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瀾用毛筆寫了一首詩,字跡工整,意境優美:
“春雨細如絲,滋潤萬物生。
母愛深似海,養育恩情長。”
思源做了一套微型家具,每一件都打磨得光滑細致:“讓媽媽休息時用。”
思泉則製作了一本手工相冊,裡麵全是偷拍的母親微笑的瞬間。
看到這些禮物,沈玥感動得熱淚盈眶:“你們怎麼想到準備這些禮物的?”
星瀾代表弟弟們回答:“爺爺說,最好的禮物不是最貴的,而是最用心的。”
這句話讓沈硯舟深感欣慰。他明白,這些日子來的潛移默化,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五月中的一天,創新聯盟遇到一個難題。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因為文化差異陷入僵局,雙方各執一詞,誰也不肯讓步。
星宇在家庭聚會上提起這件事,語氣中透著疲憊:“就像兩棵互不相讓的樹,誰都覺得自己是對的。”
在場的孩子們安靜地聽著大人們的討論。突然,思泉小聲說:“給它們下一場小雨吧。”
大人們一時沒明白,星瀾解釋道:“弟弟是說,像爺爺說的那樣,用細雨滋潤,而不是暴雨衝擊。”
這句話點醒了星宇。第二天,他改變了談判策略,不再強求對方接受自己的方案,而是耐心傾聽對方的需求,尋找共同點。
就像細雨滋潤乾涸的土地,這種柔和的方式慢慢化解了雙方的隔閡。最終,項目達成了雙方都滿意的協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孩子們給了我啟發。”星宇在慶功宴上說,“有時候,柔和比強硬更有力量。”
這件事讓沈硯舟深感驕傲。他意識到,自己的言傳身教不僅影響著孫輩,還通過他們影響著更廣闊的世界。
端午前夕,全家一起包粽子。沈硯舟不再親自動手,而是坐在一旁,看著兒女教孫輩們如何卷粽葉、放糯米、係絲線。
“爺爺,您不包嗎?”星瀾問。
沈硯舟微笑:“爺爺更想看你們包。”
在這個過程中,他偶爾點撥幾句:“糯米要放得不多不少,就像做人要懂得分寸。”“絲線要係得不緊不鬆,就像待人要把握好度。”
這些看似隨意的點評,其實都是在傳遞人生的智慧。
晚上,沈硯舟在日記中寫道:
“曾經以為教育就是要耳提麵命,現在才明白,最好的教育是潤物無聲。就像春雨,它不喧嘩,不張揚,隻是靜靜地落下,悄悄地滋潤。待到時日,自會見萬物生長,百花齊放。”
他放下筆,望向窗外。月色如水,靜靜地灑在雨後的小院裡。那些被春雨滋潤過的花草,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是啊,教育如此,愛如此,生命也如此。不需要轟轟烈烈,隻要細水長流;不需要刻意為之,隻要真心以待。
在這個寧靜的夜晚,沈硯舟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一生就像這場春雨,也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若能悄悄滋潤幾顆心靈,便已足夠。
而這份潤物無聲的愛,將在家族的長河中永遠流淌,世代相傳。
喜歡他的指尖江山請大家收藏:()他的指尖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