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鐘離家已出手,她也必須有所回應——哪怕隻是虛晃一槍,也要讓對方覺得她已陣腳微亂、被迫反擊。
於是她轉身走向案前,指尖輕叩玉符,召來心腹下屬,低聲吩咐數句,目光冷靜如刀:
“傳令下去,開始行動。不必求成,但要讓他們知道痛。”
在趙青柳與鐘離世家鬥得如火如荼、風雲變幻之際,何太叔正腳踏飛劍,自極遠的天際破空而行,目標直指那遙遠而神秘的深海堡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曆經艱辛,他終於集齊了最後一樣必需的材料,這也意味著,長達十餘年漂泊無定的外海生涯,總算迎來了終點。
此刻,他毫不顧惜周身疲憊,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向深海堡壘全力進發。
連續不斷的飛行幾乎耗儘了他的真氣與心神,但他目光依舊堅定,穿越茫茫海域,越過洶湧暗流,終於在一年之後的某個黃昏,於天際線的儘頭,望見了深海堡壘那模糊而巍峨的輪廓。
雖隻是一道遙遠的影子,卻已足以令他心神一振。何太叔長長舒出一口濁氣,緊繃多年的心弦稍得鬆弛。
疲憊如潮水般襲來,他再難堅持,便順勢降下飛劍,隨意尋了處僻靜海島落腳暫歇。
此處海島距離深海堡壘不算遙遠,因此漸漸有凡人聚居於此,形成了一處專為過往船隻提供補給、同時也供修士暫歇的臨時中轉之地。
雖島嶼麵積不算廣闊,但人氣卻並不冷清,眾多凡人於此安家落戶、生息繁衍。
他們之中,有不少人懷揣著渺茫卻執著的夢想:盼望自己的後代中有人身負靈根,得以踏上仙途,最終以送入那座巍峨神秘的深海堡壘之中修行為夢想。
這般期望,在深海堡壘周邊的海島住民之間極為普遍,幾乎家家戶戶都藏著一份躍過凡塵、步入仙門的憧憬。
當然也有一些在深海堡壘中生活不下去的凡人或者修士,會離開深海堡壘前往周邊海島生活。
何太叔在此島稍作休整,停留三日後,便搭乘一艘前往深海堡壘的商船繼續行程。
他獨居艙內,靜心調息,借航行之機恢複連日奔波所耗的元氣。
而與此同時,他亦在心中細細盤算,該如何處置這些年來在外海艱難搜集到的諸多天材地寶,才能換取最大程度的利益,為自己下一步的修行之路積累足夠的資源。
何太叔望著,他身前空中懸浮著幾樣靈光流轉的寶物:一具紋路古拙、泛著暗沉光澤的龜甲,一根通體幽藍、雷電繚繞的長針,以及數十顆圓潤蘊彩、隱隱透出靈氣波動的築基期內丹。
至於其他諸如各色靈礦原料和龐大妖獸遺體等物,則早已被他妥善收納入儲物袋中——這艙房實在太過狹窄,若悉數取出,隻怕頃刻間便會將空間撐得支離破碎。
何太叔目光深沉,凝視著眼前最具價值的這幾樣寶物,眼中不禁浮現出複雜而濃鬱的感慨之色。
這些物件,無一不是他十餘年來跋涉外海、曆經生死所獲的證明,每一件背後,都藏著一段艱險的曆程。
那根幽藍色的細針,來曆非凡,乃是他深入外海,費儘心力才尋到的一種名為“噬雷獸”的罕見妖獸頭頂的本命針。
此獸生於風暴彙聚之地,性喜雷電,竟以蒼穹雷霆為食。
每逢雷雲密布、天威震蕩之時,它便會現出海麵,以頭頂那根幽藍長針引動九天雷電,主動招引天雷向其劈落;隨即張開巨口,將暴烈的雷電之力吞納腹中,化為己用。
正因如此,這根細針天然蘊藏著極為精純的雷霆法則,可稱是布置“引雷陣”的絕佳核心材料。
而何太叔身為雙修修士,相較於隻能分散雷電之力的“分雷陣”,他更傾向於借助“引雷陣”主動接引天雷——甚至包括那天劫之雷——來助自己淬煉體魄。
他意圖借天地雷威打熬肉身,衝破境界壁壘,一舉將身體強度提升至金丹期的層次。
更何況,他所主修的功法本就是劍體雙修之路,既追求劍修的殺伐之力,也注重肉身的堅韌不滅。
若能以天雷煉體,不僅可補足劍修普遍防禦不足的短板,更能在雷霆洗禮中實現劍體雙雙突破,達到攻防一體、渾然天成的圓滿之境。
喜歡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請大家收藏:()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