合和文化滲透,甚至對潛在的西方威脅也有了清醒的認識和長遠打算。這完全超出了尋常武將的範疇,顯露出卓越的戰略眼光和治理潛能。

鄭成功在一旁聽得心潮澎湃。李定國的方略,與他父親鄭芝龍在海上建立的、以武力為後盾、以貿易和秩序為核心的權威體係,竟有異曲同工之妙,且更加係統,目標更為高遠,他看向李定國的目光,充滿了敬佩。

雲茹靜靜聽完,臉上依舊無波無瀾,但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掠過一絲極淡的讚賞。她並未立刻對李定國的方略做出評判,而是望著南方那無垠的群山,用一種空靈而平和的語氣,問出了最後一個,也是決定性的問題:

“若將此南下開拓之任,付於你手,你需何為?又欲何為?”

喜歡重生豐饒行者,開局明末救世請大家收藏:()重生豐饒行者,開局明末救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輪回樂園:開局雷法坦度拉滿 新警入職,開局幫助破案 奇門風水秘術大仙師 她的無聲警報 綜影視:念念不舍 魂穿呂布:貂蟬離間弑父?那是我親爹! 穿越明末爭霸大海 穿越三國,係統卻讓我當反賊 鑄運天秦 晉商風雲:蒲州王氏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