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機括聲在空曠的大廳中回蕩,那扇雕刻著星辰運轉圖案的巨門緩緩向內開啟,露出了其後令人震撼的景象。
門後並非預想中的通道或房間,而是一個無比宏偉、仿佛將整片星空都容納其中的球形大殿!大殿的穹頂並非實體,而是一片不斷流轉、模擬著真實星空的巨大全息投影,星辰生滅,星雲流轉,仿佛將宇宙的縮影封存在了這地心深處。柔和的光芒從“星空”中灑下,照亮了整個空間。
球形大殿的四周牆壁,是由無數個六邊形的、散發著微光的晶格構成,每個晶格內部都懸浮著不同的物體——有的存放著造型奇特的工具或武器零件,有的封存著不知名的礦物或生物樣本,更多的則是存儲著無數閃爍著數據流光的晶體方塊,顯然是某種信息存儲介質。
而在大殿的中央,懸浮著一個巨大的、由暗銀色金屬構成的環形控製台,控製台中央,靜靜地站立著三具身披古樸銀色長袍的……遺骸。
他們的骨骼結構與人類相似,但更加高大纖細,頭骨的形狀也略有不同,額骨中央有一個微微的凸起。他們保持著站立姿勢,低垂著頭,雙手交疊放在胸前,仿佛在進行某種永恒的儀式。歲月的流逝並未讓他們的衣袍和身軀腐朽,隻是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沒有生命跡象……他們已經逝去很久了。”蘇婉通過防護服內的傳感器掃描後,聲音帶著一絲肅穆和惋惜。
他們就是‘星爪先民’……一個曾經仰望星空,並試圖將星空納入掌中的文明。)
為何會在此長眠?是自願的守護,還是無奈的終局?)
探索小隊小心翼翼地靠近中央的控製台。控製台表麵布滿了無法理解的符號和不斷微微變幻的光流。當韓冰靠近時,控製台似乎感應到了她身上那獨特的“源初冰息”,中央的一個半球形晶體突然亮起,投射出一個模糊的、由光線構成的、與那三具遺骸類似的人形輪廓。
一個斷斷續續的、帶著強烈雜音和古老韻味的意念,嘗試與韓冰建立連接:
“……檢測……秩序……本源……波動……非……我族……識彆……”
“……能源……嚴重……不足……數據庫……部分……損壞……”
“……後來者……告知……外界……‘星光’……是否……依舊?”
星光?是指“星火網絡”嗎?
韓冰嘗試用最清晰的意念回應:“‘星火網絡’遭受重創,大部分節點沉寂。我們是從名為‘地球’的星球而來的繼承者,正在對抗‘熵增之影’終末回響)。”
那光影劇烈地閃爍了幾下,雜音更重,似乎情緒激動:
“……果然……‘影噬’……終末……無法避免……”
“……我們……‘觀星者’一族……未能……預警……亦未能……抵擋……”
“……此乃……最後的‘觀測站’與‘種子庫’……守護……直至……能量……耗儘……”
它斷斷續續地傳遞著信息,拚湊出一個悲壯的故事:原來“星爪先民”自稱“觀星者”,他們是比“星火守護者”更早的、專注於觀測宇宙規律和記錄文明興衰的古老種族。他們預見到了“終末回響”他們稱之為“影噬”)的威脅,但未能說服當時各個尚在發展的文明聯合起來,最終在“影噬”的第一波衝擊中幾乎覆滅。這座青岩星地下的遺跡,是他們留下的最後幾個觀測站和文明“種子庫”之一,旨在記錄曆史,並為可能的後來者保存一些火種。
“觀星者”的殘存ai似乎確認了韓冰等人的“繼承者”身份,也感知到他們與“影噬”的敵對立場。控製台周圍幾個存放信息晶體和工具樣本的六邊形晶格無聲地打開。
“……拿走……這些……‘記錄’與‘工具’……或許……對你們……有用……”
“……能源……將儘……無法……再維持……”
“……願……‘星光’……指引……你們……”
那光影變得越來越淡,最終徹底消散。控製台的光芒也迅速黯淡下去,隻有穹頂的模擬星空還在勉力維持,但也變得明滅不定。這座沉睡萬古的遺跡,在完成了最後一次信息傳遞後,終於走到了能量的儘頭。
探索小隊懷著敬畏與沉重的心情,收集了那些晶格中懸浮的物品——主要是大量的曆史記錄晶體,少量結構精密的未知工具,以及幾件似乎蘊含著特殊能量的、造型如同縮小的星爪獸雕像般的器物。
當他們帶著這些珍貴的收獲退出球形大殿,回到上層回廊時,身後傳來了低沉的、仿佛什麼東西徹底停轉的嗡鳴聲。整個遺跡的光線都暗淡了下去,重新陷入了永恒的沉睡與黑暗。
回到“希望要塞”,陳守義團隊立刻開始了對“觀星者”遺產的研究。那些曆史記錄晶體雖然部分損壞,但依然包含了海量的、關於遠古宇宙、各種已消亡文明、以及“終末回響”早期活動模式的寶貴資料!這無疑將極大豐富他們的認知,甚至可能從中找到“終末回響”的弱點。
而那些工具和星爪獸雕像,經過初步檢測,蘊含著獨特的能量驅動技術,或許能啟發新的科技樹。
“我們不僅是發現了一座遺跡,”韓冰看著主控室內那些散發著微光的晶體,對眾人說道,“我們是接過了一份責任。‘觀星者’未能完成的預警和抵抗,將由我們繼續。”
“希望要塞”的基石之下,不僅埋藏著新的希望,也承載起了更加厚重的、來自遠古的使命。星光或許黯淡,但火種未熄,傳承仍在繼續。
喜歡末日重啟:煉獄狂梟請大家收藏:()末日重啟:煉獄狂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