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陽光輕柔地透過教室的窗戶,斑駁地灑在課桌上。教生物的曹老師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教室,他是個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頭,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鏡片後的雙眼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清了清嗓子,那洪亮而清晰的聲音瞬間在教室裡回蕩開來:“今天我們講進化論。”
話音剛落,教室裡原本安靜的氛圍就被一個充滿求知渴望的聲音打破了。隻見一個同學興奮地舉起手,急切地說道:“老師!我覺得達爾文的進化論很有意思,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讓我們看到了生物發展的規律,仿佛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的話音剛落,教室裡便響起了一陣讚同的聲音,如同春日裡潺潺的溪流,帶著對知識的熱愛與期待。
我下意識地轉頭,目光落在了站在門口的王老師身上。他同樣戴著圓框眼鏡,鏡片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出柔和的光。他的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的暖陽,溫暖而親切。生物老師的臉也在這熱烈的氛圍中舒展開來,他輕輕推了推眼鏡,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鼓勵,聲音更加洪亮而堅定:“沒錯,我們學習理論,不僅要了解,更要思考和探索。就像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到達岸邊,更要深入其中,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深處的寶藏。”他的話語如同明燈,瞬間照亮了知識的道路,讓同學們的心中都燃起了探索的火焰。
就在這時,窗外的景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群鴨子突然整齊地飛了起來,它們如同訓練有素的士兵,排成了一個優美的“人”字形。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的羽毛閃耀著金色的光芒,仿佛是一群來自天堂的使者。它們翅膀扇動的聲音,有節奏而又和諧,仿佛是一曲大自然奏響的讚歌,讓人陶醉其中。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那些鴨子,它們的飛行軌跡如此有序,充滿了生命力,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一個關於勇敢和自由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應如這般勇敢飛翔,無畏無懼。
“張毅!”曹老師突然點我的名,那聲音如同一聲清脆的號角,打破了教室裡的寧靜。全班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了我。我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來,右腿的橡膠鞋底穩穩地踩在地上,仿佛是踩在夢想的道路上,給予我力量和勇氣。我挺直了腰板,聲音自信而響亮地說道:“達爾文說,生物是適者生存。我覺得這讓我們明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努力去適應和改變。就像這些野鴨子,它們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不畏懼風雨的洗禮,不害怕未知的挑戰。我們也應該像它們一樣,勇敢地麵對生活中的一切。”
生物老師聽了我的話,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綻放的花朵,美麗而又動人。他點了點頭,說道:“張毅同學理解得很深刻,大家要向他學習,積極思考。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要有這種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他的話音剛落,後排便傳來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那掌聲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是同學們對我的認可與鼓勵,讓我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動力。
王老師從門口走進來,他的圓框眼鏡不知何時已經推到了鼻尖上,顯得既可愛又親切。他笑著說:“張毅,繼續保持這種思考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思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成長的基石。”他的話語如同春風,輕輕吹拂著我的心田,讓我感到無比的舒暢和愉悅。
上午的生物課在熱烈的氛圍中結束了,十一點半的下課鈴如同收兵的信號,清脆而又響亮。同學們紛紛收拾書包,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討論著課堂上的內容,然後陸續回家吃飯。
下午兩點,陽光變得更加溫暖而明亮。同學們又回到教室,繼續其他課程的學習。校園裡的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那朗朗的讀書聲、歡快的笑聲,仿佛是一首首青春的詩篇,等待我們去書寫,去描繪。
