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而言,新加坡煉油廠的規模不足日本的5,煉油廠也剛建沒幾年,技術不算太成熟。
可問題是,新加坡跟香江的關係更近。
新加坡被馬來踢出來後,被迫選擇獨立,為了自保,不得不找英國做靠山,故而迅速加入了英聯邦。
而英國也借機扶持代理人,在暗地裡掌控新加坡。
所以,該地區執政者會說出“慶幸被英國殖民統治”這種話,也就不奇怪了。
從根本上來講,這個時代的新加坡跟香江沒啥區彆,兩者在政治、經濟上的關係也很緊密。
香江需要燃油,新加坡能生產,打幾通電話,很多事情就能搞定。
而一旦香江的燃油富裕了,那麼南越的燃油也就富裕了。
那些因為缺油無法開動的坦克、裝甲車、武裝直升機、飛機,都將恢複正常,火力全開!
而南越軍方得知這樣的好消息,士氣也是大振。
南越本來就不缺士兵、軍械和彈藥,美軍大規模撤軍之前,給南越軍方留下了非常巨大的一筆財富。
足夠猴子用到二十一世紀……
也是因為趕上石油危機,再加上水門事件,致使美國對南越斷供燃油。
而南越用於作戰的油料奇缺,致使許多坦克、裝甲車、飛機都趴窩在基地裡,暫時無法使用。
南越龐大的軍隊,無法靠坦克、裝甲車、運輸車進行大範圍轉移,兵力優勢就無法發揮出來。
反倒在局部地區,被北越以多打少。
南越又是正統美軍打法,後勤跟不上就隻能待在原地等死,不像他們的對手還能窮則戰術穿插。
而如今,馬龍通過燃油換軍工設備,給南越前線部隊提供了大量燃油。
即便有一部分被高管貪汙、截留,用於小轎車、運輸車轉移高管的親信和財物,卻還是會有一部分燃油用於戰場上。
當南越軍隊解決機動性問題,並且發揮出人數和火力上的優勢。
那麼即便打不贏,至少也能多撐幾個月的時間。
馬龍爭取的就是這多出來的這段時間,儘可能的將南越的設備、人才、財富給搬空。
也是因為跟美國那邊有了交往,有了聯係,南越軍隊看馬龍那麼賣力的幫助他們,也將馬龍誤認為是美國派來幫助他們的。
所以,一些原本不樂意給的設備,也願意將它交給馬龍,換取更多的燃料,或是其他軍用物資。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緊缺的生活物資,甚至是美元、金條。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這種事情發生在南越戰場,一點也不奇怪。
趨利避害,損公肥私,這本就是人性所在。
南越是買辦政府,而且沒有信仰支持,軍隊沒什麼紀律可言。
如今又是打內戰,局勢崩的自然比運輸大隊長還厲害。
不過,現在靠嗑藥和美國武器,外加人數優勢頂住了壓力。
而馬龍,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也已經搬空了三分之一個峴港。
馬龍不知道,前線部隊能不能再堅持兩個月,給他爭取出足夠多的時間,將峴港的美式軍工設備全部打包帶走。
馬龍能做的,就是加大對峴港的派遣人手。
與此同時,暗地裡再派人招募一些無家可歸,無處安置的潰兵,再廢物利用一波,給自己爭取時間……
喜歡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請大家收藏:()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