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風波的平息,如同搬開了壓在淩雲與南洋體係胸口最後一塊巨石。朱棣那“以叛國論處”的冰冷旨意,不僅震懾了宵小,更如同一聲發令槍響,宣告了一段可以心無旁騖、全力衝刺的黃金發展期的到來。呂宋基地這台早已蓄勢待發的龐大機器,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轟鳴,進入了全麵加速的軌道。
“雷霆司”無疑是這奔湧鐵流的引擎核心。皇帝的支持和需求的緊迫,化為了源源不斷的資源與難以想象的行動力。那盞在南京奉天殿外大放異彩的“電燈”,不僅僅是一件貢品,更是一麵旗幟,一個宣言。陳默和他的團隊,懷著證明自身價值的巨大使命感,投入了更加忘我的工作。
原始發電機的改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集中了帝國最頂尖工匠進行技術攻關後,更高效的蒸汽渦輪取代了部分往複式蒸汽機)與發電機直接耦合的技術被攻克,雖然依舊粗糙,但發電功率和穩定性得到了質的提升。第一批實用化的發電機組開始在呂宋基地的核心區域安裝,為照明、部分實驗設備和新建的電動工具工坊提供相對穩定的電力。
電力的應用如同漣漪般擴散。
·“光明計劃”:呂宋主港區、主要乾道、核心工坊區乃至部分軍營,開始大規模鋪設電線杆和絕緣線路。入夜之後,成千上萬盞特製的碳絲燈泡次第亮起,將這片曾經蠻荒的海疆照耀得如同地上星河。這不僅極大提升了夜間作業的安全與效率,更在每一個士兵和工匠心中,種下了對“格物”之力無限崇敬與信賴的種子。
·“鐵腕行動”:電動工具的應用,首先在造船和軍工領域開花結果。電動鉚釘槍、小型電動起重機、電動砂輪機等設備的出現,雖然故障率依然不低,但其所展現出的、遠超人力極限的效率與力量,讓所有老工匠都為之震撼。船台上的“破浪3型”戰艦,以及更新一代、尚在藍圖階段的“龍威級”戰列艦的建造速度,明顯加快。
·“馭電計劃”:對電動機的攻關被提到了最高優先級。儘管大型推進電機依舊遙不可及,但用於驅動炮塔旋轉、彈藥升降、船舵輔助的中小型電動機,在經過無數次燒毀、重繞、改進後,終於開始走向實用化。首先進行改裝的是幾艘“飛廉”級驅逐艦,當水兵們通過按鈕和操縱杆,便能輕鬆驅動沉重的炮塔時,那種震撼無以言表。
就在“雷霆司”高歌猛進的同時,軍事改革也同步深化。
·新軍編練:張賁雖然失去一臂,卻以更加頑強的意誌投入工作。他總結編寫的《南洋特戰操典》成為偵緝營乃至整個陸戰隊的訓練聖經。新兵不僅要熟練掌握後裝線膛槍和迫擊炮,更要學習基礎的電氣知識、爆破技巧、野外生存乃至簡單的星圖辨識借鑒了部分星隕遺民的知識)。一支知識化、專業化、敢於深入敵後作戰的新式軍隊正在成型。
·海軍蛻變:李參將全麵負責海軍整訓。新的戰術條例強調信息優勢、火力協同與機動防禦。所有艦長和軍官都必須接受基礎的無線電通訊培訓和電力係統維護知識。以“定遠號”為藍本的老艦現代化改裝,與“破浪3型”、“龍威級”新艦的建造齊頭並進。海軍的目標不再僅僅是數量,更是質量與技術代差的碾壓。
然而,淩雲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遠的地方。他知道,無論是電燈還是電動機,都隻是“電”的初步應用。真正能決定未來戰爭形態的,是那些尚在圖紙和實驗室階段的殺手鐧。
這一日,他親臨“雷霆司”最深處、戒備最為森嚴的“驚雷實驗室”。這裡進行的,是兩項最為激進,也最為核心的研究。
第一項,是電磁軌道炮“雷霆司”內部代號“神罰”)的實用化攻關。經曆了無數次軌道熔毀、拋射體碎裂的失敗後,陳默的團隊終於取得了一絲曙光。他們利用改進後的發電機和巨型“萊頓瓶”組電容器陣列),成功地將一枚數斤重的金屬彈丸,在數米長的實驗軌道上加速到了遠超任何火炮的初速,瞬間擊穿了百米外疊加的多層厚重鋼板!
