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潛者”號如同一滴融入墨汁的水滴,悄無聲息地滑入深海。艙門閉合的瞬間,外界的最後一絲天光被徹底隔絕,取而代之的是艙內儀器麵板發出的幽藍色和綠色冷光,映照著五人凝重而專注的臉龐。空氣循環係統發出低沉的嗡鳴,混合著設備運行的細微電流聲,構成了這金屬棺槨內的主旋律。
“全員檢查裝備,固定自身。我們開始下潛。”駕駛員高強的聲音通過內部通訊頻道傳來,沉穩得如同他操控的這艘深潛器。他是一位年近四十的老兵,麵容粗獷,眼神卻如同經驗豐富的獵鷹,銳利而冷靜。他的雙手熟練地在控製麵板上操作著,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高效。
林墨坐在副駕駛位置,係好安全帶,目光掃過麵前的多功能顯示屏。深度計的數字開始快速跳動:50米,100米,200米……舷窗外的光線迅速衰減,從朦朧的藍色變為深藍,最終陷入一片近乎絕對的黑暗。隻有深潛器自身探照燈射出的光柱,如同兩柄利劍,刺破前方的幽暗,照亮了偶爾飄過的浮遊生物絮狀物,它們在這人造的光明中翩翩起舞,顯得詭異而美麗。
“深度五百米,壓力正常,船體結構穩定。”高強例行彙報,聲音沒有任何起伏。
孫宇坐在後方的戰術位,麵前是複雜的偵測和控製界麵。他調整著被動聲呐和能量感應器的靈敏度,過濾著海洋背景噪音,試圖捕捉任何異常。“聲呐背景噪音穩定,能量感應器讀數正常,未發現大型生物或異常能量源。”
李靜坐在孫宇旁邊,閉著眼睛,雙手輕輕放在膝蓋上。她並未佩戴複雜的設備,而是完全依靠自身的精神感知。新型作戰服內置的精神力增幅模塊微微發熱,幫助她將感知如同蛛網般向外蔓延。初入深海時,那種無邊無際的空曠和無數微弱生命意識形成的“背景雜音”讓她有些不適,但她很快調整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在尋找那種與機械體同源的、冰冷的、非生命的信號特征上。
趙明則坐在靠近艙尾的工程師位置,麵前是“深潛者”號各個子係統的狀態監控屏。他緊張地盯著各項數據,心跳比平時快了不少。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如此危險的行動,身處這狹小空間,外麵是能瞬間壓扁鋼鐵的可怕水壓和未知的黑暗,說不害怕是假的。但他用力攥了攥拳頭,想起妹妹小玲期待的眼神,想起墨盟同伴們的信任,強行將恐懼壓了下去,專注於自己的職責。
“動力係統運行平穩,生命維持係統參數正常,外部機械臂待命……”他小聲地複述著關鍵數據,既是在彙報,也是在給自己打氣。
林墨將眾人的狀態儘收眼底,沒有出聲打擾。他同樣在感知著外界。與李靜的精神感知不同,他更多的是運用“能量同調”帶來的敏銳直覺,去感受海水中蘊含的、極其細微的能量流動。深海並非能量荒漠,地熱、水壓、甚至某些特殊礦脈都會散發微弱的能量輻射,這些構成了深海獨特的“能量地貌”。他在熟悉這種環境,同時警惕著任何不協調的波動。
下潛持續著。深度突破一千米,舷窗外的世界徹底變成了永夜。探照燈的光柱所能及的範圍有限,更遠處是濃得化不開的黑暗,仿佛潛行者正駛向巨獸的食道。水壓使得艙壁偶爾發出令人牙酸的輕微“嘎吱”聲,提醒著眾人外界環境的殘酷。
“深度一千五百米,接近目標海域邊緣。”高強調整著航向,“啟動‘幽靈模式’,最大程度降低自身噪音和能量輻射。”
“幽靈模式已啟動。”孫宇確認。深潛器運行的嗡鳴聲進一步降低,幾乎微不可聞,連探照燈的亮度都調暗了許多,仿佛真的化身為了海洋中的幽靈。
氣氛變得更加凝重。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已經進入了危險區域。
“檢測到微弱能量乾擾背景場。”孫宇突然開口,打破了艙內的寂靜,“強度在預期範圍內,符合羅教授提供的‘魔鬼三角’特征數據。”
李靜也幾乎同時睜開了眼睛,眉頭微蹙:“精神層麵……有種很模糊的‘牆壁’感,不是很清晰,但確實存在,方向與我們航向一致。”
有乾擾,有精神屏蔽!這反而讓眾人精神一振。有異常,就意味著他們找對了方向!
