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鍋底的影子會走路_贅婿,開局簽到絕世兵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贅婿,開局簽到絕世兵法 > 第177章 鍋底的影子會走路

第177章 鍋底的影子會走路(1 / 2)

那影子的邊緣不再銳利,仿佛被燭火的熱度融化,竟開始微微蠕動、變形!

它不再是程雪那隻纖細修長的手,而是被拉長、扭曲,最終在雪白的宣紙圖譜上,勾勒出幾道纖細如蛛絲的軌跡。

這幾道軌跡蜿蜒曲折,避開了圖上標注的山石,繞過了代表險灘的朱紅叉號,最終彙入一片標記為“旱地”的區域。

這絕不是燭光搖曳造成的幻覺!

程雪的心臟驟然一縮,一股寒意從脊背竄上頭頂。

她猛地抽回手,那詭異的影子瞬間消失,圖譜上隻剩下她親手繪製的水文數據,冰冷而精確。

但那幾道如同幽靈般的軌跡,已經死死烙印在她的腦海裡!

她霍然起身,快步走到密室深處的水晶盲陣前。

這套由陳默思想催生、她親手構建的“民憶共振”係統,是大周王朝最核心的秘密。

“指令:回溯。關鍵詞:南境,臨川縣,石溝村。時間:三個月前,戊戌日,子時。”

她的聲音清冷而急促,水晶陣列瞬間亮起,無數光點如螢火般飛舞,最終彙聚成一幅模糊的畫麵。

那是七個不同的夢境,來自石溝村七個年齡不足八歲的孩童。

夢境的內容大同小異:瓢潑大雨的夜晚,一個看不清麵容、身穿灰色長袍的人,蹲在村後乾涸的溝渠邊,用一根枯樹枝,在泥地上緩緩畫著線。

那線條,與方才圖譜上浮現的軌跡,分毫不差!

而現實中,就在那場夢境發生的三天後,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雨席卷臨川縣。

當其他村落還在驚慌失措地組織人手挖掘泄洪渠時,石溝村的村民們,在幾個孩子的“指引”下,僅僅用了一個時辰,就沿著那條仿佛早已規劃好的路線,挖出了一條簡陋卻高效的引水渠,將山洪安然無恙地導入了村西的廢棄蓄水塘。

事後,縣衙上報,稱此乃“民心齊,天意助”。

“天意……”程雪喃喃自語,眼中卻無半點敬畏,隻有一種洞穿真相的銳利,“不,是你。你把最精密的堪輿演算,化作了最原始的托夢,交給了最純真的孩子。”

她沒有下令徹查,更沒有去追尋那個“灰袍人”的蹤跡。

她知道,那隻是一個符號,一個被植入集體潛意識的指令。

次日清晨,一份由星台發出的密令送達南境水利司,隻附了一張圖,正是那條自發形成的引水渠路線圖。

密令內容隻有一行字:“此渠納入《民生小工備案錄》,定為甲字號範式,全國參照。設計者,佚名。”

晨光熹微,程雪在院中晾曬那張被燭火熏烤了一夜的圖譜。

一陣風吹過,將圖紙的一角掀起,露出了背麵。

一行用最淡的墨跡寫下的小字,若不仔細看,幾乎會以為是紙張本身的紋理。

“水不爭先,順勢而導。”

那熟悉的筆鋒,瘦硬而內斂,一如當年那個在相府書房裡,為她默默研墨的贅婿。

程雪的指尖,觸電般地微微顫抖起來。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北境糧倉重地,朔風凜冽。

蘇清漪一身素色官服,巡行至此。

她剛結束一場冗長的會議,正準備返回驛館,卻被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農攔住了去路。

“蘇相!求您為我們做主啊!”老農“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朝廷頒布的《均糶法》是天大的好事,可到了下麵,全變了味!那些倉吏,驗糧要抽‘耗子錢’,過秤要克‘秤杆金’,一石米到我們手裡,就隻剩下八鬥了!”

