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王庭,金狼大帳。
頡利單於臉上的新傷還覆著一層薄薄的藥膏,一道猙獰的疤痕自眉骨斜劃至下頜,這是黑鷹部族長蘇赫臨死反撲留下的印記,不僅未能損其威嚴,反添了幾分嗜血的凶悍。他端坐於狼皮王座之上,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帳下新晉的年輕將領們。
封賞已畢,軍職已定,空氣中卻無半分慶典後的鬆懈,唯有鐵與血交織的緊繃感。頡利的聲音低沉而充滿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大帳中回蕩:
“榮耀已賜予你們,但真正的榮耀,需用大晟人的血與骨來鑄就!雲州城仍在漢人手中,蕭景琰那個黃口小兒,竟敢踏碎我禿鷲部的營盤,斬殺哈日瑙海!此仇,必須以雷霆之勢報複!各部即日起,全力整軍,磨合士卒。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一支能撕裂一切阻礙的狼群!目標,雲州城!斬蕭景琰首級者,賞萬金,封王爵!”
禿鷲部的事最終還是沒有瞞住,頡利乾脆直接將消息放了出去,隨後借這次動員大會成為最有力的助燃劑,徹底點燃了軍魂!
“謹遵單於之命!”以博爾術為首,蒙哥、雲澈等一眾新晉將領單膝跪地,齊聲應喝,眼中燃燒著戰意與對功勳的渴望。
博爾術作為金狼角力祭的冠軍,意氣風發。他直接統領了一支萬人規模的金狼鐵騎,這是北狄最核心的精銳力量。他大步走向屬於自己的軍營,萬騎肅立,狼旗招展。這些久經沙場的金狼騎兵看著年輕的新統帥,目光中有審視,有敬畏,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桀驁。博爾術深知,父親給予的不僅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和考驗。他翻身上馬,抽出彎刀,指向蒼穹,聲音洪亮:
“勇士們!我,博爾術,頡利單於之子,將帶領你們奪取更大的榮耀!用漢人的血,洗刷禿鷲部的恥辱!用蕭景琰的人頭,裝飾我們的戰旗!從現在起,忘記過去的功勳,你們隻需記住一點:跟隨我的刀鋒所指,碾碎一切敵人!訓練,開始!”
他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策馬衝入訓練場,身先士卒,帶領騎兵進行衝鋒、迂回、騎射演練。萬騎奔騰,蹄聲如雷,卷起漫天黃沙,殺氣直衝雲霄。博爾術要用嚴格的訓練和強悍的實力,迅速將這支精銳徹底握於手中,將其磨礪成專屬自己的、最鋒利的爪牙。
另一邊,蒙哥也來到了分配給他的千人輕騎隊。蒼狼部以速度和耐力見長,蒙哥本人亦是精於騎射和遊擊戰術。他冷靜地巡視著自己的部隊,不像博爾術那般激昂,卻更顯沉穩。
“蒼狼的勇士,靠的不是蠻力,是速度和狼一樣的耐心與狡猾。”蒙哥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士兵耳中,“我們將是單於最靈動的耳目,最迅捷的獵刀。練習騎射,練習長途奔襲,練習在運動中分割、獵殺敵人!我要你們每個人,都能在奔馳的馬背上射落天上的飛鷹!”
