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冉補充道:“而且我們可以把兩種場力波的參數預設到儀器裡,以後遇到類似的雜質,隻需要調用對應的參數就行,不用每次都重新計算。”
林遠舟看著兩個年輕人快速調整方案,眼中滿是欣慰:“你們的思路很對,科研就是這樣,遇到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能及時找到解決方法。”他轉頭對陳硯秋說,“陳老,這個場力微雕儀,我們必須儘快投入量產。星際科研站的建設已經到了關鍵階段,有了它,我們就能解決材料難題,提前三個月完成建設。”
陳硯秋點頭:“我已經聯係了天元集團的新管理層,他們願意提供生產線。不過,學生們還有一個想法,想讓你們聽聽。”
陸明宇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林老師,蘇老師,我們希望能加入星際科研站的建設團隊。我們想親自將場力微雕儀應用到實際項目中,同時也想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儀器的功能——比如,我們還想嘗試用它來修複宇宙飛船的船體損傷,這樣就能減少星際航行中的安全隱患。”
趙曉冉也跟著說道:“我們已經寫了申請報告,還附上了詳細的技術方案。如果能加入團隊,我們保證不會拖後腿,還能為團隊提供技術支持。”
林遠舟和蘇晚晴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認可。蘇晚晴笑著說:“我們正需要你們這樣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星際科研站不僅是一個科研項目,更是人類文明邁向星際時代的重要一步,需要更多年輕人的參與。”
林遠舟補充道:“不過,星際航行的條件很艱苦,而且可能會遇到未知的危險,你們確定準備好了嗎?”
陸明宇和趙曉冉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們準備好了!”
“好!”林遠舟拍了拍兩人的肩膀,“那你們就儘快整理好行李,三天後和我們一起出發。在這之前,你們需要和天元集團的技術團隊對接,確保場力微雕儀的量產工作順利進行。”
就在這時,林遠舟的通訊器突然響起,是艾蕾娜發來的視頻通話。屏幕上,艾蕾娜身後是伊瑟爾星的科研中心,她手裡拿著一份報告,語氣興奮:“遠舟,晚晴,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用張詳前先生的‘生物場力適配理論’,成功培育出了能在火星環境下生長的改良型藍木幼苗。這種幼苗不僅能淨化火星大氣,還能產生一種特殊的能量物質,能為星際科研站提供輔助能源。”
蘇晚晴立刻說道:“太好了!我們剛在混元學院看到了一項新成果,場力微雕儀,它能解決星晶礦的結構缺陷問題。等我們到了星際科研站,就能將兩種技術結合起來,加快科研站的建設進度。”
艾蕾娜笑著說:“那我就等著你們的好消息!瑟蘭導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伊瑟爾星的最新科研設備,就等你們來了。”
掛了通訊器,陳硯秋感慨道:“真沒想到,張詳前先生的統一場論,竟然能串聯起這麼多的技術突破。從地球到伊瑟爾星,再到蔚藍星,不同文明的科研成果,都在這個理論的指引下不斷發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遠舟望向窗外,夕陽透過生物膜,將天空染成溫暖的橙紅色。他想起第一次在廢棄倉庫裡進行場力實驗的場景,那時的他,還隻是一個被科學界嘲諷的“瘋子”,而現在,人類文明已經即將邁入星際時代。這一切的改變,不僅源於科技的進步,更源於一代又一代人對真理的追求。
“張詳前先生說過,‘場力是宇宙的語言,也是文明溝通的橋梁’。”林遠舟輕聲說道,“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用這門語言,搭建起人類與其他文明交流的橋梁,共同探索宇宙的奧秘。”
當天晚上,混元學院舉辦了一場簡單的歡送會。學生們圍著林遠舟和蘇晚晴,問著關於星際探索的問題,眼中滿是向往。陸明宇和趙曉冉則忙著和天元集團的技術團隊對接,確保場力微雕儀的量產工作萬無一失。
第二天一早,陸明宇和趙曉冉就帶著第一批量產的場力微雕儀,來到了星際科研站的建設指揮部。當他們看到巨大的空間站模型時,眼中滿是震撼。林遠舟指著模型上的能量核心區域:“這裡就是你們的主戰場,星晶礦改造完成後,將在這裡搭建能量傳導網絡,為整個科研站提供動力。”
趙曉冉拿出場力微雕儀,信心滿滿地說:“林老師,您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我們會用這個儀器,打造出最穩定、最高效的能量傳導網絡。”
陸明宇補充道:“而且我們還計劃對儀器進行升級,爭取能在太空中直接對受損的構件進行修複,為科研站的安全保駕護航。”
林遠舟點頭:“好,我期待著你們的成果。記住,科研之路沒有捷徑,隻有不斷探索、不斷突破,才能實現更大的目標。”
就在這時,蘇晚晴拿著一份報告走了過來:“遠舟,混元學院又傳來好消息。其他學生團隊基於場力微雕儀的原理,開發出了‘微觀醫療儀’,能通過場力波修複人體細胞的損傷,這對星際航行中的船員健康保障,有著重要的意義。”
林遠舟欣慰地笑了:“看來混元學院已經成為了培養星際人才的搖籃。有了這些年輕的力量,人類文明的星際之路,一定會走得更遠、更穩。”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在星際科研站的建設工地上,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場力微雕儀的嗡鳴聲與機械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人類邁向星際時代的樂章。陸明宇和趙曉冉站在工作台前,專注地操作著儀器,他們的眼中,閃爍著與林遠舟、蘇晚晴當年一樣的光芒——那是對科學的熱愛,對未來的向往,更是對人類文明未來的堅定信念。
而在遙遠的宇宙深處,蔚藍星的藍木林正在隨風搖曳,伊瑟爾星的能量矩陣環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火星殖民地的改良型藍木幼苗正在破土而出。這些來自不同星球的生命與科技,正因為張詳前統一場論的指引,因為一代又一代科研者的努力,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共同書寫著宇宙文明共生共榮的嶄新篇章。
喜歡星海啟元請大家收藏:()星海啟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