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大蟑螂下這個決心頗花了些許功夫,卻發現自己決心下太早了——離開了特殊劇情之後,飛天大蟑螂並沒有被傳回到其他玩家身邊,而是和同樣參與了特殊劇情的三位玩家一起,出現在一間木屋中。
木屋麵積不小,大概有五十平左右,近似星級酒店套房的麵積,但屋內很空曠,隻有一張方桌,四張圓凳,和四個麵麵相覷的玩家,以及人手一把的金屬斧頭。
飛天大蟑螂看著其他人手中的金斧頭,頓時覺得在牌麵上自己已經先輸一籌。係統接下來的提示音,更是讓飛天大蟑螂覺得,她不該在桌上,她應該在桌底。
“經過一場漫長的海上漂泊,四名野心勃勃的尋寶者齊聚金銀島,曾經,也有四個覬覦寶藏的野心家坐在這裡,那是寶藏主人死後他們的第一次聚首,麵對巨額的財富與珍寶,他們決定用屬於海盜的儀式決出最終的贏家。”
“親愛的尋寶者,你要參與海盜的切手指遊戲嗎?”
“等一下。”在線聊天,喻千惠對於向一個根本不知道從哪裡發聲的係統提問,對遊戲規則盤根問底這種事,做起來得心應手,毫無心理壓力。
“我能問一下我們用什麼東西來執行‘切’這個步驟嗎?是係統來切還是我們彼此互切,總不可能是我們自己切自己吧?切完的手指還會長出來嗎?切到什麼時候才能分出勝負?如果所有玩家都不參與遊戲,那麼誰會是最後的贏家?競技遊戲允許平局嗎?”
如果失落的金銀島副本負責對玩家解惑的客服有實體,它一定會掐著g在線相關人員的脖子質問,誰叫你對玩家有問必答,誰叫你接她無聊的話茬,慣出這麼個問刁鑽問題的祖宗來。
但它現在做不到,它最初的提問的確故意帶誘導性,就像平時早點攤子買飯,在你買完兩個肉包子,如果店家問你要鹹豆腐腦還是甜豆腐腦,一般人都會在兩者中選擇自己偏好的那一種,而不是回答說“我不要豆腐腦”,雖然也會有人選擇喝牛奶或者豆漿,但如果店家問的是“客人要不要豆腐腦”,可能更多人就會說“不要”。
這是因為前者預設的答案其實是“甜”和“鹹”,提出“不要”就更像是在選擇題裡選“以上都不是,其他”,是需要人轉個彎才會提出的答案,而問要不要,拒絕的選項則直接放在了題乾中。
係統這麼問,玩家就會下意識思考自己要不要參加,更容易放棄思考他們本該思慮的,切手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遊戲,因此更輕率地做出沒了解透徹就答應參與遊戲的選擇。
而喻千惠,顯然不在按常理出牌的這類人之中。
這一套小技巧,在這個最終決定勝負的小遊戲上曾是係統屢用不鮮的小手段,但喻千惠將問題擺放到台麵上,它也不得不正麵回答。
畢竟,這是一個講究“公平”的競技副本。
喜歡貓箱遊戲請大家收藏:()貓箱遊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