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昆明,蟬鳴如織。老宅的庭院裡,沈硯舟坐在藤椅上,看著三個孫輩在樹蔭下嬉戲。大病初愈後的他,生活節奏慢了下來,卻也因此發現了許多曾經忽略的美好。
“爺爺,看我找到了什麼!”星瀾舉著一片形狀奇特的葉子跑來,小臉上洋溢著發現的喜悅。
沈硯舟接過葉子,仔細端詳:“這是香樟樹的葉子,你瞧它的紋路,像不像地圖上的河流?”
這個簡單的比喻引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思源和思泉也圍過來,三顆小腦袋湊在一起觀察葉脈的走向。
“真的像小河!”思泉難得地提高了聲音。
從那天起,庭院成了孩子們最愛的自然課堂。沈硯舟不再給他們講書本上的大道理,而是帶著他們觀察庭院裡的一草一木。
他們看螞蟻搬家,學習團結協作;觀察花朵開放,懂得耐心等待;聆聽鳥鳴聲聲,感受生命的歡唱。這些樸素的自然課,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智慧的種子。
一天午後,突然下起了太陽雨。雨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無數銀絲從天而降。孩子們想要跑回屋裡,卻被沈硯舟叫住。
“等等,你們看。”他指著庭院角落的蜘蛛網。
雨滴掛在蛛網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一隻小蜘蛛正在耐心地修補被雨打壞的網,絲毫不因挫折而放棄。
“蜘蛛都知道,破了就再織一個。”沈硯舟輕聲說,“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要有這樣的勇氣。”
星瀾若有所思:“就像爺爺生病了,也要堅強地好起來?”
沈硯舟欣慰地點頭:“對,就像這樣。”
這場太陽雨過後,孩子們對庭院的感情更深了。他們給院裡的每棵樹都取了名字,為經常來訪的小鳥準備了食盆,甚至還開辟了一小塊地,種下自己喜歡的花草。
“這是我們的秘密花園。”星瀾對兩個弟弟說,“要好好照顧它們。”
令人驚喜的是,這片小小的庭院也開始回饋他們的愛。思源種的向日葵開花了,金黃色的花朵總是朝著太陽;思泉的薄荷長勢喜人,清香彌漫在整個院子裡;星瀾的牽牛花爬滿了籬笆,每天清晨都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看著孩子們在庭院裡忙碌的小身影,沈硯舟常常會想起林溪。她生前最愛這個院子,曾說:“一草一木都有靈性,隻要你用心對待。”
如今,她的這份感悟正通過他,傳遞給下一輩。
七月的某個傍晚,全家人坐在院子裡乘涼。星瀾突然問:“爺爺,為什麼院子裡的樹都長得這麼好?”
沈硯舟指著腳下的土地:“因為它們紮根深。根紮得深,才能經得起風雨。”
他接著解釋,樹的根往往比樹冠更廣闊,隻是我們看不見。就像做人,內在的修養比外在的成就更重要。
這個比喻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的心中。此後,每當遇到困難,星瀾都會說:“我們要像樹一樣,把根紮深。”
就連思源和思泉,在做手工遇到挫折時,也會互相鼓勵:“紮根,紮根!”
庭院裡的時光,不僅滋養著孩子們,也治愈著沈硯舟。在陪伴孫輩的過程中,他感到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柔軟,越來越充實。
有時,他會靜靜地坐在院子裡,看著孩子們嬉戲。那些曾經覺得微不足道的日常——星瀾為他捶背的小手,思源塞進他嘴裡的糖果,思泉靠在他膝頭的溫暖——如今都成了他最珍貴的財富。
他開始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創造了什麼豐功偉績,而在於這些看似平凡的瞬間裡蘊含的深情。
八月,庭院裡的桂花開了,香氣彌漫在每個角落。沈硯舟教孩子們收集落花,製作桂花蜜。
“要輕輕地搖,讓花兒自己落下來。”他示範著,“不能用力扯,那樣會傷到樹枝。”
這個細節讓星瀾很受觸動:“爺爺對樹都好溫柔。”
“因為樹也是生命啊。”沈硯舟說,“對所有生命都要懷有敬畏之心。”
製作桂花蜜的過程很慢,需要耐心等待。但當最後品嘗到香甜的成品時,所有的等待都變得值得。
“這是時間的味道。”沈硯舟對孩子們說,“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時間來醞釀。”
這句話仿佛也是對他一生的總結。年輕時急於求成,總想快點做出成績;如今才懂得,慢下來,才能品出生命的真味。
夏去秋來,庭院裡的樹葉開始變黃。一個涼爽的早晨,沈硯舟帶著孩子們收集不同形狀的落葉,準備做貼畫。
思源撿到一片心形的葉子,興奮地拿給爺爺看。
“這是大自然在說"我愛你"。”沈硯舟笑著說。
這個美麗的解釋讓孩子們更加用心地尋找特彆的葉子。最後,他們用收集來的葉子拚出了一棵大樹,樹下是三個小人——正是他們自己。
“這是我們的家。”星瀾指著貼畫說,“永遠在一起。”
看著這幅充滿童真的作品,沈硯舟的眼眶濕潤了。他想起自己年輕時,總是忙著在外麵打拚,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如今,在這個深深的庭院裡,他找回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那天晚上,他在日記中寫道:
“曾經以為要走得很遠才能找到真理,如今在自家庭院裡就發現了全部。生命的意義不在遠方,而在當下;不在彆處,就在這個深深的庭院裡,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在每一片落葉的紋理裡。”
夜深了,月光灑在庭院裡,為花草樹木披上一層銀紗。沈硯舟站在窗前,深深地望著這個陪伴了他大半生的院子。
這裡,有他與林溪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這裡,見證了兒女們的成長;如今,又承載著孫輩們的歡笑。這個深深的庭院,就像生命的容器,盛滿了愛與回憶。
而他相信,這些在庭院裡長大的孩子們,無論將來走得多遠,心中都會保留著這一方淨土。因為這裡,有他們最深的根。
喜歡他的指尖江山請大家收藏:()他的指尖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