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指尖在膝上輕叩的餘韻尚未散儘。
銅鐘第二聲鳴響正從鐘樓深處震蕩而出。
他緩緩睜開眼,目光掠過擂台上的裂痕,落在中央高台。
兩名武師境的身影已立於其上,劍氣與拳罡交割空氣,發出刺耳嗡鳴。
趙無塵執劍而立,白衣未染塵,劍鋒斜指地麵,一縷幽藍光暈纏繞其上,正是昨夜終結林風那一劍的蓄勢之形。
對麵是軍方雷院的李錚,赤袍披身,雙拳如錘,周身電弧跳躍,每一步踏出,青石皆現蛛網裂紋。
戰鬥已至尾聲。
林風靜坐原地,五感悄然張開。
他不再調息傷勢,而是以神念捕捉兩人交手時逸散的勢場波動。
那是一種遠超武者境的壓迫感,仿佛天地元氣被強行撕裂重組,形成短暫卻致命的力場真空。
每一次碰撞,都讓他的混沌熔爐微微震顫,似有本能衝動欲吞噬這股能量,但他強行壓製。
不能吞。
高階武師的力量層次已接近法則雛形,貿然牽引隻會引火燒身。
他隻需看,隻需記。
趙無塵突進,劍走弧月,一道半月形劍氣橫斬而出。
李錚不避,雙拳交叉硬撼,炸起一圈雷霆風暴。
劍氣碎裂,餘波掃過觀眾席前排,數名學員悶哼倒退,護盾符文接連爆裂。
林風瞳孔微縮。
那一瞬,趙無塵劍勢偏移半寸,右肩下沉三分,舊力將儘,新力未生——與他對戰時的節奏完全一致。
原來如此。
他垂下眼簾,體內經脈自行模擬那道劍軌,借《噬空真解》推演導流路徑。
雖無法施展,但柔水勢的流轉軌跡已在識海中成型。
這一戰,他看得比打更清楚。
他察覺到趙無塵每一招之間的銜接並非無縫,而是存在極其細微的滯澀,那是內勁轉換時的瞬間真空。
這種破綻尋常人根本無法捕捉,可林風的混沌熔爐對能量流動極為敏感,哪怕一絲紊亂也能感知。
他心中默算,若自己此刻出手,在第三十七招後便可預判其換勢節點,以逆流導引術反向衝擊對方經絡。
可惜,他現在做不到。
武師境的真元強度遠非他能承載,貿然模仿隻會經脈崩裂。
但他記下了。
每一個角度,每一次呼吸節奏,甚至對方腳尖落地時對地麵反作用力的利用方式,都被他刻入記憶。
勝負終局在第七十三招落下。
李錚以“雷獄鎮山”鎖住趙無塵下半身行動,旋即一拳轟向麵門。
趙無塵仰身後折,劍尖點地借力騰空,反手劈出“斷河三疊浪”,三道劍氣疊加貫穿對手胸膛。
可李錚早有預判,身軀虛化為電光閃避,真身自側後突襲,一拳砸中其背心。
趙無塵落地踉蹌,單膝觸地,劍尖撐地才未倒下。
裁判舉旗:“李錚勝!本屆大比魁首誕生!”
全場沸騰。
歡呼聲如潮水般湧來,彩帶自高台飄落。
軍方執事快步登台,為李錚披上赤金披風。
少年天才神色冷峻,抬手受禮,目光掃過全場,最終落在觀禮台邊緣。
那裡,林風已起身。
他並未參與慶功行列,也未走向領獎區域,而是與其他七位八強選手一同列席於側台末端。
身份最低,站位最偏,卻成了最多目光彙聚之處。
“那是林風吧?武者二階闖入八強,還揭發了邪教滲透。”
“聽說徐良被押走時瘋喊‘祂會降臨’,全靠他提前布控清心散才沒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