蘇清漪清冷的鳳眸中閃過一絲寒芒。

她親自督辦的法案,旨在杜絕中間盤剝,卻不想催生了新的貪腐手段。

她原打算立刻召集幕僚,連夜修訂條文,堵上這些漏洞。

當夜,驛館燈火通明。

蘇清漪卻沒有翻閱繁複的律法卷宗,而是鬼使神差地,從隨行書箱的夾層裡,取出了一本泛黃的舊賬冊。

那是陳默當年在相府管雜物時用的,上麵記滿了雞毛蒜皮的開支。

她一頁頁地翻著,指尖劃過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跡,仿佛在觸摸一段早已遠去的時光。

忽然,她的手指一頓,一張被折疊得整整齊齊的草紙,從賬冊中滑落。

展開草紙,上麵是用炭條潦草寫下的幾行字,字跡歪斜,如同孩童塗鴉。

“治倉三策:一、令婦孺監秤。婦人持家,知米貴;孺子天真,無所圖。二、倉吏三日一換,輪崗於各倉之間,使其無暇結黨。三、每日餘糧,以大字榜懸於市集,令天下共知。”

沒有深奧的道理,沒有繁瑣的條文,隻有最簡單、最直擊人心的辦法。

蘇清漪一眼就認出,這是陳默的筆跡,是他當年坐在院角,一邊看著螞蟻搬家,一邊隨手記下的胡思亂想。

她凝視著那張草紙,良久。

窗外的燭火映著她絕美的側臉,眼底的冰霜漸漸融化,化作一抹複雜難言的溫柔。

翌日,蘇清漪召集北境所有倉官及地方士紳,沒有宣讀任何新的律法,隻宣布試行“三不欺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手持小木槌的孩童稚嫩地敲響公平秤,當每日的糧倉餘數被清清楚楚地寫在集市的木板上時,整個北境的百姓都沸騰了。

歡呼聲中,蘇清漪獨自站在高高的倉樓上,望向暮色四合的天際,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低語:“你總說自己掃乾淨地就走,可你留下的這些痕跡,又該如何掃去?”

邊陲小鎮,風沙彌漫。

柳如煙一襲紅衣,卻褪去了往日的妖嬈,取而代之的是一身風塵仆仆的乾練。

她正在一處臨時搭起的義診棚裡,為一個中毒的孩童施針。

那孩子渾身滾燙,雙目緊閉,口中正無意識地囈語:“阿默叔……阿默叔說……野芋頭……要煮三遍,換兩次水……才能吃……”

柳如煙握著銀針的手猛然一滯!

她想起數日前,曾見鎮外的幾個半大孩子,圍著一個土灶,神情嚴肅地演練著一套名為“去毒十八步”的流程,他們處理山菌、野菜的手法,竟比影閣秘傳的辨毒術還要精細實用!

她心中一動,順著孩童的囈語這條線索追查下去。

她很快發現,這個偏遠小鎮,不知從何時起,悄然興起了一種“草根學堂”。

沒有夫子,沒有教室,授課的都是些年長的婦人,她們利用趕集的間隙,在榕樹下、磨坊旁,教導鄉鄰如何辨彆有毒的植物,如何淨化水源,如何用最簡單的草藥處理傷口。

而她們的教材,竟是一本本手抄的小冊子,封麵上赫然寫著——《灶台兵法》。

柳如煙借來一本,翻開一看,瞬間被裡麵的內容吸引。


最新小说: 病嬌學姐又發瘋?趕緊抱住親一口 我的手術刀,斬斷基因鎖 讓你修五菱宏光,你改裝航母? 歸鄉崛起:我在青山村當首富 重生囤幣,比特幣首富之路 大醫淩然:開局神醫係統激活 要成為最強戰士的我覺醒了召喚師 內娛教母重生九零,港商大佬超旺她 重生2002從收小龍蝦開始 西安西安古城密檔