“深潛者”號繼續以低速、隱蔽的方式向前推進。隨著深入,能量乾擾背景場逐漸增強,顯示屏上的數據偶爾會出現細微的跳動和雪花點。孫宇不得不頻繁調整濾波參數,確保偵測係統的有效性。李靜感知中的那堵“精神牆壁”也越發清晰,它並非堅不可摧,而是像一層粘稠的、不斷流動的迷霧,阻礙著更深層次的精神探查。
“我們可能已經進入了對方的預警範圍。”林墨沉聲道,“保持最高警惕。”
就在這時,孫宇麵前的被動聲呐屏幕突然捕捉到一連串快速而規律的“嘀嗒”聲,能量感應器也同步捕捉到一絲極其微弱的、一閃即逝的能量脈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情況!”孫宇低喝一聲,迅速鎖定信號來源,“十點鐘方向,距離約兩千米,深度與我方持平!信號特征……與捕獲的機械體高度相似!是巡邏單位!”
來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高強立刻操控“深潛者”號向一側的海底山脈陰影處靠攏,同時關閉了所有非必要的主動發射源,將潛器完美地隱藏在一片巨大的、如同枯萎森林般的深海珊瑚礁後麵。
透過舷窗和外部攝像頭,眾人屏息凝神。幾分鐘後,在探照燈已調到最低功率)餘光的邊緣,一個模糊的銀灰色影子無聲無息地滑過。它的外形與之前捕獲的梭形機械體類似,但體積稍大,線條更加硬朗,體表似乎還搭載了更多的小型傳感器或武器模塊。它如同深海中的幽靈鯊,以一種完全不符合流體動力學的精準和安靜移動著,偶爾頭部傳感器會掃過一片區域,發出微弱的紅光。
“是巡邏型號。”孫宇快速分析著捕捉到的數據,“它的偵測模式是周期性扇形掃描,有規律可循。我們正好處於它兩次掃描的間歇盲區。”
幸運女神似乎站在了他們這一邊。
待那巡邏機械體消失在黑暗深處,眾人才稍稍鬆了口氣,背後都驚出了一層冷汗。剛才如果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不能一直躲在這裡。”林墨冷靜地分析,“我們需要繼續前進,找到信號源的核心。高強,能否根據它的巡邏路線,推斷出它所要保護的核心區域的大致方位?”
高強盯著導航圖,結合剛才巡邏機械體的移動軌跡,快速計算著。“可以做一個大致推斷。它的巡邏路線呈現圍繞某個中心點的螺旋擴展趨勢。結合我們之前鎖定的坐標,核心區域應該在我們目前位置的……東北方向,大約還有五到七海裡的距離。”
五到七海裡,在深海中,這段距離充滿了未知。
“深潛者”號再次如同幽靈般出動,小心翼翼地避開巡邏機械體可能經過的路線,沿著複雜崎嶇的海底地形,向著推斷出的核心區域緩慢靠近。
沿途,他們看到了更多令人心驚的景象。海底不再是單純的沙礫或岩石,開始出現一些明顯非自然形成的結構——低矮的、覆蓋著沉積物的金屬平台殘骸;斷裂的、閃爍著微弱能量火花的管道;甚至在一些相對平坦的海床上,出現了排列整齊的、如同地基一般的巨大金屬樁。這些結構風格統一,充滿了冰冷的幾何美感,與那機械體一脈相承,但大多都顯得破敗,似乎經曆了漫長的歲月或者某種破壞。
“這裡……像是一個廢棄的前哨站,或者發生過戰鬥的古戰場。”孫宇一邊記錄著影像數據,一邊低語。
李靜的精神感知在這裡也受到了更強的乾擾,那“精神牆壁”變得更加厚重,讓她很難穿透。但她還是捕捉到了一些零碎的、仿佛來自遙遠過去的、充滿絕望和憤怒的情緒碎片,這些碎片縈繞在這些廢墟之上,久久不散。
隨著越來越接近核心區域,巡邏機械體的數量和頻率明顯增加。有時甚至同時有兩三台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交叉巡邏。“深潛者”號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來,尋找掩體,躲避掃描,行進速度大大降低。
在一次躲避巡邏的間隙,“深潛者”號隱藏在一道巨大的海底裂縫邊緣。趙明趁著這個機會,小心翼翼地操控外部機械臂,從一塊半埋在沉積物中的金屬平台上,采集了一塊帶有清晰能量回路的碎片樣本,密封後收回樣本艙。這是寶貴的實物證據。
“深度兩千一百米。”高強看著深度計,“我們快到了。根據地形掃描,前方出現大規模人造結構輪廓。”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主屏幕。經過增強處理的掃描圖像顯示,在前方約一海裡處,海底地勢陡然升高,形成一個巨大的海底山丘。而在那山丘的側麵,一個巨大無比的、如同被嵌入山體的金屬“瘤節”清晰可見!那“瘤節”表麵布滿了複雜的幾何紋路和偶爾閃爍的紫色能量脈絡,規模遠超之前看到的任何廢墟,而且看起來……基本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