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北地風霜_魏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魏砥 > 第44章 北地風霜

第44章 北地風霜(1 / 1)

建安七年的冬季來得格外早,凜冽的北風卷著細碎的雪沫,撲打在剛剛更換了主人的鄴城城頭。曹操入主鄴城已近一月,這座昔日袁紹的權力中心,正經曆著一場脫胎換骨的劇痛。

街道上,戰爭的痕跡尚未完全清除,焦黑的斷壁殘垣與匆忙修複的營壘交錯並存。曹軍士卒執戟巡行,步伐整齊,甲胄在灰白的天光下泛著冷硬的色澤。而原本繁華的市井,雖已恢複了些許生氣,但行人臉上大多帶著驚魂未定的茫然,以及對新統治者的敬畏與疏離。偶爾有運送繳獲物資的車隊隆隆駛過,更添幾分肅殺。

陳暮是隨第二批留守官吏及補給隊伍抵達鄴城的。踏入這座聞名已久的北方雄城,他感受到的並非勝利的喜悅,而是一種沉甸甸的、混雜著曆史塵埃與血腥氣的壓力。袁紹昔日司空府——如今已臨時改為曹操的行轅——更是如此。飛簷鬥拱依舊彰顯著曾經的奢華,但往來穿梭的已是曹營的文武,空氣中彌漫的不再是熏香,而是硝煙末儘與文書筆墨的味道。

他被安排在行轅附近的一處獨立院落,比許都的住所寬敞許多,但也更為冷清。推開窗,便能望見遠處袁紹昔日閱兵的高台,如今上麵飄揚的是曹字帥旗。

行轅正堂,炭火燒得劈啪作響,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凝重。曹操高踞主位,其下郭嘉、程昱、荀攸、賈詡等核心謀士,以及張遼、徐晃、張合等將領赫然在列。陳暮作為新任西曹屬,負責記錄會議要點,敬陪末座。

議題核心是如何處置新附的河北之地,以及如何應對逃亡的袁尚、袁熙袁紹次子,鎮守幽州)等人。

“鄴城雖下,然河北四州,袁氏餘孽猶存,民心未附。”曹操開門見山,聲音在空曠的大堂內回蕩,“袁尚、袁熙北逃,勾結烏桓蹋頓,其心不死。幽州公孫康,坐觀成敗,態度曖昧。諸位,有何良策?”

張遼率先出列,抱拳道:“司空!我軍新勝,士氣正旺,當乘勢北上,一舉掃平袁氏殘部,降服烏桓,則河北可定!”

徐晃、張合等將領也紛紛附和,主張繼續用兵,以武力徹底解決問題。

“諸位將軍勇武可嘉,”郭嘉輕輕咳嗽了幾聲,臉色在炭火映照下更顯蒼白,但眼神依舊銳利,“然我軍久戰疲敝,糧草轉運艱難。河北新附,百廢待興,若再興大軍遠征幽燕,恐後方不穩,且給了劉表、孫權等輩可乘之機。”

程昱點頭讚同:“奉孝所言極是。河北之地,經曆戰亂,民生凋敝,首要之務在於安撫。當務之急,是選派得力乾吏,前往各州郡,整頓秩序,恢複生產,招撫流亡,使民有所歸,方能穩固統治根基。至於袁尚、袁熙,已是喪家之犬,可遣偏師追擊,同時施以離間,令其與烏桓、公孫康相互猜忌,待其內亂,再行征討不遲。”

荀攸補充道:“還可表奏朝廷,正式任命歸降之河北士人、將領官職,示以寬大,收攏人心。如張合、高覽將軍,皆可委以重任。”

賈詡則緩緩道:“劉表坐守荊州,其性多疑,無進取之心,但需遣一能言善辯之士,持司空書信前往安撫,陳說利害,使其不敢妄動。江東孫權,根基未穩,其誌在穩固內部,短時間內亦無力北顧。司空可暫放寬心。”

陳暮一邊飛速記錄,一邊在心中咀嚼著這些謀略。他意識到,拿下鄴城隻是第一步,如何消化河北這片廣袤的土地,平衡軍事征服與政治安撫,考驗著曹操集團更深層的智慧。

最終,曹操綜合各方意見,定下策略:以撫為主,以剿為輔。大力安撫河北士民,選拔賢能治理地方;派遣夏侯淵、張遼等將率部清剿冀州境內殘餘抵抗力量,並追擊袁尚;同時,遣使聯絡幽州公孫康,施加壓力,促其歸附;對烏桓,則暫取守勢,嚴密監視。

戰略雖定,執行的難度卻超乎想象。陳暮很快便投入到繁雜的事務之中。他不僅要處理來自許都和新占區的往來文書,協調糧草軍械的調配,更肩負著甄彆、監控河北降臣、清理袁氏殘餘勢力的重任。

袁氏經營河北多年,樹大根深,雖遭重創,但潛藏的勢力依舊盤根錯節。每日,都有大量關於地方豪強陰蓄私兵、袁氏舊部暗中串聯、乃至一些表麵歸順的官員首鼠兩端的情報,彙集到陳暮的案頭。

