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設在呂宋的“商務代表處”和臨時補給點命名為“鎮南港”)剛剛掛牌,便遭遇了“四海商會”發起的經濟絞殺戰。
以往依賴“四海商會”網絡進行貿易的當地土著和華人商販,突然發現他們無法再獲得來自印度、阿拉伯的香料、西洋的玻璃器、乃至日常所需的某些鐵器。取而代之的是,“四海商會”及其控製下的海盜,開始嚴厲封鎖通往“鎮南港”的商路,任何試圖與明人交易的船隻都會遭到攔截、扣押,甚至擊沉。
“鎮南港”內,由“皇家南洋貿易公司”運來的絲綢、瓷器等貨物堆積如山,卻難以銷售出去,而本地生產的糧食、蔬果、木材等補給物資也因封鎖而輸入困難,價格飛漲。據點內的明軍和工作人員,很快感受到了補給壓力。
“他們在餓死我們,困死我們!”靖海伯麵對日益嚴峻的補給形勢,憂心忡忡地向國內發電求援。
與此同時,一場圍繞技術的暗戰也在激烈進行。
“四海商會”對大明的新式火炮和蒸汽機技術垂涎三尺,加緊了滲透和竊取行動。他們重金收買了一名在“鎮南港”負責武器維護的天工院外圍學徒。這名學徒利欲熏心,試圖利用夜間,偷偷測繪一門受損待修的後裝線膛炮的關鍵結構,並記錄蒸汽機的一些運行參數。
然而,他的異常舉動早已被混入工匠中的東廠密探察覺。就在他即將得手,將情報傳遞給接頭的“四海商會”細作時,被當場人贓並獲。
經過突擊審訊,一個隱藏在“鎮南港”內部的小型間諜網被連根拔起。淩雲在南京接到報告後,震怒之餘,立刻下令:
1.全麵加強保密條例:對所有接觸核心技術的人員進行更嚴格的背景審查和忠誠度評估。
2.技術誤導:故意泄露一些經過修改、存在缺陷的技術圖紙和參數給可能被滲透的渠道,誤導對手。
3.加速技術迭代:唯有保持技術代差,才能抵消泄密帶來的部分風險。螺旋槳、定裝彈藥、簡易機械計算機等項目的優先級被提到最高。
“四海商會”深知,要在南洋立足,土著的向背至關重要。他們利用其長期經營的人脈和財富,在呂宋土著部落中大肆活動。
一方麵,他們散布謠言,稱大明人“剽悍善戰,意在吞並土地”,並拿出曆史上中原王朝與周邊勢力衝突的例子加以渲染。另一方麵,他們又暗中支持與首領蘇萊曼有矛盾的部落長老卡揚,提供武器和金錢,煽動其挑戰蘇萊曼的權威,製造內亂。
一時間,呂宋島上暗流湧動,原本已經傾向於大明的蘇萊曼,因內部壓力而再次變得猶豫,對“鎮南港”的支持力度明顯減弱,甚至開始限製明軍士兵的活動範圍。
麵對這全方位的圍困,坐鎮南京的淩雲與身處前線的靖海伯通過電報頻繁溝通,製定了一套組合拳進行反擊。
1.海上破交,以戰養戰:靖海伯不再困守港口,他留下必要守軍,親自率領兩艘改裝廣船和招募的少量本地向導,主動出擊!他們憑借線膛炮的射程優勢,專門伏擊“四海商會”的落單運輸船和走私船隊。幾次成功的襲擊,不僅繳獲了大量急需的糧食、物資,還俘虜了一些船員,打斷了“四海商會”的局部封鎖鏈條,緩解了“鎮南港”的補給壓力。
2.經濟破局,展示誠意:“皇家南洋貿易公司”改變策略,不再急於銷售高檔貨物,而是利用破交獲得的財富,高價、現銀向當地土著收購糧食、水果、淡水,甚至雇傭土著勞力修繕港口設施。這種“撒錢”行為,讓一部分在封鎖中受損的土著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開始偷偷與明人交易。同時,公司派出的郎中醫生)免費為土著診治疾病,也贏得了部分民心。
3.外交加壓,扶持親明派:靖海伯根據東廠密探提供的情報,直接向蘇萊曼攤牌,出示了卡揚長老與“四海商會”勾結的證據,並明確表示大明隻支持蘇萊曼。在明軍武力威懾和現實利益誘惑下,蘇萊曼終於下定決心,以雷霆手段鎮壓了卡揚的叛亂,鞏固了權力,並重新加強了對“鎮南港”的支持。
就在大明艱難地在呂宋打開局麵之時,一個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傳來。
有漁民和巡邏船報告,在菲律賓群島更南部的蘇祿海方向,發現過一艘“無帆無纜,通體黝黑,航行無聲且速度極快”的怪異小船,其外形與任何已知船隻都不同,仿佛幽靈。它從不靠近,隻是遠遠窺探,旋即消失。
與此同時,葡萄牙人在滿剌加的活動明顯加強,他們開始加固據點,並似乎在與“四海商會”就某種技術合作進行更深層次的談判。
“那‘幽靈船’……會不會是……”淩雲看著這份語焉不詳的報告,心中湧起一股寒意。他懷疑,“四海商會”或者葡萄牙人,可能已經在某些極端技術路徑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
南洋的暗礁潛流,遠比想象中更深,更險。大明這艘剛剛啟航的巨輪,能否避開這些暗礁,衝破重重潛流,真正主宰這片富饒而危險的海域?答案,隱藏在未來的驚濤駭浪之中。
喜歡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請大家收藏:()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