那天晚上,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我獨自坐在宿舍裡,借著昏黃的燈光寫日記。我拿起筆,在紙上緩緩寫道:“今天的鴨子飛得很整齊,像我們團結的班級。大家在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像那群鴨子一樣,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曹老師說達爾文的理論很有價值,而我也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進化,和大家一起成長。我們就像一顆顆種子,在知識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努力吸收著陽光和雨露,向著天空茁壯成長。”
寫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了墊在椅子座墊上的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輕輕拿起書,翻到那一頁,保爾在築路時說的話映入眼簾:“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我凝視著這段話,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情感。我拿起鋼筆,在旁邊鄭重地補了一句:“和夥伴們一起,勇敢前行。”那一刻,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知道,這就是青春的力量,它讓我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這就是友情的溫暖,它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這就是夢想的光芒,它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迷失方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時光易逝,轉眼進入10月下旬,風裹挾著絲絲涼意,梧桐葉在枝頭打著旋兒,宛如一封封寫滿秋意的信,悠悠飄落。學校組織的地震演練就在這略帶蕭瑟的上午拉開了序幕。
8點整,尖銳的警報聲如同一把利刃,刺破了校園往日的寧靜。彼時,我正趴在課桌上,眉頭緊鎖,和同桌李紅霞為一道三角函數題爭得麵紅耳赤。那道題就像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橫亙在我們麵前,我們各自堅守著自己的解題思路,互不相讓。右腿下墊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被我的體溫焐得溫熱,書脊上磨出的毛邊輕輕蹭著褲管,仿佛是一位老朋友在溫柔地輕拍我的膝蓋,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與安慰。
“快走!”王老師的聲音如同一道閃電,從講台那邊衝過來,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可就在那急切的尾音裡,又悄然放緩了調子,像一陣輕柔的春風,“不過彆著急,腳下看穩些!”那聲音裡藏著擔憂,卻又飽含著鼓勵,如同冬日裡的暖陽,溫暖著我們慌亂的心。
我緩緩撐著桌麵站起來,右腳上的橡膠鞋底在水泥地上發出“咯吱”的聲響。那聲音在刺耳的警報聲裡顯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一個沉穩的鼓點,在這慌亂的節奏中,為我的心注入了一絲安定。
前排的同學已經像歸巢的鳥雀般,迫不及待地湧向門口。李紅霞那條係著紅絲帶的辮子在人群裡一甩一甩的,像一團跳動的火苗,在這冰冷的警報聲中,點燃了一絲溫暖與希望。
她突然回過頭,辮子梢調皮地掃過旁邊男生的胳膊,脆生生地喊:“張毅,彆慌!我們在樓梯口等你!”那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銀鈴般在教室裡回蕩。後排的幾個男生聞言,紛紛往兩邊挪了挪,讓出一條寬敞的通道,就像為迷路的人點亮了一盞明燈。
穀建國還熱情地伸手扶了我一把,他掌心的溫度透過衣袖傳過來,暖得像揣了個小炭爐,在這略顯寒意的氛圍中,讓我感受到了無儘的關懷。
“瘸……咳,張毅,這邊走!”穀建國撓了撓頭,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兩顆小虎牙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可愛。他沒先走,就跟在我旁邊,時不時伸手擋一下晃過來的課桌角,就像一位忠誠的衛士,默默地守護著我。
我彎腰去撿椅子上的書,想把它好好塞進抽屜裡。那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珍貴的寶藏,封麵被我用牛皮紙重新糊過,邊角上還留著母親用漿糊粘時不小心蹭上的指印。那一個個指印,仿佛是母親愛的印記,承載著她對我的關懷與期望。
王老師在門口又著急地喊:“彆管書了!人先出來!”可我還是想把書擺好,仿佛隻要書放好了,一切就能恢複往日的平靜。穀建國看我執意要放,乾脆跑回來,一把搶過書塞進抽屜,還順手把我歪了的椅子扶直了,嘴裡念叨著:“走啦走啦,回來再看你的寶貝書!”那語氣裡帶著一絲寵溺,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弟弟一樣。
等我直起腰時,教室裡已經空蕩蕩的,隻剩下我和穀建國的影子被陽光拉得老長,投在斑駁的後牆上。那影子如同是我們青春的印記,在這寂靜的教室裡,訴說著我們的故事。
喜歡輪渡上的逆流人生請大家收藏:()輪渡上的逆流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