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百戰奇略出奇謀_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1章 百戰奇略出奇謀(1 / 1)

悅來客棧的燭火徹夜未熄,朱慈興將《百戰奇略》攤在桌上,指尖順著泛黃的書頁緩緩劃過。書中“拒馬阻騎”“火攻破陣”的計策旁,劉伯溫用朱筆批注的小字清晰可見,與他腦海中瑪雅星圖的戰術邏輯相互印證——當看到“以地製騎,借水破敵”的篇章時,他突然一拍桌案,想起漳州城外的九龍江支流,若能在此處布防,定能克製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可就在此時,周老栓匆匆推門而入,手中拿著一封密信,臉色凝重:“朱先生,不好了!清廷派洪承疇率軍五萬,已抵達天津衛,看樣子是要提前進攻福建,截斷鄭將軍北上的路線!”

朱慈興心中一沉,洪承疇曾是明末名將,深諳明軍戰術,如今降清後更是成為清軍的“急先鋒”。他迅速翻到《百戰奇略》中“反間製敵”的章節,目光落在“敵將善謀,當亂其軍心”的批注上,當即說道:“洪承疇雖懂兵法,卻多疑寡斷。我們可利用他與吳三桂的矛盾,再結合《百戰奇略》中的‘虛虛實實’之計,先攪亂清軍陣營。”

次日清晨,朱慈興讓人抄寫數十封“密信”,信中故意提及“吳三桂與鄭成功私通,欲借洪承疇兵敗之機奪取兵權”,又將信藏在清軍必經之路的驛站中。果然,清軍士兵發現密信後,迅速上報給洪承疇。洪承疇本就對吳三桂擁兵自重心存不滿,見信後更是疑慮叢生,立刻下令大軍放緩行軍速度,派人暗中監視吳三桂的動向。

這一拖延,為鄭成功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三日後,鄭成功派來的信使抵達北京,帶來消息:明軍已按照《百戰奇略》中的“梯次防禦”之計,在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布下三道防線,同時派馬庫斯率領五千精銳,從海路奇襲清軍後方,截斷其糧草補給。

“洪承疇若得知糧草被斷,定會率軍回援,我們可在他回援的必經之路——永定河設伏。”朱慈興展開地圖,指著永定河旁的蘆葦蕩說道,“此處河道狹窄,蘆葦茂密,正好可實施‘火攻’之計。”

周老栓卻憂心忡忡:“我們在北京的義士僅有三千餘人,如何能抵擋洪承疇的五萬大軍?”朱慈興卻從懷中取出討飯碗,取出碗底的七星定位盤:“劉伯溫在《百戰奇略》中提過‘借勢而為’,我們可利用永定河的水勢,再結合瑪雅人的‘水閘機關’,放大火攻的威力。”

他當即讓人聯絡永定河沿岸的百姓,告知清軍即將過境,若不反抗,家園必遭踐踏。百姓們本就對清軍的苛捐雜稅怨聲載道,聽聞後紛紛響應,自願協助義士們修建水閘。朱慈興則按照瑪雅星圖預測的潮汐時間,指導百姓在永定河上遊修建一座臨時水閘,又在下遊的蘆葦蕩中埋下數千個裹著火油的草捆,隻待清軍進入埋伏圈。

五日後,洪承疇果然收到糧草被襲的消息,怒不可遏,當即下令大軍回撤。當清軍的先頭部隊進入永定河河穀時,朱慈興親自登上山坡,舉起七星定位盤。待潮汐即將上漲的瞬間,他揮手下令:“開閘放水!”

上遊的水閘瞬間打開,湍急的河水順著河道奔湧而下,清軍的戰船被衝得東倒西歪,士兵們紛紛落水。此時,埋伏在蘆葦蕩中的義士們點燃火把,將裹著火油的草捆扔向清軍戰船。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瞬間將整個河穀變成一片火海。

洪承疇坐在中軍大帳中,聽聞前方遇襲,立刻率軍前往支援。可剛到河穀入口,便看到清軍戰船火光衝天,士兵們四處逃竄。他正要下令組織反擊,卻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喊殺聲——原來是周老栓率領義士們從側翼突襲,清軍陣腳大亂。

“洪將軍,你已陷入重圍,何不投降?”朱慈興騎著戰馬,手持佩劍,從火光中走出。洪承疇看著眼前的局勢,又想起此前的“密信”,誤以為是吳三桂故意設局陷害自己,心中又怒又急,厲聲喝道:“朱慈興,休要胡說!我今日便要擒你,向朝廷請功!”

