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雲發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死死盯著管家:“鐵甲?他一個南邊來的商人,哪來那麼多鐵甲?你給我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管家將打探來的消息全盤托出:“逃回來的散兵說的……說陳陽那夥人不知從哪弄來了幾十副全身鐵甲,刀槍不入!”
“一陣風的人衝上去,刀砍在上麵連個白印都留不下,反倒被人家一刀一個,跟砍瓜切菜一樣!”
“還有……還有那個陳陽,手持一把怪弩,百步之外,箭無虛發!一陣風就是被他一箭射穿了脖子,當場斃命!”
黃雲發隻覺得一股寒氣,讓他如墜冰窟。
他原以為陳陽隻是個有點錢的肥羊,想趁他立足未穩,一口吞下。
可現在看來,這哪裡是肥羊,分明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
私藏重甲,這可是謀逆的大罪!
一定要告發他!
“老爺,我們……我們這次怕是惹到不該惹的人了!”管家聲音顫抖,“他會不會知道,是我們乾的……”
“閉嘴!”黃雲發厲聲喝道,打斷了管家的話。
他煩躁地在書房裡來回踱步,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
“怕什麼!在偏關城,是龍他得盤著,是虎他得臥著!”
黃雲發猛地一拍桌子,麵目猙獰。
“私藏重甲,這是天大的把柄!另外,備上一份厚禮,我要親自去一趟參將府!”
……
陳陽等人來到水泉營堡。
水泉營堡城牆周長二裡零一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外包城磚,設東、南二門,東門外側有甕城,南門上建城樓。
占地麵積約十二萬平方米,堡外有護城河與壕溝。
陳陽下了馬車,指著水泉營堡,問道:“陳平,這水泉營堡的小市,究竟如何運作?”
陳平聞言翻身,從懷中掏出一張地圖鋪在地上:“大人請看,“回稟大人,水泉營堡北距韃靼邊境約一百八十裡,韃靼商人要來此地,必須先經紅門隘或滑石澗堡進入長城內側。”
“那些韃靼商人,每支商隊都要交驗通關文牒,並卸下武器在關卡。然後再南下至咱們這水泉營堡進行民市交易。整個過程,都由明軍護送到水泉營堡進行交易。”
陳陽道:”我要找到幾個最大的市場,將商品賣出去,你可知道水泉營堡的具體交易量情況如何?和大明其他地方比的話,排在什麼位置?”
陳平回答道:“回大人的話,宣府鎮的張家口堡為最大,每年交易量約幾百萬兩以上;大同鎮的得勝堡年交易量約七十萬兩,新平堡年交易量約五十萬兩;山西鎮的水泉營堡年交易量約四十萬兩,紅門隘年交易量約三十萬兩。“
“水泉營堡,每年約有一萬匹馬通過這裡交易。韃靼人主要輸入馬匹、皮毛、藥材,金銀。而大明則主要輸出糧食,每年幾萬石,還有布匹約十幾萬匹。”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這些都是明麵上的交易。暗地裡的走私貿易也不容小覷,其中鐵器、食鹽、茶葉等違禁品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大約有六成左右。”
陳陽:“那稅收呢?”
陳平:“官市收稅百分之十,民市收稅百分之五。”
陳陽:“都有哪些商戶?”
陳平:“有官方指定的官市商人,約五十家,資本雄厚,控製大宗交易。民市小商戶約三百多家,經營糧油、布匹等日用品。韃靼商人,主要為土默特部與鄂爾多斯部的部落貴族,每次互市約幾百人左右。”
鼓聲響起,明蒙商人攜貨湧入,熱鬨非凡。
陳陽一行人,進入月市中。
大門處,偏關城參將齊廣一隊約一百人的騎兵和四百名步兵進入,騎兵百餘人裝備雖不齊但有氣勢,步兵衣衫襤褸、麵黃肌瘦,裝備極差。
山西鎮總兵王國梁,移駐寧武關後,轄山西鎮,與巡撫耿如杞協同防禦。
偏關改設西路分鎮參將,總轄偏頭關、老營堡、水泉營堡、紅門隘等十八堡寨的防務。
偏關駐軍為馬步兵丁五千名,戰馬三千匹。
到了崇禎二年,長時間的軍備廢弛,實際兵員被吃空餉,實際人數隻有六成。
陳陽問道:“這就是山西鎮的精銳邊軍?”
趙二虎道:“大人有所不知,其他地方的邊軍比這更是不如。”
陳陽聞言心想,大明九鎮邊軍竟然也如此破敗。
唐默見狀,解釋道:“大人,邊軍靠的是親兵,那些騎兵就是將官的家丁私兵,都是自掏腰包采購的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