這日,他收到一份密報,稱原袁紹麾下謀士沮授之子沮鵠,秘密聯絡了一批對袁氏懷有舊情的門客故吏,隱匿在鄴城附近的山中,似乎有所圖謀。同時,另一份來自幽州方向的密報顯示,逃亡的袁熙正在積極聯絡烏桓首領蹋頓,並試圖爭取公孫康的支持。

陳暮立刻警覺起來。他意識到,沮鵠等人的活動,可能與袁熙的外部策應有關。他當即下令,加強對沮鵠一夥的監視,摸清其人員構成、藏匿地點和具體計劃,同時將幽州的情報急報曹操,提醒其對北麵邊境保持高度警惕。

處理這些事務時,陳暮必須異常小心。許多河北降臣,如張合、高覽,如今已是同僚,過度猜忌會寒了人心;但若放任不管,則可能釀成大禍。他需要在忠誠與猜疑、寬容與警惕之間,找到那條微妙的平衡線。這比戰場上的刀光劍影,更耗費心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儘快穩定河北,曹操采納了荀攸的建議,大力招攬河北名士,量才錄用。這一日,行轅內舉行了一場小型的宴飲,受邀者除了曹營核心,還有幾位在河北素有清望、新近表示歸附的名士,如崔琰、陳琳等。

崔琰相貌俊偉,聲如洪鐘,言談間不卑不亢,對河北局勢的分析頗有見地,深得曹操讚賞。而陳琳,這位曾為袁紹撰寫討曹檄文、將曹操及其祖先罵得狗血淋頭的才子,此刻坐在席間,神色難免有些尷尬。

酒至半酣,曹操忽然舉杯,笑著對陳琳道:“孔璋陳琳字)昔日為袁本初作檄,曆數吾罪,文采斐然,可為何隻檄文傳天下,卻未能助袁本初取勝呢?”

此言一出,席間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陳琳。這話看似玩笑,實則尖銳,既點破了過往的恩怨,也暗含試探與警示。

陳琳放下酒杯,起身離席,向曹操深深一揖,神色坦然中帶著一絲無奈:“琳,譬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各為其主,望司空明鑒。”

曹操聞言,盯著陳琳看了片刻,忽然放聲大笑:“好一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言不虛!過往之事,不必再提!孔璋之才,吾素知之,今後當為吾所用,共圖大業!”說罷,親自斟滿一杯酒,遞給陳琳。

陳琳雙手接過,一飲而儘:“謝司空不罪之恩!”

席間氣氛這才重新活躍起來。陳暮在一旁看著,心中感慨。曹操此舉,既展現了容人之量,安撫了河北士人,也巧妙地宣示了主權,警告了所有心懷二意者。這駕馭人心的手段,確實非同一般。

夜深人靜,陳暮獨自在值房處理公務。窗外,北風呼嘯,卷著雪花拍打著窗欞。案頭燭火搖曳,映照著他愈發清瘦卻目光堅定的臉龐。

他正在審閱一份剛剛送來的名單,上麵羅列了數十名需要重點監控的袁氏舊部及地方豪強。每一個名字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危險。他需要根據各方情報,評估其威脅等級,決定是采取懷柔招撫,還是嚴密監控,抑或……果斷清除。

他的手指在一個名字上停頓了一下——田疇。此人是河北名士,隱居徐無山,在地方上威望很高,曾拒絕袁紹的征召,如今也尚未明確表態歸順曹操。情報顯示,他與逃亡的袁熙似乎有過接觸。

是爭取,還是防範?陳暮沉思良久。最終,他提筆在田疇的名字旁批注:“遣乾吏以禮探訪,察其誌向。若其心向王化,當厚加撫慰,借其名望安定地方;若其冥頑不靈,或與袁氏勾結,則斷然處置,勿留後患。”批注冷靜而決斷,不帶絲毫個人情感。

處理完這些,他又拿起一份關於許都動向的密報。程昱來信提及,許都內部在曹操北上後,某些沉寂下去的勢力似乎又有活動的跡象,提醒他留意河北與許都之間可能存在的隱秘聯係。

內憂外患,從未止息。陳暮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陣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肩負重任的緊繃感。他拿出那方隨身攜帶的黑色“砥石”,緊緊握在手中。石頭的冰涼透過掌心,直抵心扉。

他知道,自己已徹底置身於這北地風霜的核心。這裡沒有許都的繁華與溫情,隻有赤裸裸的征服與反抗,忠誠與背叛。他這塊“砥石”,不僅要承受外部敵人的衝擊,更要磨礪出洞察人心、斬斷亂麻的鋒芒。

窗外,雪下得更大了,天地間白茫茫一片,仿佛要將所有的血跡與汙濁都掩蓋起來。但陳暮知道,待到雪融冰消,露出的將是更加複雜、也更加真實的局麵。他吹熄了燭火,融入這片北地的黑暗與寒冷之中,唯有眼神,依舊清亮如星。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老娘,彆攔著!妹子快救咱 都說了我是獵戶,媳婦太多養不起 敕封一品公侯 氪命劍娘沒用?巧了我血條無限! 期貨天才:傳奇人生 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 移動城市,神級資源批發商 以舞成名 逆生修仙:從白頭翁到少年郎 小師妹在修真界裡教反派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