“大人,您看!”陳默指著那被撕裂的鋼板,激動中帶著一絲後怕,“雖然能耗巨大,每次發射後都需要漫長的時間重新充能,且軌道壽命極短,但其威力……足以洞穿目前已知的任何裝甲!若能解決能源持續性和軌道材料問題……”
淩雲看著那恐怖的破壞效果,眼中精光閃爍。這才是他想象中的“雷霆”之力!雖然距離上艦實用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方向已經明確。
第二項研究,則更加隱秘,甚至帶有一絲禁忌的色彩。在實驗室另一個隔離區域,玄璣子與幾位精挑細選、心智堅定的技術官正在合作。他們嘗試將道門對“氣場”的引導法門,與初步的電磁場理論相結合,研究一種能夠主動偏轉或削弱能量武器攻擊的“靈能電磁複合護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聽起來近乎天方夜譚,初期也完全是盲人摸象。但在一次偶然的試驗中,當玄璣子全力運轉心法,引導自身“氣場”與一個特定頻率的電磁場共振時,探測儀器竟然記錄到了對模擬能量束利用大功率電弧模擬)的微弱偏轉效應!
雖然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且對玄璣子消耗巨大,但這無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意識或稱之為靈能)與電磁場,可能存在某種尚未被理解的相互作用!
“此非道法,亦非純粹格物,”玄璣子疲憊卻興奮地對淩雲解釋道,“似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心神意念可短暫乾涉現實之力場。若能尋得規律,加以放大……”
淩雲震撼無言。他意識到,在與“聖主”這種超越常規的敵人對抗中,或許也需要打破常規的思維。科學與前科學或稱之為玄學)的邊界,在這場關乎文明存亡的競爭中,正在變得模糊。
就在“驚雷實驗室”向著未知領域高歌猛進時,來自外部的壓力並未消失,反而以新的形式顯現。
馬三寶的密報顯示,朝堂風波後,“聖主”試圖直接滲透大明中樞的企圖受挫,但其活動並未停止。葡萄牙人與“聖主”殘存勢力的接觸似乎更加頻繁,他們甚至在印度洋靠近阿拉伯海的區域,與“聖主”的零星艦艇發生了小規模交火,似乎是在爭奪某種利益或資源。更令人不安的是,西方其他海上強國,如西班牙、荷蘭的船隻,出現在南洋邊緣的頻率也開始增加,仿佛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鯊魚,正在外圍遊弋,窺探著這場東方巨人與神秘勢力之間的較量。
而通過對蒼梧大陸持續的能量監測,玄璣子感應到,在“波塞冬之怒”的廢墟之下,一股更加內斂、更加深邃的冰冷意誌正在蘇醒。“聖主”似乎徹底放棄了大規模能量外顯的路線,轉而投向了一種更加……生物化或者說有機化的技術方向。偶爾捕捉到的能量脈衝,帶著一種令人不適的“活性”與“增殖”感。
“他們在嘗試與那種‘深海巨獸’根據被俘技術員口供)或者彆的什麼東西……結合?”陳默看著最新的分析報告,感到一陣莫名的寒意。
內政、科技、軍事、外交、情報……所有線索都指向一個結論:短暫的平靜即將結束,下一輪更加激烈、更加詭異的碰撞,已在醞釀之中。
淩雲站在呂宋基地最高的了望塔上,腳下是燈火通明、如同白晝的龐大基地,耳邊是蒸汽機、電動機、鍛錘與海浪交織成的工業交響。他手中拿著一份剛剛擬定的、名為“天罰計劃”的絕密綱要,其核心,便是在未來三年內,實現電磁軌道炮的上艦試驗,並完成第一代“靈能電磁複合護盾”的原理驗證。
鐵流奔湧,勢不可擋。
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依然緊迫。他必須在這奔湧的鐵流中,鍛造出足以終結一切的終極武器,去迎接那來自南方深淵的、更加未知和恐怖的挑戰。
他望向南方那片深邃的黑暗,目光堅定如鐵。
“來吧,無論你變成什麼形態,掌握何種力量……”
“下一次,我將以這煌煌雷霆,劈開你這竊火者的迷夢,將這被玷汙的星辰,……徹底淨化!”
曆史的車輪,在電光的驅動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碾向下一個決定命運的十字路口。
喜歡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請大家收藏:()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