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左將軍府內一片靜謐,氣氛壓抑而沉悶。猇亭之戰的慘敗如同一層陰雲籠罩在眾人心頭,久久未能散去。然而,就在這片愁雲慘霧之中,曹操的使者滿寵卻不期而至,帶來了新的抉擇與壓力。
滿寵踏入府門,他的身影在黯淡的光線下顯得有些陰森。他帶來了曹操的“厚禮”——一份約定,共滅墨涵之後,曹操將把益州的巴郡等地劃歸劉備。這個條件看似誘人,卻讓劉備和諸葛亮心中都如明鏡一般:這不過是曹操畫的一張大餅,想要將他們綁上自己的戰車。
滿寵離去後,府內的氣氛並未因此而輕鬆。眾人的心頭反而愈發沉重,仿佛被一塊巨石壓住。就在此時,一個更為意外的訪客悄然到來。他通過隱秘的渠道,持著益州牧墨涵的密信,求見劉備和諸葛亮。
來者乃是法正親自挑選的辯士,名為伊籍。此人機敏善辯,對荊州的人物情勢頗為熟悉。他的出現,無疑給這場本就波譎雲詭的局勢又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密室之中,燭光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動。劉備麵色沉鬱,他的眉頭緊緊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諸葛亮則羽扇輕搖,目光銳利地打量著伊籍,試圖從他的一言一行中洞察出其來意。
關羽、張飛雖傷勢未愈,但堅持在場。他們站在劉備身後,眼神中充滿了警惕與敵意。趙雲等將領也侍立一旁,沉默不語,卻都散發出一種冷峻的氣息。
伊籍不卑不亢,向劉備和諸葛亮施禮後,呈上墨涵的親筆信。
信中,墨涵並未因猇亭之勝而倨傲,反而對造成的傷亡表示了遺憾政治作秀),繼而筆鋒一轉,直指核心:
……曹孟德這個老狐狸,挾持著天子來號令諸侯,他的野心就像老虎和狼一樣,天下人都知道。他邀請皇叔一起去攻打涵,實際上是一個驅虎吞狼的計謀,就是想讓皇叔和涵互相殘殺,兩敗俱傷,然後他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就算皇叔僥幸成功了,巴郡那個地方又偏僻又荒涼,哪裡能夠供養得起皇叔手下那麼多的雄兵猛將呢?到那個時候,皇叔的前麵有強大的曹操,旁邊還有對他心懷忌憚的孫權,就像住在累卵之上一樣,危險得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樣,隨時都可能消失。
涵我雖然沒什麼才能,但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啊。皇叔和我之間,並沒有什麼解不開的深仇大恨,之前的交鋒,也不過是各為其主罷了。現在曹操那個賊人勢力越來越大,已經開始傲視天下了,如果皇叔和我再繼續爭鬥下去,那隻會讓我們自己人傷心,讓敵人高興啊!
“涵願在此立誓,若皇叔願在此番曹賊南侵之際保持中立,涵則:一,即刻歸還猇亭之戰所有被俘將士;二,承認皇叔對荊州南郡、零陵、桂陽除武陵外)之治權,並與皇叔簽訂盟約,互不侵犯;三,若曹賊或孫權日後無故侵犯皇叔,涵必傾力相助,共抗強敵!”
這封書信的內容,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敲打在劉備和諸葛亮的心上。他們麵麵相覷,一時間都沉默不語。
張飛首先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他猛地站起來,怒目圓睜,吼道:“大哥!休聽這廝花言巧語!墨涵那廝害得俺損兵折將,此仇不共戴天!豈能與仇寇聯盟!”他的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屋頂。
關羽也眉頭微皺,丹鳳眼微眯,冷冷地說道:“墨涵此人陰險狡詐,他的話絕對不可信。恐怕這隻是他的緩兵之計罷了。”他的語氣雖然平靜,但其中蘊含的不滿和警惕卻顯而易見。
然而,諸葛亮卻沉默良久,羽扇也停止了搖動。他看向劉備,沉聲道:“主公,墨涵此信……雖有其算計,然所言,確是我等當下困境之要害啊。”
他分析道:“與曹操聯合,我軍前鋒,勝則利歸曹操,敗則元氣再損,且徹底得罪墨涵,將來在荊州更難立足。而與墨涵暫息兵戈,我可獲得喘息之機,消化荊州,整軍經武,更可避免被曹操利用。至於將來……天下大勢,變幻莫測,未必沒有轉圜之機。”
劉備臉色變幻,內心掙紮無比。與墨涵合作,情感上難以接受,但理智告訴他,這是目前最符合他集團利益的選擇。他看向趙雲:“子龍,你以為如何?”
趙雲沉吟片刻,道:“雲乃武將,唯主公之命是從。然,墨涵信中提及歸還被俘將士……此乃仁德之舉,可安軍心。且,北疆曹操,確是我等與大敵。”
連趙雲都如此說,劉備終於下定了決心。他長歎一聲:“為了麾下將士,為了漢室基業……備,願與益州牧暫息乾戈。”
伊籍心中大喜,但麵上不動聲色:“左將軍深明大義!我主必不負約定!”
隨後,雙方就細節進行了密談。諸葛亮老謀深算,不僅要求墨涵立刻釋放俘虜,還要求在巴東、荊南邊境建立非軍事區,並希望墨涵能提供部分糧草作為“補償”。伊籍在法正授意下,基本答應了這些條件。
一場秘密的“劉墨互不侵犯、共抗強曹”的口頭協議,在江陵這間密室內初步達成。與此同時,法正安排的人,故意將“劉備與墨涵使者密會”的消息,泄露給了江東在江陵的細作。
消息很快傳到柴桑孫權耳中,果然引起了孫權的極大猜忌和憤怒,對曹操的聯盟熱情頓時大減。
曹操苦心經營的圍剿聯盟,尚未正式發動,便已從內部出現了巨大的裂痕。墨涵通過精準的外交手腕和利益交換,成功地將最危險的局麵,扭轉為自己與曹操之間的正麵較量。而這場較量的舞台,注定將是烽火連天的漢中前線。
喜歡程序帶我穿越回去請大家收藏:()程序帶我穿越回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