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拖著腿往門口挪,經過後牆時,忽然瞥見那道裂縫——先前用報紙糊著的地方,不知被哪陣調皮的風吹掉了半張,露出裡麵灰白的牆麵,像一道沒愈合的傷口,刺痛著我的眼睛。而就在裂縫最下端,靠近牆角的地方,一株蒲公英正從混凝土的縫隙裡頑強地鑽出來。嫩綠的葉子卷成小小的螺旋,仿佛是一個攥緊的小拳頭,在向這堅硬的世界宣告著它的存在。頭頂上頂著顆米粒大的花苞,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我不由自主地蹲下去,右腿的褲管在地上蹭出輕微的沙沙聲。指尖輕輕碰了碰那片葉子,涼絲絲的,帶著點晨露的潮氣,像摸到了早春剛化凍的溪水,那絲絲涼意順著指尖傳遍全身,讓我在這慌亂的時刻,感受到了一絲寧靜與清新。
警報聲還在“嗚嗚”地響,好像是時間的催促,可我忽然不想動了。眼前這株小芽讓我想起生物課上那些飛得整齊的野鴨子,它們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仿佛是在向我們展示生命的無限可能;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保爾在雪地裡咳著血築路的段落,他那頑強的意誌和不屈的精神,就像這株蒲公英,在困境中依然堅守著希望;想起母親趴在燈下,用剪刀把自行車內胎剪成鞋底形狀時,鬢角滲出的汗珠,那一顆顆汗珠裡,藏著母親對我深深的愛;更想起穀建國把醬豆罐子塞給我時,罐口沾著的那顆紅辣椒,那鮮豔的紅色,就像我們青春的熱情,熾熱而奔放;李紅霞幫我理書包帶時,發梢掃過我脖頸的癢意,那輕輕的一掃,仿佛是友情的觸碰,溫暖而愜意……
“你在這兒乾什麼!”王老師突然衝了進來,他的圓框眼鏡滑到了鼻尖上,鏡片上沾著細密的汗珠,像落了層星星。那汗珠在陽光下閃爍著,仿佛是他對我們深深的擔憂。他的聲音聽起來很急,腳步卻放得很慢,就像一位謹慎的引路人,生怕驚擾了這株脆弱的小生命,“快出去!不過彆跑,慢慢走,當心腳下!”那關切的話語,如同潺潺的溪流,流淌在我的心間。
我沒站起來,隻是抬手指了指那株蒲公英,聲音輕得像怕吹跑了它:“老師,您看,它要開了。”那聲音裡帶著一絲期待,仿佛在等待著一個奇跡的發生。
王老師愣了一下,順著我的手指看過去。那株蒲公英的花苞已經微微裂開條縫,露出點雪白的絨毛,被穿堂風一吹,輕輕搖晃著,像把馬上要撐開的小傘,隨時準備飛向遠方。
王老師笑著反問,眼角的皺紋擠成了朵花,眼裡卻盛著滿滿的溫柔:“開了又能怎樣?”那笑容裡藏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我們的鼓勵。
“可它從混凝土裡長出來了。”我盯著那株小芽,感覺喉嚨有點發緊,仿佛有一股力量在心中湧動。那小小的生命,在如此堅硬的環境中都能破土而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在困難麵前退縮呢?“混凝土那麼硬,它還是鑽出來了。”
王老師沒說話,隻是蹲了下來。他的膝蓋在地上磕出聲悶響,眼鏡幾乎要碰到牆麵。他和我一起盯著那片卷曲的葉子,過了好一會兒,才輕輕歎了口氣,聲音裡帶著點不易察覺的顫抖:“是啊,長出來了。”那歎息裡,有對生命頑強的感慨,也有對我們成長的欣慰。
他頓了頓,伸手理了理我被風吹亂的衣領,動作輕柔得像對待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就像我們班這些孩子,就像你——再難的地方,也能紮下根,慢慢長起來。”那話語如同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這慌亂的時刻,感受到了無儘的力量。
就在這時,警報聲突然停了。陽光從窗戶斜斜地照進來,穿過那道裂縫,在蒲公英的絨毛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閃耀著希望的光芒。
我想起日記本裡寫的那句話:“和夥伴們一起,勇敢前行。”此刻忽然明白了,前行不隻是往前邁步——還要一起在石頭縫裡紮根,一起在風裡開花,要在最硬最冷的地方,長出最軟最暖的希望。那希望就像這株蒲公英的絨毛,輕盈而堅韌,帶著我們對未來的憧憬,飛向遠方。
