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火光衝天,喊殺聲震野,他本以為會是兩敗俱傷之局。
還盤算著若梁山勢弱,或可聯合西溪殘存力量,甚至趁機吞下這塊肥肉。
可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頭劇震。
對方人多勢眾,士氣正盛,且陣型雖因夾雜百姓略顯鬆散,但隱隱透出剽悍之氣。
絕非東溪村這五百號鄉勇能撼動的!
強行出手,無異於以卵擊石。
這巨大的落差讓吳用眉頭緊鎖,透出一股子深沉的審慎,手心微微沁汗。
“原來是名震山東的托塔天王當麵!”
劉備朗聲開口,聲音清越洪亮,輕易穿透了溪水的潺潺聲。
他端坐馬上,抱拳遙遙一禮,姿態從容不迫,帶著一份對強鄰應有的尊重。
“梁山王倫,在此有禮了!昨夜不過是為民除害,誅殺了為禍鄉裡的王虎,並應西溪父老所請,迎其上山安身,共謀生路。若有驚擾貴村之處,實非本意,還望晁天王與東溪鄉親海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備言語清晰,不卑不亢,既點明緣由,亮明身份,更在為民除害,兩字上稍稍加重。
晁蓋見對方主事者主動見禮,言語磊落坦蕩,且事由正當,戒備之色明顯緩和。
他手中水火棍不再緊繃,順勢抱拳還禮,聲若洪鐘,帶著一股豪邁與爽直。
“哈哈!我道是哪路英雄!原來是梁山泊王頭領!久聞大名!誅殺王虎那等禍害,為鄉鄰除一大患,乃是痛快事!晁某與東溪鄉親,隻有拍手稱快,何來驚擾之說?王頭領客氣了!”
他口中雖如此說,目光卻不由自主地再次掃過西溪村民。
那拖家帶口,神色間帶著希望而非恐懼的景象,又掠過梁山混雜卻自有章法的陣勢。
眼底那份最初未能得手的惋惜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飾的欣賞和佩服。
晁蓋心底也暗自點頭,這王倫,手段氣度,確有過人之處!
兩人隔溪抱拳,遙遙相望。
溪水潺潺,薄霧氤氳。
雖未交一言深談,但都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一種迥異於庸碌之輩的非凡氣象。
無關立場,此刻唯有對彼此手段與氣概的一份心照不宣的肯定。
然而,晁蓋身旁的吳用,握著羽扇的手指卻悄然收緊,指節因過度用力而微微發白。
他心中的震撼遠大於欣賞!
眼前這位白衣秀士王倫,不僅談吐沉穩,手段更是雷霆萬鈞與春風化雨並存。
行事與江湖上流傳的那個心胸狹窄的形象判若雲泥!
尤其那隔溪一禮,看似謙和,實則內蘊崢嶸,隱隱有龍騰之象!
更讓他感到壓力的是西溪村民那發自肺腑的追隨,以及部下眼中熾熱如火的忠誠…
此等人物,如此手段,短短時日便將梁山經營得氣象一新!
此消彼長,東溪村雖團結,但在真正的力量麵前,這份安寧還能維持多久?
瞬時間,一股強烈的緊迫感和沉重的防備心,如同巨石壓在吳用心頭。
必須未雨綢繆了!
吳用眼底精光急閃,三個名字瞬間躍入腦海。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那三位水上蛟龍,性情豪烈,武藝高強,且對官府心懷怨懟。
若能搶在梁山之前,邀請他們共聚東溪,結為奧援。
或可為天王增添幾分抗衡這驟然崛起的梁山巨擘的底氣!
這是眼下唯一可行之策!
劉備與晁蓋寒暄幾句,氣氛已不似初時緊繃。
見目的已達,便不再多言,再次抱拳。
“晁天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王某尚有要事在身,就此彆過!後會有期!”
說罷,不再看對岸反應,果斷揮手。
“啟程!”
梁山與西溪的龐大隊伍,如同一條蘇醒的長龍。
在溪流對岸無數道目光注視下,浩浩蕩蕩,沿著蜿蜒的溪岸,堅定地向著梁山方向前行。
溪水對岸,晁蓋拄著水火棍,虯髯微動,眼中光芒複雜,最終化為一聲意義不明的低歎。
似有惋惜,似有佩服。
而吳用,羽扇輕搖的動作略顯僵硬,眼底深處是化不開的凝重。
前往邀阮氏三雄入夥的計劃,在他心中已然成為關乎東溪存續的頭等大事。
喜歡重生水滸:我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水滸:我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