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清晨,天光熹微,省古玩協會總部大樓卻已是燈火通明。
地下三層,一間沒有任何窗戶的屋子,常年彌漫著一股陳年老木、混合著樟腦與塵埃的獨特氣味。
這裡,就是協會的“盲鑒室”,一個誕生過無數傳奇,也埋葬過無數自負者的地方。
陳凡被工作人員引著,走進這間壓抑的屋子。
門在身後關上,隔絕了外界的一切聲響。
他坐在一張寬大的紅木桌前,桌麵光滑如鏡。
一位麵無表情的考官,用一塊厚重的黑絲絨布,仔細地蒙住了他的雙眼。
世界瞬間陷入一片純粹的黑暗。
“陳先生,準備好了嗎?”考官的聲音從頭頂傳來,不帶任何感情。
“準備好了。”陳凡的聲音平靜無波。
“計時開始。”
話音落下的瞬間,陳凡深吸了一口氣。
黑暗,並未讓他失去方向。
相反,他的世界變得更加清晰。
那雙被世人稱為“神瞳”的眼睛,此刻正以一種超越視覺的方式,高速運轉著。
他能“看”到物體內部的結構,能“感知”到材質的分子排列,能“讀取”到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的每一道細微烙印!
第一件:元青花纏枝牡丹梅瓶
考官的聲音響起:“一號物品,請鑒定。”
陳凡的“視線”聚焦過去。
他“看”到,那層看似溫潤如玉的釉麵下,泛著一層不自然的、賊亮的浮光!
這是現代化學釉的典型特征,無論如何做舊,都無法模仿出古瓷那種溫潤內斂的寶光。
他再“看”向胎質,原本應該是堅密的瓷胎,在他神瞳下呈現出疏鬆的結構,裡麵混雜著大量滑石粉和現代膠水的成分。
“仿品。”陳凡開口,聲音在寂靜的房間裡異常清晰:
“現代高仿,老胎新彩工藝。胎質疏鬆,釉麵浮光,畫工雖仿元人筆意,但筆觸僵硬,毫無神韻。”
考官記錄的手微微一頓。
第二件:宋徽宗《瑞鶴圖》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