說完,洪承疇揮刀向朱慈興衝來。朱慈興早有準備,按照《百戰奇略》中“以柔克剛”的招式,避開洪承疇的刀鋒,同時將手中的佩劍斜挑,擊中洪承疇的手腕。洪承疇手中的大刀脫手而出,朱慈興趁機一劍架在他的脖子上。

“洪將軍,你本是大明臣子,如今卻助紂為虐,難道就不怕遺臭萬年嗎?”朱慈興的聲音擲地有聲。洪承疇看著周圍投降的清軍士兵,又想起自己降清後的種種委屈,心中五味雜陳,最終長歎一聲,緩緩閉上雙眼:“我輸了……”

永定河一戰,明軍義士以三千兵力擊敗五萬清軍,生擒洪承疇,繳獲戰船百餘艘、糧草無數。消息傳回北京,多爾袞氣急攻心,病情再度加重,而吳三桂則因被洪承疇“誤會”,不得不率軍退回山海關,暫時不敢輕舉妄動。

朱慈興將洪承疇關押在悅來客棧,每日與他談論《百戰奇略》中的兵法,試圖勸他歸降。洪承疇本就對清軍的殘暴有所不滿,又見朱慈興既有謀略,又深得民心,心中漸漸動搖。三日後,洪承疇終於下定決心,對朱慈興說道:“我願歸降,但求先生能保全清軍降兵的性命,讓他們回家務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慈興欣然同意,當即下令釋放清軍降兵,隻留下少數精銳編入義士隊伍。洪承疇則根據自己對清軍布防的了解,繪製出北京周邊的防禦圖,交給朱慈興:“多爾袞病重,清廷內部混亂,如今正是收複北京的最佳時機。”

此時,鄭成功的大軍已抵達河北境內,與北京的義士們形成夾擊之勢。朱慈興拿著防禦圖,與鄭成功、洪承疇一同商議進攻北京的計策。洪承疇建議:“紫禁城守衛森嚴,硬攻傷亡太大,不如先奪取北京外圍的通州、順義等重鎮,切斷紫禁城的外援,再派人潛入城中,策反清軍士兵。”

朱慈興深表讚同,同時提出:“我們可利用瑪雅星圖預測的月食之夜,發起總攻。月食之時,天色昏暗,正好可借助‘煙霧彈’掩護,突襲清軍陣地。”

幾人一拍即合,當即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月食之夜如期而至,鄭成功率領大軍從正麵進攻通州,洪承疇則利用自己的舊部關係,策反了通州城內的清軍守將,兵不血刃地拿下通州。朱慈興則率領義士們,趁著月食的昏暗天色,用煙霧彈掩護,潛入順義城內,與城內的抗清義士裡應外合,順利奪取順義。

短短十日,明軍便收複了北京外圍的所有重鎮,兵鋒直指紫禁城。多爾袞得知消息後,氣急攻心,咳血不止,不久後便病逝於睿親王府。順治帝年幼,清廷群龍無首,大臣們紛紛主張求和。

朱慈興卻不願給清軍喘息的機會,他按照《百戰奇略》中的“乘勝追擊”之計,率領大軍對紫禁城發起總攻。洪承疇則站在城下,勸說守城的清軍士兵:“清廷已亡,何不歸降大明,保全性命?”

守城的清軍士兵本就無心抵抗,見洪承疇歸降後受到禮遇,紛紛放下武器,打開城門。朱慈興率領大軍進入紫禁城,當他走到太和殿外時,看到鄭成功正站在殿門前,手中捧著一麵大明的龍旗。

“朱先生,我們成功了!”鄭成功激動地說道。朱慈興走上前,與鄭成功一同將龍旗插在太和殿的屋簷下。龍旗在風中飄揚,映照著兩人的笑容,也映照著無數明軍士兵和百姓的歡呼。

戰後,朱慈興將《百戰奇略》交給鄭成功,讓他按照書中的兵法整頓軍隊,同時派人將討飯碗送回南京的明孝陵,供奉在朱元璋的陵前。他則帶著洪承疇,前往福建安撫百姓,將瑪雅的農業技術與大明的耕作方法相結合,幫助百姓恢複生產。

數月後,福建的百姓們迎來了豐收,田野裡到處是金黃的稻穀和玉米。朱慈興站在田埂上,看著百姓們喜悅的笑容,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在密西西比河的漂泊,想起了赤色巨岩下的瑪雅秘藏,想起了劉伯溫的機關術,更想起了無數為抗清而犧牲的義士。

“先生,鄭將軍派人來請您回南京,商議收複北方的大計。”一名士兵走到朱慈興身邊,恭敬地說道。朱慈興點了點頭,轉身向遠方望去。夕陽下,大明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他知道,收複大明河山的路還很長,但隻要有《百戰奇略》的指引,有團結一心的同胞,有跨越時空的文明智慧,他們定能實現大明複興的夢想。

他握緊手中的藍色晶石碎片,碎片在夕陽的映照下泛著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段跨越千年的傳奇——從劉伯溫的機關術,到瑪雅人的星圖智慧,再到無數人的堅守與抗爭,最終彙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大明的火種得以延續,讓華夏的文明得以傳承。

喜歡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