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站在參賽候場區,聽見外麵響起掌聲,王浩已經登台。
透過幕布縫隙,他看見王浩捧著佛像,中山裝的盤扣一絲不苟,腕間的和田籽料在射燈下泛著暖光。
“他很從容。”葉敏遞來溫水說道:
“或許他真有底氣。”
“他的底氣,來自北派的規矩。”陳凡喝了口水說:
“可文物不會說謊。”
紹憶欣幫他整理領結說:
“凡哥,你記得嗎?小時候你蹲在爺爺的古董店,看他用放大鏡看瓷器,一看就是半天。
那時候你說:‘爺爺,這些花紋好像會說話’。”
陳凡笑了。
記憶裡,爺爺的老花鏡蒙著茶漬,卻能把永樂青花的蘇麻離青料看得分明:
“文物會說話,就看你能不能聽懂。”
幕布外傳來主持人的聲音:“接下來,有請南派代表陳凡登場!”
陳凡深吸一口氣,邁步上台。
聚光燈打在身上,他看見評委席上的李老朝他點頭。
台下的葉敏和紹憶欣攥著拳頭,王浩站在對麵,目光如炬。
王浩率先開口,聲音渾厚:
“這尊佛像,是我二十年前從普濟寺收的。胎體為唐代白胎,鎏金用傳統磨金法,螺髻以生漆貼金,典型的盛唐密宗造像。”
評委們湊近觀察,有人小聲讚歎:“胎質確實像唐代的。”
陳凡上前,目光落在佛像右手上。
他的神瞳悄然啟動,微觀視野裡,指尖的磨損痕跡清晰可見:
不是千年供奉的自然包漿,而是用800目砂紙反複打磨的劃痕。
“王老師,”陳凡的聲音平穩,“這尊佛像不是唐代的。”
全場寂靜。
王浩挑眉:“哦?陳先生有何高見?”
“有三處破綻。”陳凡指向佛像的手勢:
“第一,唐代密宗佛像的‘無畏印’,拇指與中指需相扣成環;
這尊的中指翹起,是宋代禪宗‘說法印’的特征。”
台下有人倒吸冷氣。
李老湊近看,點頭:“確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