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穿過窗縫,吹熄了案頭殘燭。
火光熄滅的刹那,林風睜開了眼。
掌心那道金線已隱去,但體內混沌熔爐仍在低轉,如同蟄伏的巨獸,隨時準備吞噬一切異樣波動。
他起身將藥鼎合蓋,凝神膏封存於暗格。
袖中筆記本邊緣微翹,昨夜寫下的三條計劃已被灰燼徹底淨化。
他沒有再看一眼窗外。
動作乾脆地取下牆掛青玉憑證,扣在腰間布袋外側。
轉身推門而出。
天還未亮,長廊冷寂。
林風腳步未停,直奔學院東區高塔——藏書閣。
執事台前,他遞出憑證與申請文書。
字跡工整寫著“研究方向:地方誌中的災變遺存現象”。
執事掃過內容,略一頷首,在玉簡上劃記通行印記。
林風接過回執,順著螺旋階梯下行。
藏書閣底層禁製森嚴,元氣稀薄得近乎凝滯。
每一步踏出都像陷入泥沼。
此處不供普通學員進入,唯有完成特定課題者方可申請調閱。
書架如山巒疊起,密布符紋封印。
卷宗以年代、地域、事件類型分類,卻無一標注“邪異”或“禁忌”。
林風站在第一排書架前,閉目凝神。
《不滅星辰體》緩緩運轉,神念如細針探出,在空氣中織成一張無形之網。
與此同時,識海深處混沌熔爐悄然開啟一道縫隙,釋放出極細微的吸力。
不是吞噬實物,而是對信息流進行高速解析。
他開始翻書。
指尖掠過古籍封麵,文字湧入神念,瞬間拆解為關鍵詞陣列。
“失蹤”“耳鳴”“夢魘”“黑紋”“哭聲”“獻祭”……
每一個詞都在熔爐中留下痕跡,被分類、標記、歸檔。
一冊《北境州誌·永和二十三年補錄》引起注意。
其中記載:“秋分夜,三戶人家子女無故離宅,巡夜武者尋至後山泉眼,見石麵滲血,聞有低語自地底傳出,七日後方止。”
林風瞳孔微縮。
他迅速取出隨身紙頁,謄抄原文段落。
並在下方勾勒出“雙螺旋纏繞斷裂三角”的圖騰輪廓。
此符號他曾見於火鱗蟒巢穴外岩壁,也刻在地窖門框之上。
繼續篩查。
又一本《西荒紀要》提及:“月蝕當夜,村中少年持刀弑親,被捕時口中反複呢喃‘石頭在唱歌’,審訊第三日自噬舌根而亡。”
附錄插圖殘缺,僅存一角拓印,其紋路結構與前述圖騰核心部分完全吻合。
林風停下翻頁動作。
兩起案件相隔千裡,時間相差十二年,卻共享同一類異常特征。
月蝕之夜、精神侵蝕、地質節點、神秘符號。
他調出更多卷宗。
《南嶺異聞錄》載:“某礦道塌方前七日,采工集體報告幻聽,稱夜間有女子啜泣聲自井底傳來,無人查實。”
《東原事故卷》記:“三名勘探學員失聯,搜救隊發現營地遺留日記,末頁潦草書寫‘它醒了,它要吃名字’。”
這些記錄原本散落各州上報檔案中,從未被串聯比對。
如今在混沌熔爐的信息過濾下,共性逐一浮現。
七起案件,全部發生在近三十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