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號”特遣艦隊帶回來的,不僅僅是傷痕與疲憊,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驚人情報與實物證據。
李參將的詳細報告、精心繪製的地形草圖、繳獲的武器殘件,尤其是那塊刻著“璿璣玉衡”的金屬銘牌,被淩雲以八百裡加急輔以最優先級彆的電報通告)的方式,火速送往南京。
報告中的內容,足以讓任何一位統治者寢食難安:
·地理位置確認:“璿璣基地”確實位於南方那片巨大陸地淩雲在心中將其對應為澳洲)的東海岸,隱藏在一個深入內陸的大型海灣之中,地理位置極為隱蔽,易守難攻。
·基地規模與設施:根據遠程觀測和冒險抵近偵察,基地規模遠超想象,並非簡單的據點。報告中描繪了疑似大型石質船塢、高聳的信號塔觀星塔銘牌來源)、整齊的居住區以及冒著奇異煙霧的工坊群。其建築風格迥異於中土與西洋,簡潔而高效,充滿了某種冰冷的幾何美感。
·防禦力量:基地擁有強大的岸防工事,配備了射程與精度都極高的重型火炮。更令人不安的是其海軍力量,除了之前遭遇過的“幽靈船”同型快艦外,李參將還隱約看到了港灣內停泊著體型更大、結構更複雜的多桅杆混合動力戰艦同時有風帆和疑似蒸汽動力裝置),其技術水平似乎不在大明“定遠級”之下!
·遭遇戰細節:攔截特遣艦隊的不明快船,展現出驚人的機動性和火力密度,其使用的爆破彈而非傳統的實心彈)和某種能夠發射密集箭矢的連發裝置,給“鎮遠三號”造成了重創,並最終導致其與運輸船一同沉沒。這表明對方的武器研發,在某些方麵甚至走在了大明前麵。
“璿璣玉衡”。淩雲反複摩挲著這塊冰冷的銘牌。這四個字,出自《尚書·舜典》,本指北鬥七星中的魁星,象征著秩序、法則與權柄。對方以此命名其基地,其野心昭然若揭——他們要建立的,是一套屬於他們的、全新的星辰大海秩序!
消息傳至南京,朝野震動。
朱棣在奉天殿上,將淩雲的奏報狠狠摔在禦階之下,怒極反靜,整個大殿鴉雀無聲。良久,他才一字一句地說道:“臥榻之側,猛虎酣睡;萬裡之遙,毒蛇盤踞!此‘聖主’者,非蠻夷,乃心腹之患也!”
之前那些以“靡費”、“與民爭利”為由彈劾淩雲的禦史,此刻也噤若寒蟬。事實勝於雄辯,一個掌握著不遜於甚至部分超越大明技術的、充滿敵意的神秘組織,已經在南方大陸紮根壯大,其威脅遠超傳統的邊患倭寇。若任其發展,後果不堪設想。
朝堂之上,迅速形成了必須堅決打擊的共識。但如何打擊,卻產生了分歧。
以淇國公丘福為代表的一部分勳貴武將,主張立即興兵,跨海南征。他們認為,應當趁對方立足未穩,集結大明南洋乃至國內水師主力,以泰山壓頂之勢,直搗黃龍,一舉摧毀“璿璣基地”,永絕後患。
“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淩雲既已探明賊巢,我天兵一到,必能犁庭掃穴,揚我國威!”丘福聲若洪鐘。
然而,以工部尚書宋禮接替了之前因漕運案倒台的官員)和部分務實派文官則持謹慎態度。他們認為,遠征萬裡之外的陌生大陸,後勤補給線漫長而脆弱,對方以逸待勞,且實力不明,風險太大。一旦失利,不僅損兵折將,更將嚴重動搖國本,甚至可能引發帝國內部的動蕩。
“陛下,孫子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我方對‘璿璣’之底細,所知仍屬皮毛。其戰力幾何?有無後援?那片南方大陸情勢如何?皆未可知。貿然遠征,若成頓兵堅城之下之勢,則危矣!臣以為,當繼續加強南洋經營,穩固根基,同時派細作深入查探,待時機成熟,再圖雷霆一擊。”
兩派爭論不休,最終決策的壓力,再次回到了深居宮中的朱棣身上。
與此同時,在呂宋,淩雲並沒有等待朝堂的爭論結果。他深知,無論最終是戰是和,是早是晚,加強自身力量永遠是王道。他利用這次“璿璣危機”帶來的緊迫感和朝廷必然的資源傾斜,加速推進了一係列計劃:
1.“龍吟”計劃升級:基於特遣艦隊帶回來的敵方戰艦信息,天工院南洋分院開始設計下一代主力戰艦,代號“龍吟2型”。設計要求是:更大噸位、更強裝甲借鑒繳獲武器對裝甲的破壞效果)、更高乾舷以適應遠洋惡劣海況、更強大的主炮嘗試研發更可靠的後膛裝填和線膛技術),以及更優化的蒸汽動力係統。
2.“金鈴”網絡南延:不惜代價,加快長途電報線路向南延伸的建設速度,目標是在未來一年內,將電報線鋪設到望璿島,確保對南方前沿的信息傳遞暢通。
3.“破障”武器研發:針對敵方可能擁有的堅固工事和新型戰艦,淩雲指示成立專門小組,集中攻關重型穿甲彈頭、水雷“水底龍王炮”的升級版)以及白磷燃燒彈等更具破壞力的武器。
4.外交與情報網強化:加大對南洋諸國的拉攏與控製,確保遠征時的側翼安全。同時,馬三寶的東廠精銳儘出,嘗試通過各種渠道商人、海盜、被俘人員)向南方大陸和“璿璣基地”內部進行滲透。
這一日,淩雲再次登上“定遠號”修複一新的艦橋。戰艦即將再次出航,執行對南洋西南邊緣航道的巡邏與清剿任務,確保通往南方航線起始段的絕對安全。
海風獵獵,吹動他的衣袍。他眺望著無垠的南方海域,目光仿佛要穿透千山萬水,直視那隱藏在“璿璣玉衡”背後的“聖主”。
朝堂的爭論,他並不十分在意。他相信,以朱棣的雄才大略和目前的態勢,大規模遠征隻是時間問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為大明鍛造出足夠鋒利、足夠堅固的跨海利劍,並鋪就好通往敵巢的跳板。
“玉衡驚芒,其鋒已現。”淩雲低聲自語,“接下來,就看是我們的大明龍旗,還是你們的齒輪船舵,能最終插在那片南方大陸的製高點上了。”
他轉身,對身後的傳令兵沉聲道:“傳令,起航!”
汽笛長鳴,巨大的煙囪噴出濃密的黑煙。“定遠號”緩緩調轉船頭,再次義無反顧地駛向那片孕育著風暴的深藍。一場跨越重洋的文明碰撞,已然不可避免。
喜歡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請大家收藏:()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