他的訓練更具針對性,強調協同與精準,千騎在他的指揮下,如臂使指,在廣闊的草原上變幻陣型,箭矢如雨,卻整齊劃一。
淩雲部的雲澈,同樣統領著一支千人輕騎。他氣質略顯不同,少了幾分草原純粹的粗獷,多了幾分思索與靈動。他並未立刻投入高強度的衝殺訓練,而是先與隊中的百夫長、十夫長逐一交談,了解這支隊伍的特點、習慣乃至缺點。
“淩雲部生於山麓,長於風間。”雲澈對部下說道,“我們的優勢在於適應複雜地形,善於利用環境。訓練,不僅要練馬術刀法,更要練眼力,練判斷。何處可埋伏,何處可突擊,何處可遁走,都要了然於胸。”
他帶領部隊進行了一些看似非常規的訓練,如山地騎行、叢林穿越、利用地形隱蔽接敵等,顯得彆具一格,卻也隱隱契合著某種更深層的戰術思維。
整個北狄王庭周邊,仿佛一個巨大的熔爐,無數部落的戰士被整合進來,在各自主將的帶領下,進行著熱火朝天的戰備訓練。號角聲、喊殺聲、馬蹄聲終日不絕,一股龐大的戰爭機器正在加速運轉,鋒利的刀尖,直指南方的大晟雲州。
然而,在這片沸騰的戰意之下,亦有暗流湧動。
一處相對偏僻的營地角落,紮那正領著他的十人小隊進行著基礎的操練。他作為在角力祭中表現尚可的嘯風部代表,也被授予了一個低階軍職。他的小隊中,混著巴圖、鐵木爾、赤那三名暗影衛同伴,其餘七人則是真正的北狄士兵。
紮那模仿著北狄軍官的樣子,呼喝著口令,讓小隊練習陣型變換和劈砍動作。動作一絲不苟,讓人挑不出毛病,但強度遠不如博爾術等人的部隊。那幾名北狄士兵對此頗為滿意,甚至覺得這個新上司很“體貼”。
“好了,今日操練到此為止,解散休息!”紮那看了看天色,下令道。
“喔!頭兒英明!”幾名北狄士兵歡呼一聲,立刻丟下武器,嬉笑著朝夥食帳跑去。
巴圖、鐵木爾和赤那則默契地留了下來,看似在整理器械,實則迅速圍攏到紮那身邊,警惕地注視著四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紮那麵色沉靜,目光迅速掃過周圍喧鬨的營地,將這幾日觀察到的情況在腦中飛速過了一遍:博爾術萬騎隊的駐紮地、訓練規律、糧草囤積大致方位;蒙哥、雲澈部隊的活動範圍和新戰術特點;各中小部落部隊的構成和士氣;王庭守衛換防的間隙;以及空氣中日益濃重的備戰的緊迫感……
這些情報瑣碎卻至關重要。他不動聲色地走到營地邊緣一堆廢棄的鞍具旁,假意彎腰整理,手指極其隱秘地從懷中掏出一個細小如指的竹管,熟練地係在一隻早已準備好的夜鶯腿上。
夜鶯羽毛灰褐,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紮那掌心微微用力,將其輕輕向南方一送。夜鶯撲棱著翅膀,悄無聲息地融入漸沉的暮色之中,化作一個微不可查的黑點,朝著雲州城的方向疾飛而去。
這隻不起眼的夜鶯,攜帶著北狄大軍最新動向的密報,穿越草原與山脈,飛向它的目的地。
……
翌日,大晟,雲州城。
經曆了一場瘟疫劫難的雲州城,並未被死亡和恐懼壓垮。在皇帝蕭景琰一係列果決、高效且聞所未聞的現代防疫措施下,瘟疫已被徹底撲滅。街道雖不複往日繁華,卻已恢複了基本的秩序。軍民們臉上殘留著劫後餘生的慶幸,更多的則是一種被凝聚起來的堅韌與戰意。
城中央的巨大演武場,黑壓壓地站滿了將士。盔明甲亮,刀槍如林,旌旗蔽日。經曆了守城苦戰、瘟疫考驗的雲州守軍,氣質已然不同。少了幾分新兵的稚嫩與慌亂,多了幾分老兵的沉毅與肅殺。他們靜靜地站立著,無聲的目光彙聚向點將台,一股壓抑卻磅礴的力量在軍陣中流淌。
郭崇韜、趙衝、淵墨等高級將領早已披掛整齊,肅立在點將台兩側。他們的目光同樣堅定,望向台後的通道。
很快,鏗鏘的甲胄碰撞聲傳來。一身玄色鎏金戰甲,頭戴纓盔的蕭景琰,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大步走上了點將台。
陽光灑在他的盔甲上,反射出冷硬的光芒。他年輕的麵容上,早已褪去了初臨這個時代時的青澀與惶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威嚴、曆經風霜後的冷靜以及洞悉局勢的銳利。瘟疫一戰,他不僅拯救了滿城軍民,更極大地樹立了無人能及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