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涵左手敗夏侯惇雖取巧)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陳留軍營。他從一個帶著神秘色彩的“洛陽幸存者”,一躍成為底層士卒口中津津樂道的“獨臂猛士”。那份在重傷和絕境中爆發出的悍勇與精妙技巧,極大地契合了軍營崇尚強者的風氣。士兵們再看到他清晨用左手練習刀法時,眼神中少了好奇,多了敬畏。
夏侯惇說到做到,每日操練完畢,便會抽空來找墨涵。他不再提比武,反而帶來了軍中最好的跌打藥酒,親自給墨涵推拿右臂傷處。他的手法粗糙有力,疼得墨涵齜牙咧嘴,但效果卻出奇的好,僵硬的筋肉在藥力和揉捏下漸漸活絡。
“忍著點!筋骨這東西,就得揉開了才長得好!”夏侯惇一邊用力揉按,一邊大嗓門地說道,“你這右手,廢不了!老子還等著跟你用真家夥再打一場呢!”他的態度已從最初的輕視,變成了毫不掩飾的欣賞和認同。軍營漢子,直來直去,打出來的交情往往更鐵。
墨涵也投桃報李,在夏侯惇練習刀法時,偶爾會以旁觀者的角度,用左手比劃著,指出他招式轉換間一些細微的破綻或可優化的發力方式。他前世積累的格鬥經驗,雖與這時代的戰場武藝體係不同,但一些發力技巧和時機把握卻是相通的。夏侯惇初時不信,但試著按墨涵所說調整後,發現威力果然有所提升,對墨涵更是佩服。
靜姝也漸漸融入了軍營的生活。她不再終日沉浸在悲傷中,而是主動幫忙照顧傷兵,學習辨識和熬煮更多的草藥。她的善良和細心,贏得了許多傷兵和老醫者的喜愛。曹操的夫人卞氏此時應隨軍)也聽聞了這個身世坎坷的姑娘,偶爾會派人送些衣物吃食過來。軍營的秩序和相對安全的環境,讓她驚惶的心慢慢安定下來,眉宇間也多了幾分生氣。隻是夜深人靜時,望著北方長安方向),她眼中仍會流露出深深的憂慮和思念。
墨涵袖中的那半片血詔,始終沉甸甸的。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包括靜姝。這是董太後用生命傳遞的最後信息,是亂世中的一道護身符,也是一道催命符。他需要找一個最恰當的時機,將其交給最合適的人。曹操?是那個“忠義之士”嗎?墨涵還在觀察。
這一日,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在府衙設宴,款待曹操及其麾下將領,名義上是犒勞義軍,共商討逆大計。曹操帶上了曹洪、夏侯惇等核心將領,也特意叫上了傷勢漸愈、已在軍中嶄露頭角的墨涵。靜姝則被卞夫人接去內府暫住。
太守府邸比軍營奢華許多,絲竹悅耳,酒肉飄香。張邈乃名士風範,舉止儒雅,席間談笑風生,對曹操舉義討董之舉大加讚賞,言辭懇切,仿佛兩人是刎頸之交。
“孟德兄胸懷天下,首倡義兵,實乃我輩楷模!邈雖不才,願傾陳留之力,助兄蕩平國賊餘孽,還天下朗朗乾坤!”張邈舉杯,慷慨激昂。
曹操笑容滿麵,舉杯相和:“孟卓兄高義!操感激不儘!我等戮力同心,何愁國賊不滅!”兩人相視而笑,氣氛融洽。
然而,坐在下首的墨涵,卻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不和諧。張邈的笑容看似真誠,眼底深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和……算計。他頻頻舉杯勸酒,對曹操極儘恭維,但對實質性的兵員補充、糧草供應等關鍵問題,卻總是語焉不詳,用“儘力籌措”、“需從長計議”等話語搪塞過去。
更讓墨涵注意的是張邈身邊的一位文士。此人年約四旬,麵容清瘦,三縷長須,眼神沉靜如水,自號陳宮字公台),乃張邈心腹謀士。他話不多,隻是安靜地坐在張邈身側,但每當曹操提出具體需求時,他的目光便會微微閃爍,手指無意識地在案幾上輕叩,似乎在快速計算著什麼。當曹操提到“欲西進討伐盤踞陝地的李傕、郭汜”時,陳宮眼中更是掠過一絲極淡的憂慮。
酒過三巡,氣氛更加熱烈。張邈似乎酒意上頭,拍著曹操的肩膀,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孟德兄,你如今兵強馬壯其實兵力遠未足夠),又得猛士如墨壯士者相助他笑著向墨涵舉杯示意),何不趁勢而起,坐擁兗州,與袁本初、袁公路分庭抗禮?何必執著於西進,與那些西涼莽夫死磕?”
