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點頭,仔細看,那百來人的騎兵看起來還算悍勇,身穿鐵甲和皮甲,隱約有殺氣。
那些叫花子般的長槍兵,看來隻是充門麵的炮灰了。
各商戶開始擺攤交易,小市漸漸熱鬨起來。
油茶、糧食、布匹等物資前圍滿了人,韃靼牧民們擺攤賣著皮貨,馬匹,牛羊,藥材販賣。
陳平介紹道:“韃靼牧民對物品價值的認識模糊,開市初期,大明商人占儘便宜。一匹布換匹馬的事情屢見不鮮,後來學精了,價格也上去了一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陽四人路過一個大的攤位前。
陳平指著這個的攤位說道:“那個是保德州黃氏,黃雲發的生意,占據了水泉營堡交易總量的兩成左右。”
陳陽思考道:“那麼其他幾個互市口的情況怎麼樣?”
陳平道:“其中介休範氏、代州王氏、蔚州靳氏、蒲州王氏、占據張家口堡,得勝堡;太原田氏占據新平堡,保德州黃氏,占據水泉營堡,祁縣梁氏和澤州翟氏占據紅門隘,他們的家資都有百萬之巨,往往都是以勢壓人。”
陳陽聽完,不禁感歎:“看來,這水泉營堡,是虎狼之窩。”
陳陽是知道這晉商八大家族的,是明末清初壟斷北方邊貿的晉商巨頭,後來被清廷封為八大皇商。
後金政權因長期與明朝對峙,戰略物資極度匱乏。
儘管明朝實行嚴格的貿易封鎖,但晉商為追求暴利。
他們以張家口,水泉營堡,紅門隘等互市口為基地,暗中為後金提供糧食、鐵器、火藥等戰略物資,甚至傳遞情報。
後金的壯大,和他們往外走私,是分不開的。
清軍入關後,順治為表彰八大商家族的“功績”,在紫禁城設宴款待,並授予他們“皇商”身份,隸屬內務府管轄。
這一稱號賦予他們壟斷性經營權,壟斷控製全國銅鐵、皮草、鹽業、絲綢、茶葉、人參等支柱產業。
八大晉商的商號分布呈現“山西為根、九邊為乾、全國為枝”的特點。
根據後世的記載,以範永鬥家族為最強,幾乎什麼都做。
介休範氏,範永鬥祖籍介休張原村,經營鹽業,鐵器,茶葉,礦山,糧食,布匹,馬匹,皮毛,藥材等商品。傳至第八代範永鬥時,已成為關外貿易的核心人物。資產達兩千萬兩以上。
代州王氏,王登庫經營糧食,綢緞布匹,商號遍布北方。資產達一千五百萬兩以上。
蔚州靳氏,靳良玉主導茶葉和糧食貿易,在張家口、歸化城等地設有商號。資產達一千兩百萬兩以上。
蒲州王氏,王大宇以礦山,鐵器,瓷器貿易為主。資產達一千萬兩以上。
祁縣梁氏,梁嘉賓壟斷河東鹽場和木材生意。資產達九百萬兩以上。
太原田氏,田生蘭控製糧食和皮毛貿易,在張家口、大同等地設立糧棧。資產達八百萬兩以上。
澤州翟氏,翟堂經營茶葉和馬匹貿易,其家族茶廠遍布福建、雲南。資產達七百萬兩以上。
保德州,黃雲發專營糧食,布匹,珠寶玉石,其商號分布於揚州、蘇州等地。資產達六百萬兩以上。
後金通過走私獲得的鐵器、火藥等物資,使其兵器質量逐漸超過明軍。
官員與商人的合謀使明朝的邊禁政策形同虛設,後金得以從容準備滅明戰爭。
晉商通過偷稅漏稅和官商勾結,每年侵吞明朝數百萬兩白銀,加劇了財政危機。
陳陽心中迅速盤算,根據現代的資料。
這八大晉商加起來,家產超過八千七百萬兩白銀。
而這些人,全都是未來,引狼入室的漢奸!
與其讓他們的財富資敵賣國,不如全變成自己締造帝國的啟動資金!
陳陽暗下決心,遲早要將他們連根拔起,一個不留。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現在自己羽翼未豐,正好拿他們當自己的“血包”,先利用,再圖之。
心念電轉間,陳陽的眼神恢複了平靜。
參將齊廣在台上坐著,和水泉營堡守備趙明翰說了一些什麼。
喜歡古今倒賣爆賺萬億,締造黃金帝國請大家收藏:()古今倒賣爆賺萬億,締造黃金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