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並未因墨涵的介入而立刻偏離原有的主乾道。建安十六年211年)秋,曹操親率大軍,以夏侯淵為先鋒,正式西征涼州。
戰報如同雪片般飛入成都。
“報!夏侯淵率精銳騎兵,千裡奔襲,大破韓遂、馬超聯軍於渭水之南!”
“報!馬超敗走冀城,韓遂退守金城,涼州諸將多有降曹者!”
“報!曹操采用離間之計,韓遂部將內訌,曹軍乘機猛攻,金城危在旦夕!”
書房內,墨涵與麾下核心文武齊聚,包括剛剛從地方巡視歸來的法正。輿圖上,代表曹軍的黑色旗幟不斷向西推進,涼州之地眼看就要儘數易主。
徐庶感歎:“曹孟德用兵,果然老辣。夏侯妙才更是勇不可當,此番西征,勢如破竹。”
法正眼中閃著精光,進言道:“主公,曹操傾力西顧,中原空虛。劉備在荊州,與孫權齟齬日深,無力北顧。此豈非我益州東出漢中,直搗中原之良機?”
此言一出,堂下一些將領麵露興奮之色。益州沃野千裡,經過墨涵一年多的治理,府庫漸豐,兵馬強壯,確有向外擴張的資本。
然而,墨涵卻緩緩搖頭,目光掃過眾人:“孝直之言,看似有理,實則操之過急。”他走到輿圖前,手指點向關中地區,“曹操雖西征,然留曹仁、張遼等大將鎮守宛城、合肥,中原防線並未鬆懈。且看我軍若出漢中,需越秦嶺天險,糧道漫長,曹軍隻需以精兵扼守潼關、武關等要隘,我軍便難有寸進。屆時,若曹操迅速平定涼州,回師一擊,我軍進退失據,危矣。”
他頓了頓,繼續分析:“再者,劉備、孫權雖生間隙,但若我益州大舉北伐,威脅中原,難保二人不會暫時聯手,襲我後方。此非良機,實為險招。”
龐統讚同道:“主公明鑒。眼下之局,不如讓曹操與涼州殘部繼續消耗。我觀馬超驍勇,韓遂狡黠,未必沒有反複。即便涼州全定,曹操亦需時間安撫,短時間內無力南下圖我。我軍當繼續執行‘深根固本’之策。”
墨涵點頭:“士元所言,正合我意。傳令漢中守將,加強關隘巡邏,多派斥候,監視曹軍動向,但無我令,絕不可輕啟戰端。另,加大對荊州的滲透,尤其是長沙、零陵等郡,收買人心,結交豪強,為將來做準備。”
他看向法正:“孝直,你長於奇謀,眼下有一要務交予你。涼州戰亂,必有大量流民湧入我益州邊境。你負責妥善安置這些流民,甄彆其中青壯,擇優編入軍屯或補充戶籍。此事關乎民心與人力,務必辦好。”
法正雖略有失望,但見墨涵思慮周詳,安排妥當,亦心悅誠服:“正,領命!”
議事後,墨涵在貂蟬和靜姝的陪伴下,巡視成都城外的軍營和格物院。
軍營校場上,數千新兵正在軍官的指揮下進行嚴格的隊列和格鬥訓練。訓練方法融入了墨涵根據現代理念和項羽練兵記憶改良的要素,強調紀律、體能和協同作戰。另一處場地,一批精銳士卒正在試用格物院最新交付的改良連弩,弩箭激射之聲不絕於耳,威力與射速令人側目。
靜姝公主看著眼前軍容整肅的景象,輕聲道:“涵哥,如此強軍,他日定能掃平群雄,還天下太平。”她本是漢室宗親之女,對亂世有著切膚之痛。
貂蟬亦道:“主公韜光養晦,步步為營,比之時下急於爭鋒者,更顯沉穩大氣。”
墨涵握住二女的手,目光堅定:“欲速則不達。真正的強者,懂得在沉默中積蓄力量。曹操、孫權、劉備,他們在外征戰,消耗的是各自的元氣。而我益州,則在不斷變強。待時機成熟,烏騅揚蹄之日,便是這天下格局顛覆之時。”
不久,涼州戰報再次傳來:韓遂被殺,部眾星散;馬超敗走漢中,投奔張魯。曹操基本平定涼州,留夏侯淵鎮守長安,都督雍涼軍事,自己則班師回朝。
消息傳到成都,墨涵隻是淡淡一笑,對徐庶、龐統道:“看,曹操果然被涼州事務拖住了腳步。接下來,他的目光該重新投向荊州了。而我們,繼續種田、練兵、造武器。”
益州,在墨涵的統治下,如同一個巨大的熔爐,默默地鍛造著未來的鋒芒。而外界的烽煙與紛爭,似乎都成了這熔爐熊熊燃燒的燃料。西涼的烽煙漸熄,荊襄之地的風暴眼,卻正在加速形成。
喜歡程序帶我穿越回去請大家收藏:()程序帶我穿越回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