此言一出,席間瞬間安靜了幾分。夏侯惇濃眉一擰,曹洪臉色微沉。曹操端著酒杯的手頓在空中,臉上的笑容不變,但細長的眼睛微微眯起,眼底深處閃過一絲冰冷的寒芒。
“孟卓兄醉了。”曹操的聲音依舊平和,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操舉義兵,為的是討伐國賊,解民倒懸,豈是為了一己之私利,割據稱雄?李傕、郭汜乃董賊餘孽,禍亂關中,若不除之,天下難安!此乃大義所在!”
張邈打了個哈哈:“是是是,孟德兄高義!是邈失言了!自罰一杯!”他仰頭乾了一杯,掩飾著尷尬。
但陳宮看向曹操的目光,卻變得更加深邃。他捕捉到了曹操那一閃而逝的寒意,也聽出了曹操話語中不容置疑的決心。這位曹都尉,絕非甘於人下、滿足於偏安一隅之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宴會最終在一種微妙的氛圍中結束。回營的路上,夜風凜冽。
“大哥!那張孟卓分明是敷衍我們!糧草兵員推三阻四,還想慫恿我們割據!其心可誅!”夏侯惇憋了一肚子火,憤憤不平。
曹洪也沉著臉:“陳留富庶,他卻如此吝嗇!我看他是怕我們坐大,威脅到他太守的位置!”
曹操騎著馬,沉默不語,臉隱在夜色中,看不清表情。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張邈,名士也。名士重虛名,重自保。他今日之言,半是試探,半是私心。陳宮……才是關鍵。”他頓了頓,似乎想起了什麼,轉頭看向一直沉默跟隨的墨涵,“墨壯士,席間你觀張邈、陳宮二人如何?”
墨涵沒想到曹操會突然問自己。他略一沉吟,如實道:“張太守言語熱切,眼神疏離,重利而惜身。陳先生……沉默如淵,其誌……恐不在陳留一隅。”他點出了張邈的虛偽和自私,也隱約感覺到陳宮那平靜外表下隱藏的不甘與抱負。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深深看了墨涵一眼:“好一個‘沉默如淵,其誌恐不在陳留一隅’!你看人很準。”他不再多言,催馬前行。
陳留的夜,似乎更冷了。表麵的合作之下,暗流已然湧動。張邈的猜忌與吝嗇,陳宮的深沉與未知,如同潛伏的陰影。曹操要西進討逆,陳留的糧草支持至關重要,但這根基,似乎並不如想象中穩固。墨涵感受到了這平靜水麵下的湍急暗流,亂世的複雜性,才剛剛向他展露一角。而袖中的血詔,又該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在這暗流中投下它的重量?
章節九:驚鴻影
陳留城短暫的平靜,被突如其來的馬蹄聲踏碎。
一騎快馬,渾身浴血,如同從地獄中衝出,帶著濃烈的硝煙和血腥氣,在守城士兵驚愕的目光中,直衝曹軍營寨!
“急報——!長安急報——!”
馬上的騎士滾鞍落馬,聲音嘶啞淒厲,手中高舉著一卷染血的帛書。
整個軍營瞬間被驚動。曹操聞訊,立刻在中軍大帳召集核心將領議事。墨涵因身份特殊,也被曹操點名喚入帳中旁聽。
帳內氣氛凝重如鉛。那傳信的騎士已被扶下去救治,染血的帛書攤開在曹操的案幾上。曹操的臉色陰沉得可怕,細長的眼中燃燒著冰冷的怒火。曹洪、夏侯惇等人亦是麵沉似水,拳頭緊握。
“念!”曹操的聲音如同從冰窖中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