穀建國在門口喊:“王老師!張毅!快點呀!”那聲音裡帶著一絲焦急,又充滿了期待。我和王老師相視一笑,那笑容裡藏著默契和對未來的信心。
他沒先走,就扶著我的胳膊,陪著我一步一步挪出教室。他的手穩穩地扶著我,就像一座堅實的靠山,讓我在這慌亂的時刻,感受到了無比的安全感。走廊裡,李紅霞和幾個同學還在等,看見我們出來,李紅霞立刻跑過來,把手裡攥著的半塊玉米餅塞給我:“給,剛才從家裡帶的,還熱著呢!”那玉米餅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仿佛是友情的味道,溫暖著我的胃,更溫暖著我的心。
上午的演練結束後,11點半的下課鈴像首輕快的歌,在校園裡回蕩。同學們三三兩兩地往家走,我和穀建國、李紅霞一路聊著那株蒲公英,陽光透過梧桐葉的縫隙落在我們身上,暖融融的,就像我們之間的友情,溫暖而愜意。我們談論著那株蒲公英的頑強,感歎著生命的奇跡,仿佛在這一刻,我們與這株小小的生命有了某種特殊的聯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午2點回到學校時,穀建國神秘兮兮地塞給我個小紙盒。他的眼神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藏著一個大大的秘密。
我好奇地打開一看,裡麵是他用硬紙板做的小鏟子,木柄上還歪歪扭扭刻著“挖蒲公英專用”。那幾個字雖然刻得不太整齊,但卻充滿了他的心意,仿佛是他對我們之間友情的珍視。我感動地看著他,他不好意思地笑了,那笑容裡藏著純真和善良。
那天晚上,我在日記本的最後一頁畫了幅畫。先用鉛筆輕輕勾出混凝土的裂縫,那裂縫就像我們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困難,曲折而漫長。再用蠟筆塗出蒲公英嫩綠的葉子,那葉子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最後蘸著白顏料水點出那叢絨毛——它們被風吹得四散飄開,有的落在教室的窗台上,仿佛是在守護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的落在操場的跑道上,像是在陪伴著我們奔跑的腳步;還有一朵,正落在我那隻墊著橡膠鞋底的鞋尖上,仿佛是在鼓勵我勇敢地向前邁進。旁邊用紅鉛筆寫了行小字:“生命的奇跡,是在裂縫裡開花,在同行時發光。”那行字就像一顆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畫完時,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日記本上,把那行字映得亮晶晶的。我摸著紙頁上微微凸起的筆觸,仿佛能感受到那株蒲公英的生命力在指尖跳躍。
忽然想起王老師蹲在地上時,眼鏡片反射的光,那光裡藏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我們的期望;想起李紅霞遞玉米餅時指尖的溫度,那溫度裡藏著友情的溫暖和關懷;想起穀建國扶我時掌心的力度,那力度裡藏著兄弟般的情誼和支持。
原來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間,早就像蒲公英的種子,悄悄落在了心裡,發了芽,生了根,要在往後的日子裡,開出一片又一片的花來。那些花,將是友情的花,是希望的花,是生命的花。
我合上日記本,把它放進母親給我做的布套裡。布套上繡著朵小小的向日葵,是母親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繡的。那每一針每一線,都傾注了母親對我的愛,就像這株蒲公英,雖然渺小,但卻蘊含著無儘的力量。黑暗中,我仿佛又聽見那“咯吱”的腳步聲,隻是這一次,它不再是孤單的節奏,而是和著許多腳步聲,一起往前邁著,一步,又一步,踩在月光裡,踩在希望裡。那腳步聲,是我們青春的旋律,是我們成長的見證,它將伴隨著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未完待續)
喜歡輪渡上的逆流人生請大家收藏:()輪渡上的逆流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